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学成绩,靠的从来就不是临考前的冲刺,或者自我受刺激突然萌发的持续一两日的激情(激情如果能持久,也很好),而是建立一套完整机制再加上日复一日地重复落实。
也就是说,取得教学成绩,不是靠某个招数或技巧的突出,善弈者无妙手,而是源于一套系统的搭建、优化和落实。
比方说,抓住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的数个关键因素(如班风学风、知识清单、过关、先学后教,分层等),建立一个适合于自己施行的系统并切实运行,日复一日地踏实地落实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样,教学成绩的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了。
不信,你观察一下身边那些教学成绩突出的同事,往往都是有系统(专业性强)并能有效落实的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具体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就不需要重视关键环节和相关技巧。事实是,很多有经验的老师,既在平时教学中搭建了提升成绩的完整系统,又能落实关于考试的很多技巧,最后才取得了好的考试成绩。
临考之前,稳心最重要。须告诉学生,“每临大事有静气”。
静气,就是既不盲目慌张,也不盲目乐观。而是内心有一股笃定的沉静,以这股情绪打底,再细致考虑和准备细节上的事情:过知识点和能力点,提醒自己的弱项突破,哪些是自己以前容易疏忽丢分的地方,该如何避免,等等。
时间长了,临考有静气,就会在一些同学身上沉淀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益处极大。
心稳下来之后,还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综合学习状况有一个整体把握和清晰认识。我对哪个学科比较有把握?哪个学科的哪些知识点和能力点是我的弱项?该如何补上?我在考试当中有哪些不好的习惯?这次考试我要如何注意?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对有这种意识的学生,一定要指导他们列出清单,“考前复习清单”,或“考试注意清单”。能清晰地列出清单,本身就是对自己弱项的一次梳理。对不能清晰列出清单的学生,要指导并鼓励他们,哪怕是很简单地几条也行。
须注意的是,不要低估学生想考好的意愿,因为真的会有部分学生为了完成目标起早贪黑,竭尽全力。也不要高估学生的努力程度,因为也真的会有部分学生哪怕考试在即,也还是那副无所事事、等着被催被逼的样子(极个别的,催逼也不管用了,油盐不进)。
考试期间,对学生情绪和状态的维护依然是重要的。
每一场考试之前的殷勤叮嘱;考试之后不要相互对答案;动员学生忘掉考过的学科,全部精力集中到下一学科的备考当中;备考后面学科时,依然要查漏补缺;要保证能拿到的分不丢掉;不要因前面一个学科考场上发挥的不太好而影响到后面那些学科的情绪;不到最后一科考完,精神上不能过于放松,要始终让自己保持在一个全力以赴的状态,等等。
这些叮嘱和对情绪的维护,是考试顺利的润滑剂,也是对考试成果的有力保障。
每次考试结束成绩出来,都是一次给学生赋能的机会。
考得好有进步的学生,肯定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少部分不怎么努力也考得不错的同学,要肯定他们会自学,有好的学习方法等),同时,提出新的希望和目标,并且,要告诉他们,要戒骄戒躁,因为常胜将军很难寻,一骄一躁必下滑。
发挥不太好退步的同学,要视情况而定,首先是稳定情绪,满不在乎的,要提示警醒,唤起向上的渴望,情绪低沉的,要积极鼓励,肯定优点,唤起对自我的信心。然后是帮助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每个人的原因都有可能不同,相应的提升措施也会不一样。这样,整个班级的精气神就会得以保持和提升。
最怕的是不具体而只是整体,整体地说咱们这个班这差那不好,每一科老师进来都是不从具体上说,而只是针对班级整体狂轰滥炸,一直差差差。这样,学生整体就会茫然失措,目标感方向感都很模糊,精气神慢慢就会抽离班级,各种不好的文化也会慢慢在班级内滋生……
所以,面对考试的数据,处理得好,会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处理得不好,则几乎是一场灾难。整体原则,一是尽量具体和个别,而不是整体捆绑式评价;二是要理性,而不是只顾发泄情绪(发泄情绪对改善现实不起一点作用)。
在教育教学领域,有一个规律叫反馈的及时性。即,不管是考试讲评、作业订正还是成绩表彰等,越及时效果越好,拖得越久,效果就越不好。
如果是由于特殊情况,不得不拖上一段时间,也要在反馈之前,花费一点时间,把学生带入到当时事情发生的那个情境里面去,而不是不管不顾地生疏生硬地进行相关活动。也就是说,如果隔了一段时间进行反馈的话,就要把“带入当时情境”当成反馈的一部分,以保证反馈效果。
但无论怎么弥补,从时机上来讲,依然时越及时效果越能保证。
一般而言,一学期最重要的考试是期中和期末两场考试。这两场考试,我们要注意哪些呢?
要想尽办法不断地激励学生。
如何激励?最高层级是精神层面的。即学生通过克服困难获得成就感。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老师首先要向学生传递期望,并帮助他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和措施,然后在过程中细跟进、勤反馈,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如此,学生不断突破自我,想要变得更好,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这样的激励是任何外在表扬无法取代的。
当然,很多时候物质奖励效果更快,更明显。比如班级积分加分,免作业券等等。无论怎样,唯有让学生动起来,复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在激励到位的前提下,要想赢得这两场考试,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安全、稳定是前提。要关注重点学生的思想波动,做好预防工作,同时,要,在处理班级具体事务的时候要合理合规,尽量少一些野蛮粗暴。
2.学习风气要拉满。尽量让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然后针对这个目标,让他有信心完成。没有信心的,要想办法给他(她)灌注信心,有了目标和信心,能量就会慢慢凝聚。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对整个班级进行过程跟进,过程跟进的越紧,成效就会越突出。最后,是要抓住契机不断对班级整体和个体同学进行全方位的激励。激励、激励,再激励。
3.找准疏漏不盲目。会复习的老师和不会复习的老师的主要区别在哪里?会复习的老师总是千方百计地用各种方法了解各类学生学习本册书的知识和能力疏漏点在哪里,然后再对症下药,这就保证了效果。不会复习的老师总是眼里只有知识,没有能力。更遗憾的是眼中没有学生,基本不管学生掌握的程度如何,只是大量的过知识,这必定是低效的。
4.研究试卷促训练。研究高质量的期中或期末试卷,在复习过程中的着力点会更精准。否则,面儿铺的很大,却往往失去准头。这就像是捕鱼,如果我们不去判断鱼群活动的区域,往往网撒的很宽,捕到的鱼却是寥寥。
5.人人过关保效果。过关的不仅仅是知识,高明的过关是过关能力,如语文、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数学的计算能力等。
6.提升趣味不单调。越是复习,越是要注重加入一些趣味的调料,这样才能预防学生在智力上的疲倦以及情绪上的烦躁。这个问题不被重视,复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小麦在即将收割的时候,最怕刮风,一场倒伏风下来,小麦的收成就会明显降低。金黄秋季,果实即将饱满,最怕的是早秋霜,一场霜打下来,瓜果最后的汁水浆液就会顶不满,影响最后的收成。
同样的,在即将考试的关键时期,最重要的就是稳住。
稳住了,就不会也不怕乱刮风,班风学风就会凝重如山;
稳住了,学生们才有可能沉下来,把劲力用在刀刃上,而不是只知慌乱焦虑却不付诸努力;
稳住了,才有可能能量心力不外泄,把那种厚重的坚定感保持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