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看不出贾母珍藏人参背后的意义,贾家失去东山再起的希望

文摘   文化   2024-03-25 16:42   吉林  

见微知著,红楼梦中的每一个生活细节都不简单,抛开揉碎认真揣摩,都会受益匪浅。

王熙凤病了,需要配人参养荣丸调理身体。掌管荣国府多年的王熙凤,自己拿不出来,只好求助王夫人。

王夫人也没有,只好去问邢夫人。邢夫人回说早用完了。王夫人无奈,只好把问题再度上交到贾母那里。

贾母闻听,马上让鸳鸯取出自己存的人参,竟还有一大包。而且都是手指头粗细的特级好参。

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竟”字,感觉就是为形容王夫人惊掉下巴的诧异表情。

二两人参,就让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事实性衰败露了马脚,这说明什么?说明荣宁二府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秦可卿生病的时候,王熙凤曾经对秦可卿说过:别说一天吃二钱人参,就是二斤咱们也吃得起。

当时的荣宁二府何等财大气粗?可时间仅仅过去了不到十年,找遍荣宁二府,竟然连二两人参都拿不出来了。

百年华府,赫赫扬扬,何至于此?就如王熙凤说的,门缝子扫扫也够过一辈子的了。

王熙凤的话,理论上是没错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事实却是,荣国府即便不获罪抄家,也早就是个空壳了,倒塌只是时间问题。

荣国府从盛到衰,是谁之过?大环境的改变固然是重要一环,但内在的奢侈短视也是不能忽视的。

尤其是荣国府荣宁二府中,从王夫人到邢夫人,再到宁国府的尤氏,都拿不出二两人参,这就很说明问题。

而看似完美解决了人参困局的薛宝钗,更是为此事做了最佳注解——贾家,真的没救了。

荣宁二府的败落,和王夫人、王熙凤这些当家人短视、铺张浪费、不懂积攒有很大关系。

秦可卿临死,给王熙凤托梦,让她为家族百年大计,早做打算。

秦可卿遗言的中心思想有两个:一是水满则溢月满则缺,盛衰轮换是天道。天道不可违,不必徒劳相抗。

但人力也不是全无作用。为了避免将来一旦遇到过不去的坎,整个家族不至于树倒猕猴散,要早做准备:


趁着现在兴旺,在祖茔附近多多置办田产地亩,翻盖房舍,一来可做祭祀之用,二来以备不需。

就算将来家族有事,甚至获罪,这些用于祭祀的产业也不会被充公入官。按现在的解释,就是最安全的财产转移。

有了田亩房舍这些不动产,族中子弟也就有了退路和东山再起的资本。

可惜,秦可卿的肺腑之言,泣血力荐,王熙凤一句也没听进去。

王熙凤掌管荣国府数年,没有在坟茔处多置办田亩,也没有翻盖房舍。而是一味追求享受眼前烈火烹油的繁华。

等到荣宁二府一朝获罪,贾家那些年幼,没有被波及的子弟,诸如贾宝玉等,连个后路都没有。

贾家呼啦啦似大厦倾的轰然倒塌,不仅是伴君如伴虎的天灾,也有贾家当家人没有未雨绸缪,危机意识的原因。

王熙凤病中的二两人参,折射出了贾母和后两辈当家人王夫人和王熙凤,甚至第三位当家人薛宝钗持家理念上的差异。

贾母生活的年代,无论自己的母家还是后来嫁到的贾家,都是绝对的鼎盛时期。

在富贵堆里长大的贾母,身上并没有骄奢之气。反而是个“囤物癖”。

贾母能把人参都放到失了药性,成了朽木。可见其他好东西也肯定照样囤积不少。

王夫人在阖府找不出二两人参的时候,看到贾母取出这一大包人参,如果惊异之余能有所感悟,改弦更张,贾家还是有希望的。


可惜王夫人压根没往这方面想。相反,王夫人心里还对贾母的行为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

这从后来王夫人和宝钗的互动中,能够看出端倪。

薛宝钗听说王夫人遍寻人参而不可得后,动用自家商贾的便利条件,帮王夫人解决了问题。

薛宝钗帮王夫人买了人参后,说了一嘴: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薛宝钗知道王夫人从贾母那里得到了人参,也知道贾母的人参,因为收藏得太久,失了药性。

薛宝钗这么说,别说在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就是现代社会这么说,也有带节奏,不敬之意;

如果王夫人足够敏锐睿智,就凭薛宝钗这句话,就应该把她从准儿媳的预备名单上剔除。

薛宝钗敢当着王夫人的面,明目张胆地奚落嘲讽贾母,说明敏锐的薛宝钗,早就窥探出王夫人对贾母生活理念的不认同。

都说好女旺三代。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如果有一个三观正确,目光深远的好女人,是能够很大程度影响家族走向的。

