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灵性的奥秘:修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书是观虚斋教学体系的首次系统的课程呈现,奠定了整个灵性探索的基石,是极为重要的一部著作。此书出版已经十多年了,市面上已经很难买到正版图书了,由于各种原因暂时也不会再版,为利益诸方道友,今特决定在观虚书院的公众号上连载此书,以满足读者的迫切需求。
观虚道人
2024年4月23日
第六讲 成为身心的主人
我们继续第六讲,题目叫“成为身心的主人”。第五讲重点是讲真性、讲真我,从传统的内丹学的角度来看,它主要是讲性功,但是它实际上也是最高一层的性功。性功有两个层次,有和命功相对的那个性功,也有超越性命之分的那个本源性的性功,如果你真的活出了真我的丰采,可以不管命功的问题,它就直奔主题了,直接解决你所有的问题。因为我们这次讲课是要比较系统的展现修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所以下面我们就是从最上一层又回到下面来,从身心两个方面来讲一讲修道的原理和方法。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修道的最终目的,就是成为主人。不仅是成为外在各种事物的主人,更要能成为自己身心的主人。你能够不为境转,而是心能转物,不受外在世界的影响,而能够自己做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你自己是要有主人的,能够自己做主。如果你自己的主人都不存在,自己都管不了自己,你就更不能做外在世界的主人。能够做主其核心是成为自己身心的主人。
这样说的时候,好像就有一个问题,谁在做那个身心的主人?因为我们讲的人不就是身心吗?心做自己心的主人吗?这就跟身心概念的用法有关系。这个心本身呢,它是一个多重结构的心;而这个身呢,它也是一个多重结构的身。当我们说成为身心的主人的时候,意味着这个心是一个现象的心,是一个外层的心。而成为主人的那个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相应于我们前面讲的真我、真性那个层次的心。
现在我们在很多灵修班上都可以看到这个所谓“灵”的概念,就是把人分成身心灵三个层次,用身心灵这个概念,就是把心这个层面再加以区分:一层是普通的心,上面那一层叫做灵性,身心结构就变成身心灵的结构。一般的心理学是研究我们普通的心理,灵性这个层面的心理学,就是更高一层的心理学。但是不要因为我们讲了灵性以后,好像以前讲的那个身心二元结构就有问题了,其实传统道家讲的身心结构就包括身心灵三层,身心灵只不过是进一步细化而言,因为概念本身是人可以随着自己的方便去用它的,不同的体系有不同的概念的用法。
生命是一个整体,只有一个整体的生命。身心不是完全平行的、对立的、无关的两元,更不能把身心灵分成相互独立的三元,把人分得支离破碎,实际上是对一个整体的生命来区分他的内在的不同的结构。在整体生命观的前提下,我们再来进一步深入看他具体的表现形式。
生命的基本结构
我们讲第一个问题:生命的基本结构。对于人的不同层次的心理状态、身体状态的一个分类和分析,在不同的修道传统里面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可以分为身体、心理、灵性三分的方法。还可以把身体层面进一步细分,包括粗身、细身、微细身等,身本身就可以分成三层。心理层面的结构也可以进一步区分,可以分为两层,也可以分成三层。我们这里还是借用前面提到的精、气、神、虚四个层面的分类法,我们建立这样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是从丹道里面来的,它非常好,所以我用它。它能够很具体地、生动地把身心的结构从修炼的角度给它一个划分,这种划分不是一种随意的从某种理论角度出发所做的逻辑性的划分。这个精、气、神、虚四层的划分是直接与你的实修、与你修道的转化密切关联的一种结构。
在第一讲里面我们讲了道的顺向演化(虚→神→气→精)和道的逆向回归(精→气→神→虚)这两条顺逆演化的道路,建立了一个宇宙论的框架。现在我们要把道的演化里面“精、气、神、虚”的四层模型进一步落实到生命里面来看生命。
