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有话说
王和尚公众号近日开放投稿,诗友每日投稿都非常踊跃,王和尚闲暇之时也会予以点评。我也常在我的直播间点评诗友作品。阅诗既多,心即有得,今有数言,不吐不快。
和尚以为,写诗之前需要有基础认同,也需要一定的积累,对诗法也应该有所掌握。非如此不足以写诗。王和尚就评诗心得,提炼出九条意见,以备诸君参详。
王和尚评诗手记:
写诗九病,你中了几条?
其一,写诗不依规范套路
虽然“诗无定法”,但详细言之,诗确实有套路。此非套而皆准之坦途,而是诗词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概而言之,律诗、绝句、古风、乐府,长调,中调,小令,各有其写法的大概规则。各种体裁其用笔,表意,篇幅内涵各有不同,也各有其写法。
今人写诗,不擅选体裁规制,以律诗之法写绝句,以小令之情铺排长调,如此写来,自然或芜杂不清,或感情空洞,总不适合。所谓量体裁衣,首先要清楚你所表达之内容,适合何种体裁。
当然,就律诗绝句而言,也有许多具体之写法,诸多名家也有其习惯之写法,这些需要多读多揣摩,才能写得准,铺得开,用得恰。
要识诗之套路,入乎其内。王和尚常说:想写诗,心中至少要有一百首诗词打底,决不能读了几首诗就贸贸然下笔。古人有套路可学,为何不用心学?
其二,造语生硬,不够雅顺
诗词,是文字的艺术,亦是文字的精华。写诗要先能用文字表达出内心的想法,然后才可谈及辞采与才思。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表达感情的需要,除了科技环境变迁外,古人与今人感情之变化不多。即,表达的欲望基本都有,但如何表达好,却需要考量斟酌。
王和尚评诗时常说:作者心中有意,可惜造语不妥,用字也不雅顺。所谓造语,就是遣词造句;所谓雅顺,就是文辞通畅,具有文采。可惜很多诗,多是言不及义,表达不清。这其实是最基本的造语问题。王和尚常说:在能通顺表达清楚己意之前,先不要谈意境境界。表达总是第一步。
关于表达,很多朋友写得要么生硬拼凑,要么拉杂不清,要么笔下散漫,要么跑偏错位。这首先诗炼意问题,其次就是表达问题。王和尚常说:写诗第一步,要说人话。
其三、不懂修辞,不会表达
诗词自然是具有美感的文字。美感来自何处,无非修辞。修辞,即所谓赋比兴,按照现代观点,还包括象征、对比、联想、映衬、烘托、通感,拟人等等。写诗不是直眉瞪眼地描述,而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含蓄有余味地表达。一言以蔽之,即表达之技巧性与艺术性。
然而,修辞一节,多是诸多诗友之弱项,所写之作自然就干枯无味了。诗意人人都有,琐事入诗亦有趣味,其中之重点乃在修辞。修辞需要训练,训练来自见闻与积累。试读古人之佳作,哪一首不是在修辞上用心使力?写诗不是叙述,美感需要表现,这一点非常重要。
譬如,诗唯有细节最动人,写景须写出代入感与立体感,写情须善于含蓄表达等。这些首先依赖于观察生活,其次则在于表达。艺术性求美,这句话需要牢牢记死。而艺术性表达,就依赖于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王和尚近日详细熟悉诗之常用修辞手法,其目的正在此。
然而,修辞手法绝不可死记硬背,而要融化在血液中,拈笔写诗之时,才会顺手用到,求的就是自然流畅,无斧凿之痕。
其四,章法不清,情脉不畅
诗如文章,既有章法也有条理。王和尚常说:若一人话都说不清楚,800字文章都写不明白,要写好诗,何其难也。凡是能说清楚者,必然内心想得明白,条理自然明晰。诗亦如此,诗词之章法无非“起承转合”,如何起笔,如何转承,如何收束,如何照应,如何伏脉,如何跌宕,这是写诗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写诗需要酝酿,即便脱口而出之诗,也是瞬间酝酿而成。酝酿,即是考虑如何铺排转接,如何命意措辞。故写诗不可急躁,下笔须有步骤。情脉在诗中更须讲求。情脉流动,即是诗中之情意有转换,有波澜,有进退,然不论如何变幻,其情脉要顺畅自然,绝不可突兀凑泊。
王和尚以为,诗意如磁心,其中词句均朝向中心,对诗意须有补助作用。即便笔势万里,也要有一线贯穿,能发出也要能收回,如此才能浑然一体,章法紧凑。但,王和尚所见跑偏之作,所在多有。何以故?或不懂章法,或炼意不清,或顺笔而下罢了。
其五,只看重写实,而忽视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很多朋友以为,写实就是好诗,其实大谬不然,这缺一个“炼”字。炼,提炼剪裁也。生活繁芜,见闻驳杂,如何提炼诗意,是个问题。原封不动的生活描写不足以称诗。即便如杜甫之写实诗作,其中焉无艺术之锤炼与修剪?
如何在平凡生活中发现诗意,如何以诗意语言写平凡生活,这对诗者是一个考量。需要去观察,思考,捕捉和刻画。所以,王和尚常对诗友说:要学会以诗人的眼光观察世界,以诗人的笔法去描绘生活。即便写时事感悟,也不能仅叙述而已,其间必然有思考、感悟与体会。若非此,与平常说废话何异?
