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手术和麻醉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导致其他术后并发症。如今PONV的管理包括术前的风险评估、多模式预防策略以及术后恶心呕吐时的补救性治疗。
尽管围术期经常使用预防性止吐药,但仍有患者会发生术后恶心呕吐。对于预防性药物治疗失败或者未使用预防性药物的患者,在PONV发生后,首先排除机械性或药物刺激(如使用阿片类药物、血液刺激咽喉部、肠梗阻等)后,尽早进行有效的止吐治疗。
临床上可用的止吐药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类:5-HT3受体拮抗剂、丁酰苯类、苯甲酰胺类、NK-1拮抗剂、皮质类固醇和抗胆碱能药等。
5-HT3受体90%存在于消化道,1%-2%存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触发带。术后导致的呕吐与胃肠道粘膜下5-HT3受体激活有关。昂丹司琼主要通过阻滞分布于胃肠道的5-HT3受体发挥止吐作用。有临床研究表明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昂丹司琼队列的恶心程度评分明显较低,进一步呕吐的风险也较低,55%至60%的患者在服药后两小时内没有再发生呕吐。对于未使用过预防药物而发生PONV的患者,推荐首选低剂量的5-HT3受体阻滞剂,如昂丹司琼1~2mg静脉注射。对于预防失败的PONV患者可静注4mg昂丹司琼。8mg昂丹司琼在治疗阿片类药物诱导的术后呕吐中,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可达63%。氟哌利多具有强效镇静、镇吐作用,通过阻滞边缘系统、下丘脑和黑质-纹状体系统等部位的『多巴胺受体』而产生止吐作用。研究表明它对预防各种手术后的PONV,尤其是防治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效果良好。氟哌利多1-1.25mg与治疗量的昂丹司琼疗效相似,这明显高于用于PONV预防的推荐剂量0.625mg。研究表明在术后随机使用4mg昂丹司琼或1.25mg氟哌利多治疗,PONV严重程度和额外的抢救性止吐需求没有明显差异。甲氧氯普胺有中枢和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作用,加速胃排空,抑制胃的松弛并抑制呕吐中枢化学感受器触发带,最常用于胃动力药和抗肿瘤化疗相关呕吐的辅助治疗用药。常规剂量静注10~20mg甲氧氯普胺不能有效预防PONV,所以目前常用作预防性用药失败后PONV的治疗。10mg甲氧氯普胺在早期止吐方面优于安慰剂,但效果低于4mg昂丹司琼和1.25mg氟哌利多。阿瑞匹坦主要通过与NK-1受体结合,阻断『P物质』的作用而发挥止吐作用,可有效预防和治疗PONV。推荐用于使用其他止吐药可能出现明显副作用的患者。阿瑞匹坦25mg口服可减少患者2小时内呕吐发作次数,恶心程度较轻并且降低需要额外止吐的次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的抗呕吐机制仍不清楚,量效关系也不明确。其抗呕吐的机制之一可能是对中枢和外周5-HT的产生和释放均有抑制作用,降低血液中5-HT的浓度。地塞米松起效慢,常用作PONV预防和治疗的联合用药。在治疗PONV时,可静注甲泼尼龙40mg或8-10mg地塞米松静注联合其他快速起效药物。抗胆碱药物通过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滞前庭冲动的传入。主要用于预防晕动性呕吐。临床常用东莨菪碱贴剂,可减少患者的头晕、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丙泊酚持续静脉给药或小剂量20mg静脉注射可产生短暂的止吐作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对于预防性失败或未使用预防药物的PONV患者的处理原则略有不同。对于预防失败的患者,术后早期(术后<6h)的患者,应选用与预防性用药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治疗。术后>6h后发生的PONV,可以考虑使用与预防性用药相同的药物,但不推荐重复使用地塞米松、东莨菪碱头皮贴剂、阿瑞匹坦等。对于未使用过预防用药的PONV患者,推荐首选低剂量的5-HT3受体阻滞剂,如昂丹司琼1~2mg静注。也可考虑静注氟哌利多0.625mg、甲氧氯普胺10mg等。由于PONV在术后24h内的复发率高达30%-50%,因而常考虑联合用药。研究表明用于预防PONV的联合用药方案对治疗也同样有效。例如联合用药: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氟哌利多,三联用药:5-HT3受体拮抗剂+氟哌利多+地塞米松等。参考文献
1.Tong J. Gan, MD, MBA, MHS, FRCA, et al. Rescu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urrent Clinical Evidence[J]. anesthesia-analgesia, 2022, 135(5):986-1000.2. 现代麻醉学 第五版 邓小明, 姚尚龙, 于布为, 黄宇光主编 2022年。学术文章、科普文章约稿:
文章请发送至59090929@qq.com或添加微信weitiegang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