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预想到,会有不少人嗤之以鼻。
35岁了,还谈什么努力?在运营商这样的环境里,不就是“躺平”更现实、更明智吗?
这样的观点,说实话也不能全盘否定。
确实,如果一个人到了35岁,还没混出个名堂,既没有背景,也没有资源,甚至连所谓的“独特优势”都谈不上,那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
在这个年纪,面对一波又一波充满干劲的年轻人,优势确实不多。再加上行业内的晋升机制和资源分配,35岁的普通员工想要翻身,确实有点难。
但这我还是想说一句,“躺平”并不意味着可以躺得安稳,“努力”也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一,运营商不是谁都能“躺平”的地方
先说一个事实。
别以为想“躺平”就能躺得踏实,现在的运营商环境,表面上看起来稳定,但内卷程度有目共睹。
各家运营商都在拼命降本增效,资源和岗位越来越紧张,能“躺”的人,早就和你不在一个圈子里了。
想躺平,你得有两个前提:一是能扛住来自领导、同事的各种压力,二是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去支撑不作为的代价。
领导不会因为你想“躺”就不盯着你,考核任务压上来,团队业绩拖后腿,最后被架到风口浪尖的,还是你。
更何况,通信行业的薪酬体系本身就是“多劳未必多得,少干一定少得”。
能干活的,收入也不见得比领导高;不干活的,直接被边缘化,然后被无声淘汰。
这就是现实。
二,35岁了,资源拼不过,背景没法选,努力还有用吗?
有人会问,这种局面下,努力还有用吗?我的回答是:当然有用。
35岁这个年龄,想再去拼天赋和体力,明显不现实。
年轻人可以没日没夜地跑市场、冲业绩,但你不行。
这个阶段的努力,更多是“选择”的努力:选择做什么、选择怎么做、选择用什么方法做。
1.向下兼容,向上突破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运营商是一个资源导向型的行业,能力固然重要,但能不能用好资源、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才是关键。
向下兼容,简单来说,就是别小看任何基础性工作。很多人35岁以后,觉得自己经验丰富了,就不愿意干那些具体的活,总想着做管理、提战略。
实际情况是,管理岗并不缺人,缺的是能把具体事情做扎实的人。
比如,跑客户、谈项目这种事,看起来苦、累、不体面,但这才是能让你在团队中稳住脚跟的关键。别小看这些具体的事情,做得好,领导会记住;做不好,直接被替代。
向上突破,是指你得明白,领导需要的是什么。阶层不同,永远不可能感同身受。与其期待领导会突然对你好,不如主动找领导的“痛点”,去做能帮他解决问题的事。
很多混得开的领导,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向下兼容,向上突破”。
这句话对35岁的员工同样适用,别总想着埋头苦干,适当展示你的价值,远比单纯努力更重要。
2.做好“长板”的连接器
运营商的复杂在于,它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行业,无论是市场、政企、网络还是支撑部门,每一个岗位都需要依赖团队协作。
35岁的人,体力和精力可能比不上年轻人,但你的优势在于经验和判断力。这个时候,别再想着自己是“业务尖兵”,而是要努力成为一个“长板的连接器”。
什么意思呢?运营商的每个团队都有“长板”——可能是那个业绩最好的客户经理,也可能是那个技术最牛的工程师。
你的任务不是超过这些人,而是找到他们的需求、协助他们把事情做成。
在一个项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解决关键问题,让团队看到你的价值。
这样的人,才不会被轻易替代。
3.不抱怨,但也别随波逐流
35岁以后,很多人最大的毛病就是“陷入抱怨”。
抱怨行业环境、抱怨领导无能、抱怨同事拖后腿……但是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你需要做的是在抱怨之前先问问自己:我有能力改变什么?我能不能换一个思路去解决问题?
当然,不抱怨并不等于随波逐流。
运营商行业的规则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你可以向规则妥协,但不能完全放弃自己的判断力。如果你意识到某件事没有意义,就不要浪费时间。
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才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
三,努力的尽头,不是成功,而是稳住自己
35岁以后,努力的目标不再是“出人头地”,而是“稳住自己”。
稳住自己的职场价值,稳住自己的经济收入,稳住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
别想着用一两年的时间翻身,而是用三五年的时间,积累下一份稳定的资本。
记住,运营商的环境虽然内卷,但它也有一个好处——只要你还能创造价值,就绝不会那么容易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