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一组“破结穴”,打通全身“淤堵”,从头到脚的瘀浊都排掉,结节、囊肿都冲散

文摘   2024-12-22 08:53   北京  

导语


在中医看来,人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得病,而得病的最普遍的原因,其实就是瘀和堵!人体的经脉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也是血液流通的必经之路,如果经脉出现了淤堵,就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大家好,我是王江河,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主任医师。擅长中医诊治乙肝、脂肪肝、肝硬化、肝囊肿、结节等。从医近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救助了上万名患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从中医的理论来说,淤的形成与人的体质相关,人体肾阳虚弱、免疫力下降,导致寒邪入侵聚集成淤堵!轻者引发身体局部红肿、疼痛、出血等症状。重者阻碍人体新陈代谢功能,诱发结节、囊肿、肌瘤的产生,如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卵巢囊肿等。

在这个普遍“寒湿淤堵”的年代,大部分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结节、脂肪粒、囊肿,而他们中一小部分,又会发展成引发疾患的大问题,大部分人都需要祛淤堵。的确,人体的气血经络就像一条条河流,只有运行通畅无阻,才能滋养全身脏腑,保证身体器官正常运作。

淤堵之1:黏滞重浊的痰湿

我们说的痰湿实际上指的是“无形之痰”。它在人体各个组织、脏器、血液之内,是我们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痰湿是由于身体里的水液停滞不化了而导致痰和湿凝聚在一起,它有黏滞、重浊等特点。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就容易形成痰湿。

体内痰湿过盛,就容易患冠心病、中风、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痰湿会造成瘀血,那么痰湿和瘀血一结合,就会产生如囊肿、肿块、乳核、炎性包块等,让人苦不堪言,如果不及时调理,就会演变成结。

淤堵之2:凝黑失氧的瘀血

《急就篇》中为“瘀,积血之病也”。中医在这里把瘀的范围扩大化了,只要瘀堵在体内的物质,我们都称之为瘀。而所有无论是痰湿、湿热,或者是浊气,瘀堵的最后结果一定是产生瘀血。

《灵枢-脉度篇》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如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灌脏腑,外濡腠理。”血液则起着滋濡脏腑组织的作用。血液循行在我们身体的脉络之中,在气的推动下,循环无端地滋润着五脏六腑、皮肉筋骨,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营养。

淤堵之3:浓浊厚重的浊气

浊气,顾名思义,就是体内浓浊、厚重的废气。人以五谷杂粮为食,而肚子内浊气是五谷生化所产生的,所以每个人体内都有浊气。我们的肠胃无力运化掉这么多的食物,多余的营养被当作残渣腐化酵解就会产生浊气。

浊气中饱含各种毒素,这种浊气如果不能排出体外,就会溶入血液,进入肝、肾脏,产生疾病,或者是停留在身体各处,给气血循环造成瘀堵。当气滞血瘀越来越严重,在体内郁结成块,就变成了结节。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把体内的浊气给排出来,没有了瘀堵血液的东西,身体的血液循环自然也就顺畅了。

淤堵之4:潮腻的湿热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东西,我们喝的水,经过脾胃的运化,肺的肃降,上下循环,水的精华便滋润了整个身体。

多余的水分会下输到膀胱,经过膀胱排泄出体外。如果水上下循环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人体内有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就会停留在身体的某处,产生湿。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我们体内的湿热也是一个大的隐患,湿热停留在哪个部位哪个部位就会出现相应的麻烦。湿热体质的人往往有患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所以说,湿热不除,身体就不会健康。


今天教大家一个小妙招:


刮脚上一穴位,从头到脚的瘀浊都排掉


此穴位为---三阴交穴

穴位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效:疏通肝脾肾经,疏肝、利湿、温肾,还调妇科。

三阴交穴的配伍功效:

三阴交配足三里穴:治肠鸣泄泻;

三阴交配中极穴:治月经不调;

三阴交配子宫:治疗阴挺;

三阴交配大敦穴:治疝气;

三阴交配内关穴、神门穴:治失眠。

这个穴位可以帮助排除从头到脚的淤积物,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但想要彻底消除,还需要与中药调理相互搭配。

我是王江河,很高兴与大家在此平台分享我多年的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少走弯路,早日康复。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中医辨证虚实夹杂,错综复杂,辨证施治,永远是中医的灵魂,如果您自己判断不准,或正在被疾病所困扰,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向我咨询(1对1在线回复,0收费),我来帮您判断!从医近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帮助了上万名患者,相信也可以帮到您!感谢阅读,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中医肝病王江河主任
王江河,中西医结合专业 主任医师 。研发《七妙通络方》软肝散结,阻断肝纤维化,抑制肝硬化,防止肝癌变。擅长治疗肝硬化、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疾病,尤其对慢性肝病具有深刻认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