甄嬛原著:欲壑难填的曹琴默,皇上当面宣告她的命运,她都不知道

文摘   文化   2023-11-16 14:54   吉林  

《甄嬛传》中的曹琴默,是个在夹缝中奋勇向上的女人。可惜用错了方式。最后机关算尽,把自己的小命都算没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甄嬛传》这部作品中,女人很多,搭起戏台十个都不止。所以戏码也就特别多。


在这些戏码中,温宜公主的生母曹琴默的戏不仅多,而且足够精彩。

曹琴默,出身低微,没有母家可以依傍。但她凭自己的心机和能忍人所不能忍的功夫,在宫中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活得还不错。

曹琴默很聪明,她知道自己要想在宫里活得好,就必须依傍一个人,当时如日中天的华妃是最好的选择。


年羹尧重兵在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华妃深受皇上恩宠,年家的势力炙手可热,宫里想攀附华妃的如过江之鲫。

曹琴默即便有心依靠华妃,没点真本事也成不了亲信。曹琴默能够多年稳居华妃亲信行列,靠的是她的智计。

曹琴默不仅人如其名,不懂琴瑟,而且平日里也沉默寡言。但只要她开口,就是满满的内涵。


曹琴默从甄嬛的妹妹浣碧那里了解到了皇上和甄嬛相识相知的过程,知道皇上一开始没有亮明身份,而是假借了十七爷的名号。

这件事,固然私密,但如果被别人知道了,大概只会羡慕皇上对甄嬛的用心,不会做他想。

但这件事落在曹琴默那里,就有了不同的诠释。轻轻松松就变成了离间皇上和甄嬛的利器。


曹琴默和甄嬛同在皇上处闲话,曹琴默当笑话似的说了皇上和甄嬛相识的事情。寥寥几句就把让皇上起了疑心。

皇上在曹琴默的有意引导下,怀疑甄嬛喜欢的是十七爷允礼,而不是自己。这是皇上第一次怀疑甄嬛。

好在事实胜于雄辩,皇上只是一时被曹琴默的话引入了歧途。更好在甄嬛头脑足够清醒,口齿足够伶俐,很快就扭转了局面。


虽然曹琴默挑拨甄嬛和皇上的阴谋没有得逞,但也足够证明曹琴默恭顺外表下的锋利。

华妃指使于氏给甄嬛下毒,于氏被赐死后,甄嬛让宫里的太监装鬼吓唬宫中人,希望能够引出真相。

丽嫔胆小,惊恐无比,神志大乱,说出了华妃指使于氏害人的真相。没有心机的华妃立刻乱了阵脚,不知道如何处理。


曹琴默却冷静非常,一针见血地指出:丽嫔不是已经疯了吗?疯子的话谁会相信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惊慌失措的华妃立刻平静下来。一推六二五:丽嫔已经疯癫,胡言乱语不可信,有惊无险。

四两拨千斤,是曹琴默的惯用伎俩。华妃虽然骄纵,但有勇无谋,横冲直撞是长项,杀伤力有限。


华妃有了曹琴默这个谋士,是如虎添翼。华妃做事情,常有疏漏,其实很容易被皇后抓到把柄。

但有了曹琴默的精细和筹划,华妃每每都能化险为夷。因此,华妃的胆子也越来越大。

曹琴默很敏锐,她觉察到年家要败,华妃要倒,立刻转身投靠了甄嬛,并且很快背叛了旧主华妃。


立功心切的曹琴默积极揭发检举华妃。华妃视曹琴默为亲信,做事从来不隐瞒她。华妃做的坏事曹琴默都参与了,揭发起来自然证据确凿。

事后,曹琴默将自己扮演成为了女儿,而无奈受胁迫的可怜的母亲。她以为得计,殊不知,她这副嘴脸皇上一看就看穿了。

皇上其实很喜欢华妃,皇太后也对华妃并无多大恶感。年家的事情,皇上和皇太后都不想牵扯到华妃身上。


可是曹琴默一朝反水,不仅将华妃拉下马,还踏上了一只脚。毫不留情地欲将华妃赶尽杀绝。

殊不知这一切落在皇上和皇太后的眼中,只能增其厌恶。曹琴默的揭发,让皇上骑虎难下,只能处置华妃。但心里恨极了曹琴默。

皇上表面上赞扬她揭发华妃有功,晋升了她的位份。由贵人升到了嫔位,封为襄嫔。


皇上封曹琴默为襄嫔的时候,就已经把对她的评价透露出来了。

襄者,助也。皇上用这个字告诉曹琴默,你就是帮助华妃做坏事的人,别以为你揭发了她,我就不知道你是什么货色。

皇上的意思很清楚,可惜曹琴默不明白。这时候的曹琴默已经被自己的演技征服了,为自己的“聪慧”而暗暗窃喜。


曹琴默认为自己的不仅成功跟华妃脱离了关系,划清了界限,而且可以另靠山头,平步青云。

一向谨慎冷静的曹琴默,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贪婪的曹琴默得陇望蜀,已经不满足小小的嫔位,贪心地想着由嫔位而妃位,而贵妃,而皇贵妃。


人心之不足,贪欲之繁盛让人咋舌。

曹琴默为人聪慧灵透,可惜德行不高。扳倒华妃后,皇上怒其不忠,下满慢药将其毒死。

一生算计人心,口口声声要为自己的温宜公主挣个好前程的曹琴默,终因太过贪心,算掉了自己的性命。


如果曹琴默文化水平再高点,再警醒些,她该从皇上赐予她“襄”这个封号时,就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可惜,聪明一世的曹琴默,皇上当着她的面宣告她的命运,她都不知道。


带着思想读书,写有温度的文字,想了解更多精彩,点个关注吧。


云卷云舒说文史
带着感情读书,写有温度的文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