王夫人默认薛宝钗对贾母的评价,是因为她和薛宝钗的三观一致,也认为贾母小气。

那么贾母的持家理念真的自私小气,有点好东西就珍藏密敛不示人吗?答案恰恰相反。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得贾母青睐,在大观园畅游一番。临走,各方皆有礼物或钱帛相送。

贾母的礼物包括几件没上身的新衣服,刘姥姥要的面果子和药。而且每种药都是一张方子包着。除此之外,贾母还送了刘姥姥两个装着金锞子的荷包。

贾母送给刘姥姥的东西,单从价值上看似乎不是很多。但却是很有深意,用了心思,经得起推敲的。

尤其是贾母对面果子和丸药,做了不同处理:丸药用药方子包着,面果子只是单纯的面果子。

鸳鸯代贾母传话,让刘姥姥把面果子带回去,或者摆盘或者送人,好看。

贾母怎么不给刘姥姥面果子的配方?这是因为即便给了配方,以刘姥姥这种庄户人家的经济能力,也配不齐那些配料。

面果子配方除了徒然让刘姥姥这样的底层人望方兴叹,徒增烦恼,再无好处。

给面果子不给配方,这是贾母为人处世思虑周全,高情商的表现。

面果子不是生活必需品,但丸药就不同了,丸药是能够治病救人延续生命的。

送药方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贾母给刘姥姥的那些药方子,刘姥姥可以当传家宝传给后世子孙。

贾母慷慨送药方这件事,从小处说,是想人之所想;从大处说,就是功德无量。

有这样缜密心思,能设身处地为他人找想的贾母,怎么可能是没见识小家子气的人呢?

刘姥姥并不是投奔贾母而来,所以贾母没有直接用钱砸,但贾母送出的礼物周到而暖心。

听说王熙凤病了要人参配药,贾母马上吩咐鸳鸯取出自己多年珍藏。跟刘姥姥不过一面之缘,贾母就慷慨送给刘姥姥药方。

可见,贾母不是没见识,得了什么好东西就珍藏密敛的人。

贾母虽然出身富贵,但却懂进退,知取舍,居安思危,对未来有盘算,不暴殄天物;而接任的贾家后辈女眷大多只顾眼前。

俗话说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贾母收藏人参就是这种情况。

虽然贾母珍藏的人参,因为时间太久失了药性而浪费了,但贾母这种生活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含着金汤匙出生,在富贵堆里长大的贾母,懂得勤俭持家适度储存,这不仅是家教良好而且也是家族兴旺的必要条件。

而像王夫人和王熙凤那样耽于享受,只看眼前,甚至寅吃卯粮的持家方式,无论有没有外患,家族每况愈下都是迟早的事。

一个家族的兴衰,总是有迹可循。作为荣国府二代当家人的王夫人,是贾家走向实质衰败的始作俑者。

贾母退居二线后,掌家的王夫人就是贾家的定海神针。可王夫人显然不是合格的当家人。

王夫人看着低调内敛不铺张,但都是表面文章,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从始至终,王夫人对荣国府的财政和后续发展,都没有规划。

甚至于在王熙凤看出荣国府财政问题日益严重,想实施改革措施,裁撤人员、精简用度的时候,王夫人还以姐妹们可怜予以否决。

王夫人真的觉得迎春、探春、惜春等姐妹可怜吗?绝对不是。她只是不愿意安逸的生活有变化,害怕面对而已。

王夫人不愿意正视荣国府机构臃肿,闲人多,进项少,花销多的现实,也不愿意想办法开源节流早做打算。

反而一味和贾母对着干,和薛姨妈唱双簧,想方设法把薛宝钗弄进来给宝玉做媳妇。

儿子不成器,没有依仗的薛姨妈想借贾家的势力遮风挡雨,囊中日渐羞涩的王夫人想要皇商的口袋充盈家用。

不能不说,王夫人和薛姨妈这对姐妹花,打得一手各取所需的好算盘。

即便贾宝玉和薛宝钗真的成婚。以薛宝钗这种和王夫人同出一辙的心性和持家观念,只能导致贾家更加迅疾地败落。

王夫人遍寻荣宁二府,也得不到的二两人参,和贾母珍藏的那一大包品质上乘的人参,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这是贾母作为荣国府第一代当家人对继任者无声的鞭策和提醒。可惜王夫人没看懂,丧失了最后拨乱反正的机会。


云卷云舒说文史
带着感情读书,写有温度的文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