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对肝功能异常,特别是术前访视或者会诊时发现ALT或AST异常,应会做出初步的判断。肝功能轻度升高(正常值两倍以内)在麻醉和(或)手术前不需要进一步检查。若肝功能超过正常值两倍以上,则需要对各项特殊异常进行分析。在健康人群中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同样提示:亚临床急性进展或慢性疾病,前者如病毒或毒素介导的肝炎,后者如慢性肝炎。如果ALT>正常3倍以上,或AST/ALT<1,有可能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碱性磷酸酶和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升高提示肝胆疾病,尤其是肝外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的进一步评估应包括合成功能的评估,需要检查: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通过INR表示),后者是肝脏合成功能的敏感指标,由于重要凝血因子合成受损,凝血酶原通常在肝胆损伤24小时内发生改变。如果ALT高于正常3倍以上,应谨慎处理,延期手术和重复相关检查。择期手术应取消。考虑到急性肝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文献建议择期手术应延缓直至肝功能好转。急性无黄疸肝炎,手术死亡率高,除非急症,不宜手术。脂肪变性或脂肪肝患者术后也有可能发展为肝衰竭,尤其是行大型腹部手术。此外,应在择期手术之前对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评估以搜寻肝脏合成功能障碍的迹象。在失代偿性慢性肝病,急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急性肝功能衰竭和其他肝病相关器官衰竭的恶化,除非紧急情况手术应推迟,因为风险极大。
若手术不能延迟或取消,术中应维持肝脏血管灌注,避免可加速肝衰竭和(或)肝性脑病的因素。无论全麻或硬膜外麻醉,都是适合的麻醉方法,但都可降低全肝血流量。麻醉选择应根据手术种类和患者情况全面考虑。全麻对肝的生化指标的影响比局部麻醉更大。所以对肝病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区域麻醉为首选。此外,减少肝血流量的因素有:低血容量、低碳酸血症、正压通气、手术牵拉、β-受体激动药、病人体位等。
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咪唑安定、依托咪酯)不会明显影响肝功能。
阿片类药物只要不影响肝血流的氧供,那么基本对肝功能无影响。
全麻时选择单用吸入麻醉(异氟烷、七氟烷)或与小剂量芬太尼联合麻醉是合理的。
浅麻醉或手术应激可减少肝血流,这是由于交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被激活和血管加压素的释放,损害内脏循环的结果。
腹腔内手术对内脏的牵拉和操作,可降低肠道和肝脏血流,引起肝损伤和肠系膜血管收缩及肝和肠血流减少有关。
术中缺氧、浅麻醉、药物毒性(恩氟烷)、输血、感染等均可引起肝损伤。
控制性降压不当,血管扩张时间长,降压幅度大,降低灌注压和血流速度,胃肠道各组织摄取氧增加,使门静脉血含氧量下降。而肝功能障碍病人,肝动脉缓冲反应功能障碍,对肝缺血非常敏感,不能通过增加肝动脉血流和自身调节机制去代偿门静脉血氧或血流下降。学术文章、科普文章约稿:
文章请发送至59090929@qq.com或添加微信weitiegang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