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立体图形
发展空间观念
——张静数学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
数学
原来这么有趣
为了深入研读新课标变化,研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12月5日上午,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张静名师工作室开展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一年级组王楠老师、郝苏佳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授课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认识图形》。
课前磨课
《认识立体图形》是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立体图形。
两位授课老师紧扣课程标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前进行了试讲磨课,磨课后一年级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共同分析研讨,结合教材、学情、个人特色进行了调整,更好地展现出了教育的智慧和个人的独特风采。
课堂展示
王楠老师从生活中出发,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喜欢模仿等年龄特点,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带领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四种立体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而抽象出一般模型。让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并能充分利用课件,形象、直观的让学生建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希望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立体图形的特点,并能判断一个物体是什么图形,攻克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郝苏佳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立体图形,设计了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课堂上,让孩子们认识各种立体图形,亲手制作了纸质的立方体、圆柱体等模型。通过触摸、观察、比较,孩子们对立体图形的特征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玩乐中掌握了知识。
评课交流
课后,数学组老师进行研讨交流。围绕课堂教学一一进行发言并评议,肯定优点,提出建议,在反思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进一步打开了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共同学习、共同提升。
讲座提升
工作室主持人张静老师做了题为《在初步认识图形中发展空间观念》的讲座,结合《有趣的立体图形》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数学老师们分享了她关于如何发展空间观念的一些想法。
空间观念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的过程,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认识图形时一般是先从现实世界中的立体图形开始认识。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为学生打开数学的另一个世界,教师应当引导小学生借助他们身边直观、可感的空间世界,借助他们原先储备的经验积累,主动地关注、认识周围的图形世界,在大量的操作和思考活动中丰富表象,提升数学思考,发展空间观念,体会到几何的美妙。
此次公开课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学校课堂教学的交流,既为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搭建了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END—
欢迎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或意见:
办公室:6167801
24小时邮箱:sy1xbg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