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就分为精、气两个层面,我们先谈精这一层面。
实际上在精下面还有一个层面,是形体粗糙的层面,就是形体。但是形体是我们一般包括医学、生理学、解剖学研究的对象,这个不是我们修道所要重点关注的。我们修道是要把形体的代表、精髓的物质层面拿出来,这是“精”这一层面,代表了生命的物质结构的层面。这个精同时也是“炼精化气”的精,就是说在人体粗糙的身体里面有一层物质的精华,这是精本来的意思,就是精华、精微的物质。
汉字是非常有意思的,各方面都连在一块,一个字代表了无数的意思。在汉语里面,精华的精和精液的精是同一个精字,性命的性和男女两性的性也是同一个字,这可以做出很多相关性的诠释和联想。
如果我们要问“炼精化气”的“精”跟“精液”之间有没有关系,那肯定是有关系的。我们说,人体的精液是精的一个表现,是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但是炼精化气的精不是精液,不等于精液,千万不要误会。有一些江湖术士拼命在精液上面做功夫,在后天的比较浊的物质层次上做功夫,这是有问题的。
在内丹学里面,精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叫“先天精”,一个叫“后天精”。炼精化气的精是先天精不是后天精。在先天精和后天精之间又有一种对应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先天精当成我们人体里面最精微的能量,如果我们不断向后天精转化的时候,他就损耗了先天精。为什么在修炼的传统里面强调保精节欲,本来他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还要保精节欲呢?因为后天精的损耗等于是鼓励先天精走向后天发散的道路,他就要不断地补充后天精,也就影响了先天精。炼精化气虽然不是炼后天精、浊精,但是人体里面精微的能量化掉的时候,他就开出了一条新的能量向上升华的道路,他就不再流转为一般的浊精。这就是转化,这跟人体的性能量有密切关系的,但又不是一回事。
第二层,气的层面。我们刚才讲精是人体物质的精华,它包含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精液。气呢,是比物质的精华更上一层,是能量的精华,代表了生命的能量结构的层面。这个气,本身也是所有的道家、道教各派里面重要的概念。气的概念其意义非常丰富,它包含宇宙论的概念,宇宙论的气;也包含我们生命的元气,生命各种功能之气。还有医学里面讲的营卫之气,各种各样的气。在我们这里的气主要是讲一个层面,就是能量的精华的层面。
身体能量的支撑,都离不开气的作用。所以在丹道里面,气也是分两层,一个先天气,一个后天气。后天气就是帮助你后天生命做功,它的来源要从先天气而来。而先天气不仅仅局限在你的身体之内,他是跟宇宙的虚无之气相通的。所以我们方便地说精是物质的精华,气是能量的精华。
第三层,神是什么呢?神是在人体生命系统里面,代表生命的信息结构的层面,神是可以接收和处理外来信息的系统。神也有他的后天表现和先天来源,有元神和识神。识神就是你后天的心理作用,就是你后天的思虑分别之心;元神是你先天的、本具的真性,跟真我、真性相关的。
第四层,虚代表什么呢?虚是统一精气神而又不是精气神的、生命的最终最高的本源的存在,代表了生命的本体层面。这里的虚和道是合在一起的,不再区分。生命最终的能量也好,精神也好,它最终的源泉是来自于虚,来自于道。一般的植物他的根是在下面,在土壤里面。但是人体的根在虚空,是从头顶上通于虚空。
生命的外相是一个有形的样子,一个形体。但生命的根源,最深层的生命,是通于虚无、通于虚空、通于道的生命。这个虚也可以说是你的灵性、真我、灵魂所居住的那个层面,那个空间。这样一来,回归真我、寻找真我的过程我们就可以更加细化了。从粗糙的形体的层面、到精的层面、然后从精再到气的层面、到神的层面,最后是虚的层面。这就是逆向返本还源回归家园的道路,就是要回归虚空体,回归道体。而道体是性通于道,真我相融于其中,与道相通为一。
