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谈了调光的准备工作,这个工作做得差不多了,那就捋起袖子开干。
调灯师到底如何调试,才能出好效果?这个说说没有用,得亲自上梯子调,调着调着就明白了。
如果说要有什么基础,就两个:经验和美感。
经验全靠苦力堆积,调多了拿到灯,能到什么效果,心里明白,这就够了。
调出效果来,大家满意不满意,就靠美感了。
美感有点天分,经常带人调灯,有的调了好几年,还是生硬。可偶尔带个新人,示范一下让他动手,结果转一圈回来,发现他调的光很舒服,比旁边几年经验的还好。
如此感叹老天爷赏饭,有吃的没吃的都在一块,伤害大。
一般说来,有艺术设计底子的,调光的感觉好一些。理工科底子的生硬些。
但是,学理工做调灯的也挺多, 多看多做,也能弥补,“天分不够,搬砖来凑”,只有这个了。
这么多年来,看到太多这种例子了。
一哥们原来干品质的,鬼使神差地跑来调灯,估计他们家调灯师“闹饥荒”了。
一般来说,找技术员,设计师来干这活好点,品质人员就不好说,因为一个公司里品质和财务最守原则,不越雷池一步,没法灵活。
所以,这哥们刚开始干活很费劲,现场那些需要动脑筋处理的事,他都搞不定。
但是人家对自己狠,《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里的照度标准,人家给背了下来,调灯时直接用。但是我们知道,标准里的照度值,与我们眼睛看到的不是一回事,比如照度300lx和100lx,眼睛看起来就不是三倍关系,这是由于眼睛瞳孔调节以及视神经感应的关系,我们看起来也就亮那么一点。所以,曾经有段时间,这位兄弟经常对着50/100lx发呆,嘴里念叨这不对那不对的……
但是练着练着就“开光”了,后来到现场,人家眼睛一瞟,那里这里,多少照度随口报出来,相差不到20lx。之后哥们成了唯一敢和甲方开怼的主,谁说亮了暗了,他就一句话:标准是XX,调出来是XX,不信去查,去测……结果谁也不愿和标准和数字这些东西过不去。大力出奇迹,这是活生生的例子。
不过在现场调灯,也有个流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规矩操作,不会做无用功。
通常从功能开始,该亮的地方得亮起来,比如展品、说明牌、图文版等。先把这些地方做好, 考虑正常人眼能看清才行。然后做重点。
经常看到一些“大师”,一到现场就整活,搞什么“造型,沉浸式,光影”……
结果开展了观众一堆意见,什么看不清图文板、反光等,费了一肚子力气不讨好。
咱不反对这些,但还是先把基础做好,再出“惊奇”。
曾经遇到个项目,施工单位想搞沉浸式体验,灯光为投影让路,所以做得比较暗,现场一些展品及标识就看不清,但是这个地方又不大,人流到这里聚集会拥挤。
领导过来检查时,提出了安全方面的担忧,不想旁边的同事生怕被否了,马上开始鼓吹,沉浸式的美好效果,能带来的惊奇等等,领导听了一会,好像也没搞懂,但是明显不耐烦了,脸一拉当即呵斥:沉浸沉浸,观众白天沉浸在太阳下,晚上沉浸在黑夜中,还不够吗?
所以,咱们调试还是先得把基础打好。
不要出错,如果让人能挑出一堆毛病,谁都能看出这里那里的问题,那其它地方再出彩,也难以得到大家的认同,除了返工就是挨批。
相反,基础做好了,灯光舒适了,再考虑重点,表现层次,然后是视觉引导,光氛围等等。
关于重点和灯光层次,也就是场景中主要展品灯光要突出。
要突出重点,一般有两种做法:
一是将展品整体照亮,多只灯具从不同侧面把细部都照出来,这样展品突出,细节分明。但是立体感差,有点像拍大头照。
另一种做法是抓住展品的重点表现面,用灯光精准投射,这样展品形态出来了,重点光在展品上留下的阴影,自然形成了立体感。
存在的问题是展品某些地方看不清,还可能“灯下黑”。
如果不喜欢太强烈的对比,那么再加一个宽光,让整个展品罩上一层低照度的光,明暗对比就没那么明显,灯下黑也会弱很多,但层次感还在。
柔和舒适了,重点也突出了,接下来做视觉引导,光氛围啥的,这些下一篇慢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