故而,王和尚以为,想写好诗,必须要阅世历事,但又要能跳出来审视自己与周遭;还必须要善于观察生活,发现诗意,又要善于运用诗化语言去表达。写诗既不能写空中楼阁,也不能匍匐在地。这其中的尺度拿捏,需要细细体悟。
其六、不懂避俗,常拾人牙慧
诗词发展至今,能写之体裁基本被古人写尽,古人于诗用心比现代人深刻缜密得多。所以写诗要出新何其难哉,然诗不避俗,终究是落入窠臼,无甚可观。因此,王和尚特别看重诗之“避俗”。所谓俗,即古人已经写烂之主题,命意与思路。比如,写竹,若仅写其中空长青,有何意味?
所以,每见诗友常见之题目主体,王和尚都建议其先找下古人同题诗去细读,然后再找思路。若要完全与古人不通,委实困难,但起码也应该有并驾齐驱之心。若同一题材,连古人之深度都达不到,何必再写?所以,避俗之外,还需避难。王和尚常说:若是感觉不易写出新意之题材,可以罢笔不写,这就是避难。
避难法,还在于善于转嫁困难。以《红楼梦》中建造大观园一节为例,若真要详细铺排,如何选址,如何安排材料,如何购置,如何建屋开河,如此写来即便写得再细致也不过是一篇建造报告而已。高明的作家岂会如此笨拙?曹雪芹不过是借人物对话交割,就交代清楚了。这就是善于避难。
其七、诗浅无味,命意薄弱
诗写得是什么?不论写景议论,抒情记叙,诗写的都是诗人之感悟、志趣、理想、思考、情怀与生命。王和尚常说:诗中要有一个大大的我。但是诸君写诗,或泛泛而谈,或空空而论,或走马观花,或蜻蜓点水,不痛不痒,不着边际。遇此等诗,王和尚常评“意浅”。
你之所见所闻所思考,独属于你自己,与旁人皆不同。诗中也要反映出你独有的思考与志趣。王和尚常说:诗要有诗趣,此诗趣即意趣,志趣。譬如游览诗,怎能仅仅描述景之优美,难道此景在你心中没有半点涟漪?你怎能没有或淡泊宁静,或悠然神往,或见之忘俗之感悟?若没有,那就是没有精思。
所以,诗味从哪里来?就是看作品中反映的心境。心中无境,笔下自然生硬,心中无境,读者又怎能走入,或者愿意走入?好的作品,能看出作者的心,劣等作品,不过是一堆整齐的文字罢了。
其八,不爱修改,写过便算
写诗是一个锤炼过程,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反思。古人对诗何等严苛,又是何等虔诚,为何?不过是用心而已。王和尚以为,一挥而就的天才如今几乎没有。好的作品都需要千锤百炼,不经过试错,如何能寻到正道?写诗不可浮躁,更不可姑且,多返回头修改,自然会有所进益。
但是修改也需要技巧。首先,写诗之时要注意回头看,随时调整思路,灵感是需要捕捉的,但绝不是等待得来的。其次,写完之后,要细细推敲每一个字,做到妥帖才行,不合意处要大胆修改。第三,修改作品,不要凝滞于前,要能够跳出来审视,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若一味觉得好,自然改无可改了。
改诗一定要大胆。王和尚常说:改诗时,不要在乎坛坛罐罐,推倒重来又如何不可?有些作品,压根不是改一两个字就能出彩的,如此不如重新谋篇,或者换韵重试。写成之作,万不可珍而重之,不敢触碰,要改就大胆去改。我个人惊艳,若一句不妥,我至少会想出三四句重新去试,而非在某一个字上去拘泥徘徊。
其九,好诗标准,有点才行
一首诗有无留存的必要,王和尚以为关键看一首律诗中,是否至少要有两联、一联、一句、一词乃至一个字出彩,否则果断舍弃亦不可惜。即,写诗要注意出彩,至少也要有一个字用得精准稳妥。所以,存诗,万不可敝帚自珍,没有亮点的诗实在没有保留的必要。
诗有四炼:炼格、炼意、炼句和炼字,关键在一个炼字。王和尚常说:对写诗而言,普通是最大的罪过。人可以普通平凡,写诗绝不可平凡普通。何为普通?无特点,无亮点,无志趣,无诗味是也。所以,写诗要努力谋求不普通,努力写出亮点,关键仍在炼。
王和尚常说:既然写诗了,为何不用心一点,既然写诗,为何不想写好一点?万不可说,写诗就是为了玩,就是为了记录生活,如此看诗,诗心不正,和尚也不足于言。既然要做,就要努力做好一点,否则干脆不做。既然要写,就要努力写出特点和亮点来,否则罢笔去玩耍嘛。这也是我为何谆谆告诉诗友,要以诗人自居,要对自己有要求的原因。
学诗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王和尚也不奢望诸君都能超仙越圣,只求一点:这首诗比上一首诗好一点,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长此以往,就能有大不同。
罗列九条,多属勾勒之谈,详细阐发,王和尚后文讲细细梳理诗法。至于格律声韵,实在是入门基础,在此不赘。
头条新闻
沧浪诗壁:30首诗词写尽人间烟火,唯美真情,哪一首触动了你?
不自矜 不自屈 不断读书
不崇古 不媚俗 不违初心
六不和尚
个人微信号 : tianxie142
微信公众号:midouwei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直播间,收听更多语音课程
投稿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