具体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这些丹道里面的具体的功夫、方法不是我们这次讲座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丹道十讲》。那本书是在香港道教学院所做的专题讲座,因为是在道教学院,面对的是道教的信众,那是在道教的知识结构下来讲的;我们这次讲座是超出宗教,是不局限于任何宗教,而从我的角度或者从现代的一个角度出发来讲的一个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所以我们现在不去讲具体的一步一步练功的程序和过程。
我们现在把这个精气神虚四个层面的生命观,生命结构的分类方法,把它作为一个通用的模型来处理问题,来解决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仅局限于修炼和修道,它对于很多学科的研究,对于打开你的视野都非常有帮助。就是说万事万物其实都有这样一个模型,都能从这四层去看它。处理任何一个课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这四个层面去研究它。
比如说我们想去研究一个人美不美,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我们最开始注重的是这个外相、形象,是不是法相庄严,她(或他,下同)这个比例、结构、三围如何?这是最初的物质结构那一层。有的人三围非常合格,非常好,但是你看到她就是没感觉,她的美是最外层的美,所以“形”这一层的美是最粗糙的。
我们深入美这一主题的时候,就有“精”这一层次的美,就是这个人她的精微物质,比较充实,比较充满的时候,她有一种美,这个时候哪怕她的身体结构比例不是很好,但是你对她有感觉,她是充实的,有一种力量在里面,在我们日常语言里面,我们说这个人的“精力”怎么样。
第二就是从“气”的层面来看她美不美,如果一个人身体的能量或者她的真气已经被耗散得差不多,那这个人是毫无生气、毫无活力的,这样一个美人不管她怎么美,她都没有吸引力没有活力,她在气的这个层面它就不美。在我们的日常语言里面,我们说这个人的“气质”怎么样。
再往上就是“神”这个层面的美,有的人身体很健康也很有能量,但是她道德品质低下,神思恍惚,六神无主,闷闷不乐,一天到晚就是在愁眉苦脸,那么你说她这个人美吗?哪怕她前面三层都很美她仍然是不美的。如果一个人她内在的心灵是统一的,她有充实的精神寄托,她有更高的追求,有广阔的胸怀,这是神一层面的美。这就是我们书里讲的“心灵美”,我们也说一个人的“神采”怎么样。
在《庄子》里面就常常讲到那些残疾人的故事,他非常赞美那些残疾人,那些身体健康的人在他面前反而觉得惭愧。庄子就是在讲“神”这一层的美,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他的精神完全充足,不依赖于外物,独立于宇宙而不为孤,就算宇宙间只有他一个人,他也不孤独。他是单独而不孤独,单独就是他是自足的,是完全开放的系统,而孤独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系统,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他是要跟人群建立联系,他才会得到快乐。
除了“神”一层次的美,再上一层次就是“虚”一层次的美,是得道之美,就是真正得道的人,悟道的人,成仙成佛的人的美,它完全是没有自我的,虚灵的,与道相通为一的。这种美达于极限到一定境界时他甚至是神通广大的,当然他不局限于他的神通,不需要用他的神通去做满足自己利益的事情,他是游心于宇宙,游心于大化,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最美的人。
这是我们讲的用这个生命的四层结构来处理美的问题。第二,我们用这个四层结构来处理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生命的问题。
