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补疑】|如何界定“民族英雄”“民族战争”?

文摘   2025-01-27 00:05   山东  

关于民族英雄、民族战争,多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出版界,都有争议,主要聚焦点或争议点是按照当时历史时期来界定和评价,还是按照现在的导向和提法来评价。

民族英雄与民族战争:

民族英雄‌是指那些在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特别是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英勇的人。具体来说,民族英雄是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或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

民族战争‌是指一个民族为了维护其独立、自由和利益,对外来侵略者进行的战争。这种战争通常发生在不同民族或国家之间,目的是保卫家园和抵抗外来侵略。民族战争不仅仅是军事冲突,还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斗争‌。

历史背景和具体事件: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英雄和民族战争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国的历史上,岳飞和文天祥等人在反抗外族侵略的斗争中表现英勇,被视为民族英雄。岳飞为了宋朝的主权完整终生战斗,而文天祥则在被俘后坚决不屈,最终壮烈牺牲‌。此外,现代的民族英雄如钱学森、邓稼先等人在科技和国防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被视为民族英雄‌。

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在现代社会,民族英雄和民族战争的概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精神和国家荣誉的象征。通过纪念这些英雄和他们的斗争,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读书笔记,以助理解:

同样以岳飞抗金为例,这是南宋对抗外部政权压迫的战争,而非民族之间的战争。岳飞抗金保卫了宋朝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先进的经济文化,属于正义性质的战争。与岳飞同时期的金国完颜宗弼(金兀朮)之堂兄完颜宗翰,时任金军最高统帅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一直主张“中外一统”的大一统理念。从黑龙江到北京,金代女真墓葬遗址一再表明,金早已完全习惯用汉文、行汉制、尊孔子。所以岳飞不仅在南宋受到国家上下的崇奉,金朝章宗也称“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元朝官修《宋史》中更是高度评价岳飞“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元代哈萨克哈喇鲁部诗人廼贤的诗歌《岳坟行》,开门见山地称其为“真丈夫”,表达了一名少数民族诗人对岳飞的敬仰。清朝顺治、康熙、雍正都曾重修杭州岳庙和岳飞墓,而乾隆不仅亲临岳庙致祭,题写庙额“伟烈纯忠”,还亲自作了九篇褒奖岳飞的诗文。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尽管岳飞精忠报国的“国”只是多个并立政权之一的“宋”,但在多民族统一国家尚未形成的情况下,不能夸大他的历史局限性。当时,宋的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远超金朝,岳飞抗金客观上抵御了外部政权的侵略,保护了南宋先进的社会经济形态,因此是推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英雄。而从传统儒家史观看,岳飞所代表的忠勇仁义精神,更是早已深入各族人民的心中,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分享的价值观。在近代抗日救亡的背景下,岳飞作为中华民族英雄,发挥了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因此,岳飞始终追求统一南北,表现出的崇高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早已超越了血统与族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P240

高唐历史工作室
历数古今鉴后世,史说万物育贤达。致力于初中各年级历史教育教学研究,开拓历史课程资源,分享历史教学教研成果,服务课堂,增效提质,为全县历史教育者提供较高质量的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