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教育杂谈】|关于教师成长的25点底层思考
文摘
2025-01-26 08:30
山东
1
我们往往高估
一天能完成的事,而低估十年能取得的成就。
拿出十年来,
你可以成就不可思议的奇迹。
坚持长期主义,
积小胜为大胜。
2
成长的捷径是得到高人的指导。
向高人请教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还不是拉近关系,而是争取参与到高人的事业、事务中。在一起做事中,自然得到指导。
只不过,“指导”可能叫另外的名字:有时称“鼓励”,有时叫“批评”。
3
成长的前提是认识自己。
什么是认识自己?
第一点,洞察自己能够在什么方面达到优秀。同样重要的是,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无法优秀。
第二点是,发现自己对什么充满热情。这种热情,不是外在奖赏下的热情,而是内在驱动下的热情。
第三点是,明白自己的哪些努力能创造价值,或回报。这三点的交集,就是自己应该深耕的领域或方向。
4
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反思。
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缺乏反思,二是低效反思。
第一,为什么缺乏反思,因为习惯把问题合理化。比如有学生成绩不好,不是反思自己哪里需要调整,而是认为“这个孩子家庭条件不好,否则,我同样的讲课,为什么别的孩子就能学会呢?”这样一想,就难以反思了。有时,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第二,低效反思的原因是什么?一是缺乏理论或专家的指导,没有异质性思维的介入,反思只是停留在表面或单个维度,难以真正激活思维。二是缺乏行动,实践既是反思的目的,也是检验反思的工具,思而不行,就只是虚无渺茫的念头。三是缺乏共同体,独自思考很难突破个人认知的局限性,萝卜汤炖萝卜,炖来炖去,一个味道。
5
想要获得更快的成长,要勤奋。
但要摆脱假性勤奋,表演性勤奋。
以终为始,紧盯目标,只有真正有效的勤奋,才能有真正有效的成长。
6
什么是成长?
不是读几本书,不是靠近高人,不是做成几件事,更不是栽几个跟头。
知识管理专家田志刚说:“
只有做正确而困难的事,才是成长。
”
一是“正确”,二是“困难”。
我认为还应再加一点:坚持。
只有以研究的方式对待工作,才能趋向正确,如果单凭经验,自以为是,就容易跑偏。
求困难不符合人的本能,喜欢做容易的事才是本性。成长,在某种程度是反本能的行为。
要有根本性成长,需要考虑时间的维度。急功近利,只想立竿见影,怎么可能?
7
人本质是时间性存在。你如何对待时间,时间就如何塑造你。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精力管理。
精力包含四个方面:体能、情绪、思维、意志。
8
一个人是
如何把自己“毁掉”
的?
1. 不学习,丧失学习的能力。
2. 言而无信,满口大话,一次次失信于他人。
3. 好逸恶劳,逃避挑战,习惯自我欺骗,自我麻醉。
4. 身处平庸的环境,而不自知。
5. 牢骚抱怨,总向外归因,不敢自我“解剖”。
6. 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是“立长志”,而是“常立志”。
7. 没有反思的习惯和能力。
8. 小富即安,小农意识。
9. 刻舟求剑,不知主动认识、跟随社会大趋势。
10. 不知融入优秀共同体、靠近高人,只是以周围的人作为行动的参照和标准。
9
我们不知道哪条路能抵达彼岸,只有不断尝试,直至探寻到那条最合适的路。
我们不知道谁是同道中人,只有埋头奋力前进,在前行的路上遇到尺码相同的人。
10
有了生命自觉,人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把握并创造自己的命运,朝向自我实现。
生命自觉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自明、自得,即认识自我;二是自立、自强,即确立志向;三是自持、自勉,即持之以恒;四是自由、自在,即实现自我。
11
人懒惰久了,
稍微努力一下子,就以为是在拼命。
12
往前看,关注方向,而不是目的地。
保持正确的方向,
就会抵达你想去的地方。
13
毛竹在成长期前4年只生长约3厘米,但到了第5个年头便会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快速生长,仅仅用6周的时间就能长到15米。
前4个年头毛竹并不急着向上生长,而是拼命地向下扎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米,为后面的快速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如此,
要生长得高,就要先厚积基础,向下扎根。
如何厚积基础?
大量阅读,阅读经典书籍,阅读理论书籍。教育理论书籍为教师提供了关于教育教学的理性思考和指导,帮助教师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科学、有效。
14
对于教师,如何才能保持持久的学习内驱力和生命活力?答案是,
从浪漫进入精确。
如何才能进入精确期?做研究。
向名师究竟应该学习什么?
一是精深阅读,持续写作。具备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的能力。
二是做研究,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浪漫期感受到的是名师的魅力,精确期感受到的是知识的魅力。后者才是最持久的。
15
人每天都遇到大量事件、事实。
一生中对这些事实的理解和选择,就构成了所谓的命运。
16
一开始,会有新鲜感,跟随他人,纷纷投入,这是常人之心态与习惯。
久之,当新鲜感过去,还能持续吗?