一个人生病,最开始是形体的病,我们说哪个地方有问题了,你的五脏六腑,有了在西医能检测出来的一个器质性的病变,这是第一层的病,形体的病。就是你形体哪个地方有问题了,不正常了,指标也不正常了,这是最外面一层形体的病。但是形体的病呢,实际上是已经有一个长久的积累的过程,他一定是从内在、内层的生病开始,再体现到外在的身体,所以形体有病,一定是内层有病,从内层有病开始。如果她已经到器质性病变这个阶段,她里面的精微物质层面,内层身体这个层面已经有问题。他的能量体方面也已经有问题,但是在气这一层面的问题呢,就不再是西医的手段所能检测的,西医往往不承认。
再追溯下去就是在精神的层面一定有问题,心理上、精神上有某种挂碍,某种执着,某种烦恼。心理的疾病会导致你的能量结构的一个病患,能量结构的病患进一步的发展就会导致你外在形体的疾病。
所以中医讲“上医治未病”。所谓的未病呢,就是在形体这个结构来看,他还没有病,但是从中国的医学,道医或者中医这个角度,它有一套方法能够检测出更深层的那一层,就是你的能量层,“气”这一层面,甚至你的“神”这一层面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在“气”这一层面有问题但还没有发展到形体病变的阶段,提前把前面一层的那个问题解决了,处理好了,它就不至于演变为形体的疾病,所以叫治未病。
最高的医生,就是“心医”,就是治“神”这一层面的,直接解决你的心的问题。你的心真正健康了,你甚至超越自我了,与太空为一了,这个时候,你就得到了宇宙间的无价之宝,那个虚体的真气能量。有了这个能量以后,就能转化你身体的那些问题。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西医的局限性。西医是建立在对形体这个有形有象的物质层面这一套处理手段上,更深层的东西它化验不出来。我们可以看到西医的医生很少关注病人的心灵问题,因为他是把你当作一个物体来看的。你有什么病,他给你化验,查找出他的病因,然后就对症治疗,他不讲究更高层的病因。所以有很多病是西医治不好的,因为它光是在形体上用工夫,它没有找出根源。
在这里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一个是我看到的一篇文章,是讲西方某个国家有三个人,他们是同学,其中有一个是医生,他那两个同学都同时得了绝症,而且其中有一个同学是夫妻同时得绝症,都被西医判了死刑了。这对夫妻说,既然已经判死刑了,他们就把所有的存款都取出来,反正也活不了多久嘛,她们就准备去周游列国,去旅游世界。
他们还想带着另一个得绝症的同学一块走,三个人一块走,一起去旅游。后来这个当医生的同学呢,就不放心,他说我们要用最先进的治疗手段来延长你的生命,不要去放弃,就把那一个同学留下了,来做治疗,那一对夫妻就旅游去了。后来这个医生全心全意地用了最先进的手段,最好的方法,给这个同学去治疗,大概是过了半年,或者是一段时间,这个同学还是去世了。
开始这个医生觉得如果不去治疗的话,他的同学可能还活不到这么长时间就死了,他也算觉得安慰了。后来过了一年多,他想起了那一对夫妻,他的同学,他想他们大概也早就死了,没法联系上了。但是有一天,有一个越洋的电话打来,就是那个同学打的,这个医生就大为吃惊,他说你怎么还没死?因为另外那个同样得绝症的同学早就死掉了。这个同学就说,我不但没死,而且现在什么问题也没有,两夫妻都没有问题。这个医生就非常震惊,他说你怎么治疗的,他一定要研究出他们是如何治好绝症的,要破解癌症或是其他绝症能够被治好的奥秘。
于是他把这夫妻俩请过来,要研究他们。其实这两个人什么方法也没治疗,他已经是向死而生了,放下了,放下生死,然后他们就去旅游,每天就是庆祝地活在当下,因为他们的日子不多了,每一天都值得珍惜呀!该吃什么吃什么,该玩什么玩什么,反正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哎呀,人生就这么回事了,反正也剩不了多长了。就这么旅游来旅游去的时候,一天天地过去也没死。后来去医院一查,哎,没有了,病没了。
这个医生就想研究出这个奥秘,为什么旅游会把他的绝症治好,后来他研究的结果是他的心脏在人活得非常快乐的时候,会分泌一种特殊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有杀死癌细胞的功能,或者是控制那个疾病的功能,这是他的一个解释。
如果我来解释,旅游的这对夫妻呢,他不是针对形体的病去作治疗,他是直接针对“神”这一层面去治疗,他是无医而医,他把心的问题解决了,他的心活在一种更高等的状态,这种高等的状态引起了他人体能量结构的变化,能量结构的变化转化他形体的疾病。他是反过来治的,一般的人是从形体着手治病,而他是从上一层治病,他是不自觉的进入了一种更高的医疗手段,就是“心医”的手段,“道医”的手段。这是我们用四层结构来处理疾病的问题的一个例子。
还有一个例子是我自己身边的例子。我有一个亲戚,他年纪很大了,七十多岁,他有心脏病,常常犯病,他就一直以为自己活不了多长了,就老想去医院打点滴,好像在医院里他才安全一点。就觉得自己活不长了,心脏的问题很严重,他自己心里上就放弃了,好像自己没希望了,他自己也把自己当作一个病人,所以经常是卧床,经常到医院里去吃药,经常躺在医院的床上没有活力。
后来他到了北京以后,我给他讲了半小时的课。首先我建立他意识的主体性,就是万法唯心的主体性,建立自己的意识主体,就是你自己不能被这个病打倒了,你自己把自己当病人,那你这样没有病也是病呀,所以你首先要建立你这个自信。当然我也告诉他,你的真我,不受外在的影响。我也传授给他一些练功的具体方法。从现在起,你就把你的身体、你的疾病完全忘掉,你交一个最好的朋友,就是“阿弥陀佛”,就念这四个字。它是无量寿无量光,是无穷无尽的时间和空间,是无穷无尽的能量。你现在什么也不要挂念,就与这四个字在一起。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的时候,你就回到了无量寿无量光的怀抱,把你这个小我的身体全部忘掉。如果念佛觉得累了,不想念了,就改为数呼吸,万事不管,一心一意地数自己的呼吸。我也教了一些基本的导引的动作,让他有空就练。
当天晚上,他就出汗了。做梦的时候他也在念阿弥陀佛,他之前躺在床上很多天,第二天他能起床散步了,也能去买菜了。没有吃任何药没有打任何针,就是我的一通话,他第二天就跟以前不一样了。他说以前是病在折磨我,现在我要折磨他了。他要跟病对着干了。
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但是我们总是相信那些有形有象的表层结构,把精气神中最重要的神丢掉了,当然气也就丢掉了,更谈不上虚。
如果再扩展出来,不仅仅生命可以分为四层结构,任何一个东西,任何一个系统,你其实都可以从这个四层结构去了解它。比如说一朵鲜花,大家可以感觉一下,有的鲜花,虽然它还没有枯萎,形体还有那个样子,但是你可以看出来,它的精气已经不够了,走向枯萎的样子。有的怒放的鲜花是能量充足的鲜花,它就有“气”在里面,甚至它可以有“神”在里面,这个“神”就是它的信息结构的层次,它能够跟人类沟通。比如说你用爱心去浇花的时候,那个花它可以领略你的爱心。同样两朵鲜花,一朵鲜花你浇水的时候,你骂它一句,说你早点死吧;另外一朵鲜花,你说我爱你,你多活几天。浇同样的水,但是那朵花可能很快就得枯萎了,这朵花就会越来越鲜艳。这个日本的科学家已经做过试验,大家看看《水知道答案》那本书就知道,就是水里面你贴一个“爱”字在上面,另外一个贴一个“丑”字在上面,或者贴一个“我恨你”在上面,那么这两种水结晶后的那个结构,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子。
终极地说,任何一种物质或系统,都有它的信息结构,有它的能量结构,有它的物质结构,所以万事万物可以说都有灵,当然这个灵的显现层次不一样。我们讲的“精、气、神、虚”四层结构,可以建立一个生命结构的模型,并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研究主题。
觉悟真性
我们再把这四层模型和传统的宗教比如说印度教的一些分类法给它做一个对比,做一个研究,为讲觉悟真性、寻找真我提供一种理论的参照系。
我们知道在印度教里有一种常用的对生命的分类模型,就是把这个人的生命分成三个体,第一层叫“浊体”,第二层叫“精体”,第三层叫“心体”,第四层就叫“灵魂”,或者叫“大我”、“真我”。这个时候,他讲的浊体就相当于我们讲的“精”的层面,他讲的精体恰恰相当于我们讲的“气”的层面。这个“精”字的概念也是有不同的了解的,在中国早期的道家经典里面,比如《管子》里面就说:“精,气之精者也”,那么这个精本身就可以代表气里面的精华,因为这个精本来的意思就是精髓、精华的意思,所以要看它在那个层面来讲,如果在形体的精华来讲,那就是精气神的那个精;如果它作为气的精华这一层来讲,那就是我们精气神里面的气了。所以“浊体、精体、心体”三个层面的区分可以跟我们讲的“精、气、神”的区分相通,“心体”就相当于我们讲的“神”的层面,那么真我、灵魂的层面就相当于“虚”的层面。