古人说,求名于朝,求利于市,求智于孤。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来一树繁花。
这个过程很难,但恰恰是卓越与平庸的分野。
17
坚持,是一种优秀的生活态度。
表面的坚持毫无用处,学习坚持也是一门学问。不拘泥于琐碎生活,不被当下的挫折或蝇头小利影响,让灵魂能保持一种清澈与明亮,能始终站在一个宏大的旁观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生命。
18
奋斗的动力从哪里来?
归根到底:一是希望,二是失望。
希望,就是成功的可能。看到可能性,知道有可能实现、得到、获取,进而激发出内在的渴望感而精神振奋、勇气鼓足、快马加鞭。
失望,就是挫败、跌倒、遇阻,因不愿意、不甘心、不罢休,强烈要摆脱难以忍受的现实困境,所以奋起一搏、孤注一掷,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受常人不愿受的罪。
大多数人本来都有进取心,为何随着年龄增加,逐渐“躺平“?
一是感觉无论如何奋斗也难以实现梦想;
二是即使不奋斗也差不到哪儿去。
19
成长,主要靠自己。
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自主发展,教师成长的秘诀是自主成长。
20
底层逻辑+环境变量=方法论。
掌握了底层逻辑,就探寻到了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教育的本质。一个老师,掌握了教育的底层逻辑,再灵活考虑环境和条件的因素,就能创造出适应当下的有效方法。
21
真正的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1. 不必担心输在起跑线上,重要的是耐力和恒心,而不是起跑和冲动。
2. 一开始别冲得太猛了,冲得猛难持久。
3. 过程是枯燥、孤独的,最终的对手是自己,不是他人。
4. 别担心人多竞争大,大部分“表演性学习”者过了新鲜感,会陆续退出。
22
当处境、条件都大体相同时,导致人与人之间差别的因素,并不是天赋
(当然,天赋非常重要),归根到底是两个因素:
一是自律,二是吃苦。
自律,就是长时间的和自己的惰性、欲望、拖延等等作斗争,就是持续不断地给自己注入坚持下去的力量。
吃苦,就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日复一日,默默地投入枯燥乏味的事中。
久而久之,自律会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而起初感觉到的“吃苦”,也会由于领会到内在的意义和魅力而嚼出不同的味道。
23
别把辛苦当做努力。
很多时候,之所以辛苦,就是因为不努力。
什么是努力?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什么是辛苦?方向跑偏,南辕北辙;方法错误,劳而无功。
24
走路“偏航”,对提醒的人常会感谢并反思,做出调整。
思路“偏航”,对提醒的人常不以为意,并竭力辩护。
所有的管理,归根到底是自我管理。
所有的教育,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
25
强者三大信念: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别人的成功都是必然的;自己的成功都是偶然的。
弱者三大信念: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别人的成功都是偶然的;自己的成功都是必然的。
— END —
高唐历史工作室
历数古今鉴后世,史说万物育贤达。致力于初中各年级历史教育教学研究,开拓历史课程资源,分享历史教学教研成果,服务课堂,增效提质,为全县历史教育者提供较高质量的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
【中考研究】|2022-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全国通用 )
【教学参考】丨近代中国三次革命高潮
【中考研究】|2022-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全国通用 )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2课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3课 “开元盛世”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备课|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几个点
【中考研究】|2022-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全国通用 )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中考研究】|2022-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全国通用 )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2课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3课 “开元盛世”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中考研究】|2022-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全国通用 )
【评课模板】|听完公开课如何评课?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3课 “开元盛世”
【教学资源】|备课素材:七年级下册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01
【教学资源】|备课素材:七年级下册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02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2课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生活哲思】|真正厉害的人,都拥有归零心态
【新春快乐】|2025,智慧传承,一切更好!给大家拜年!
【生活哲思】|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每一天!
【中考复习】|2025年:中国近代史核心知识点
【教学资源】|纪录片:《圆明园》(全3集),不忍回望之痛
【新课标·新教材·新变化】|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教材补疑】|开辟新航路的历史意义
【教育杂谈】|关于教师成长的25点底层思考
【教育论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五种力”
【中考复习】|2025年:中国古代史核心知识点
【教材补疑】|如何界定“民族英雄”“民族战争”?
【教育杂谈】|关于教师成长的25点底层思考
【中考研究】|2025年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全梳理
【特别关注】|2024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揭晓(含视频)!
【教育论坛】|揭秘!教师第一秘诀:会讲题
【教育论坛】|2025中小学教师“寒假生活”清单15条,第14条认同度最高!
【乙巳春节趣谈】|蛇年“两头春”,正常吗?
【试题研究】|历史开放性试题的解答建议与方式创新
【教学研究】|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
【假日充电】|强力推荐:教师寒假充电必备的7个国家免费平台
【学术大讲堂】|杨向东:素养导向的考试命题
【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赵万东:义务教育历史教材编修若干重点问题刍议
【教学研究】|毛泽东怎样评价“中共一大”?
【新课标·新教材】|2025年春季初中新教材的变动情况!
【史学研究】|中世纪欧洲大学制的兴起与发展
【教育论坛】|给教师的二十条教学原则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