要注意,这里讲的“心体”是指“心一层面的身体”,不是一般理学家讲的“心体与性体”中的“心体”,理学家讲的“心体”是指“心之本体”,是“体用”关系的“体”,其语境完全不同。正如“神”本身也有不同的意义一样,一方面“神”是比“虚”低一层次的概念,是觉悟真性所要超越的层面;但“神”本身也有不同层面的用法,丹道所讲的“元神”、“阳神”等就超越一般的精神层面而类似于本体层面的“虚”一层面了。
印度教的这个系统认为人有这样三层的身体,你的浊体处理、接受的是你的“浊印象”,印象就是我们昨天讲的“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那个“种子”。精体处理的接受的是“精印象”,心体处理和接受的是“心印象”,与三种印象相对应,世界也分为浊界、精界、心界三层,就是外在的世界也有三个层面,浊界、精界和心界。那个真正的生命,既不是浊体,也不是精体,也不是心体,它是使用浊体接触和处理浊印象,使用精体接触和处理精印象,使用心体接触和处理心印象的更后面更高的一层。在心体的心印象里面,就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杂念、分别心的种子,包括自我也在心体这一层面,所以你要真正觉悟大我,或者觉悟真我,那就要超越这三体,回到你那个真正的主人里面去。
这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不再需要浊体、精体和心体,就是脱离这三体及其相应的印象,纯粹回到你的真性里面,这就相当于我们昨天讲的“空观”,是罗汉的境界。第二层,就是他找到了、回归到真我、真性以后,并没有放弃他的浊体、精体和心体,他还可以自由地使用他的浊体,使用他的精体,使用他的心体,这就相当于“假观”,是“空后假”,相当于菩萨的境界。如果他能够完全自由,就在使用浊体、精体和心体的同时,不离本性,在觉悟本性的时候,也没有离开他的这三体,达到了完全的圆融不二,那就是最高的成就者的境界。这在佛教里面就是佛陀的境界;在其他宗教里面,那就是上帝意识的状态。
人体有不同的身体的结构,有不同的精神层面的结构,这个思路非常重要,这就打开了我们处理问题的一个多层的视野。我们看问题,首先有个“视角”的问题,就是从哪个角度来看?比如说以自我的视角,以他人的视角,以整体的视角来看问题,这是三种视角。还有一个就是“视野”的问题,视野是跟你所站的高度有关,你站的层次越高,你的视野越开阔,你站在三层楼上来看,你就能看见那个站在二层楼看不见的层面。
我讲的修道不是一个很特殊的事情,好像是某些人,某些宗教人士,在这个世间生活得没有意义了,去找的一个路子,一条逃避世界的路子。修道实际上是对生命奥秘的探索,这些生命奥秘的探索实际上是可以用于各个领域的,它突破了修道领域的界限。如果你建立了一个这样的生命多层境界的模型,那么你就有一个更开阔的视角与视野。
原来你可能只是站在浊体的角度,站在最下面形体的角度来看世界,看问题,那么现在你可以往上提升,你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看事情,看问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不同层面的关系,仅仅是形体的关系呢?还是有能量之间的关系,能量的感通?还是有精神的相通?这个里面也有不同。所以在修行的传统或者灵修、修道的传统里面,他们所揭示的宇宙生命的深层结构,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对于我们从事很多学科的研究来说都有启发。
从我们修道的传统来说,了解了这个四层结构以后,我们对于这个修行的路子也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理论的了解。比如说我们前面讲“活出真我的风采”,要觉悟真性,从生命的四层结构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一个新的角度了。
如何是觉悟真性呢?你的真性就是不认同你的浊体,不认同于你的精体,也不认同于你的心体,是那个后面的主人。但是我们常人,多数是认同于浊体,还有少数人可以说是从浊体到精体,但绝大多数人最多就到心体了,就把我们这个思想啊、念头啊当作自己了,再往上超越常人是做不到的。你要真正觉悟真性就要从这个心体跳出去,这在禅宗里面叫“无心”,禅家说“无心为道”,无的是什么心?无的就是这个第三层的心体的这个心,但禅宗里面也说另一句话叫“即心是佛”,这个心是什么心?这就是超越三体以后的真性层面的那个心。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在这个社会里面的所有的活动,你都要记得你只是一个演员,你在演不同的角色,但你并不是这些角色,不认同于你这些角色。事情的本身不一定有好有坏,不一定要把它去掉,你还是做你原来所做的那些事情,但是你内在的心灵境界已经有一个变化。你停止对事物的认同和执着以后,你就没有了烦恼,你不断地回归那个真正的自己,不再同意前面那个粗糙的成份。
修道的最后的境界,它不是说一定要离开什么,或者要寻求什么,仅仅需要一个心灵的觉悟,一个觉醒。修道就是一个转迷为悟的过程,迷的时候,你把这个假的当真的,把假我当真我,就认同于前面三层的身体,而不知道真正的自己在那里,等你觉悟的时候,你不再认同这三个体就是真正的自己,而是知道它只是你的工具的时候,你就成为主人,就可以得到解脱。
从这个心灵修养的角度来说,要成为自己的主人,就是要跟你真实的存在共处,跟自己真实的情况在一起,跟你当下的生活一起欢舞。因为我们会制造很多问题,我们把未来的某种生活作为生活的一种目标,把你本来的样子当作你要去排除的一个样子,你用一个理想的框架来约束自己,这样你就制造了一个分裂,你认为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拒绝接受你本来的样子。
你安然地接受你当下的自己的时候,就是让“法住法位”,让一切法在它自己的位置上排好队。浊体本身不是你的一个敌人,浊体本身也是你的一个工具,在浊体本身的位置上做它的事情,扮演它自己的角色;让你的精体处在精体的位置上,扮演它自己的角色。只不过你不要被他所迷惑,让它成为你的主人就行。包括你的自我,也不是你的敌人,它在它自己的位置上,也是可以的,就是要承认它接受它跟它在一起,但是你不再认同它。
这里面就有一个过程,我们昨天讲的三观:一个是从假入空,一个是从空出假,一个从假入中。第一步,我们要从三体的执着中超越出来,回归你的真性,真我。第二步,你对真我的了悟已经比较稳固的时候,你还是要回到三体,自由自在地使用你的身体,使用你的情绪,使用你的思想去做事情。不是说我一天到晚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干,就完全不能做事了,那也不行。
比如说我来讲课的时候就要动我的脑子,讲什么怎么讲,还是要动一动的,这里面就有不同的境界。一个最高境界的人可能不需要预先动脑子,他临时就可以动脑子,他的脑子可以自由使用,自由调换,完全在当下就可以反应。最差的那个层面是要事先就把讲课的东西全部写好,甚至在哪个地方要转弯,什么地方停顿都要注明一下,这个时候要有鼓掌,哈哈,他都提前做好记号的,这种人完全预先需要一个模型。中间那个状态就是我这种状态,我没有说我一定要讲什么,但是我有一个大致的线索,我不是完全自发地在这里演讲,应该说不是最高的境界,但也不是最低的境界,不是念稿子作报告。
第三步,对真性的觉悟和对三体的自由运用已经完全相融为一,是体用一如、性相一味的圆满境界。对真性的觉悟有不同的层级和层面,有体有用。我们昨天在讲三观的时候讲过了,不再重复。
净化业相
要成为身心的主人还有一个关键点是要净化你的业相。用佛家的俗话来说,叫做消业。就像我们讲的大道理大家都理解了,可是为什么还做不了自己的主人呢?这个不是那么简单。我们任何的所作所为,四层结构里面每一层都有它的业力,都有他所作所为留下的印象,印象作为种子存在你意识的仓库里面。成为种子它就会要现行,所以它就会有它一定的惯性的力量,不是你能够随便扭转的。
比如说一个脾气不好的人,他说我不该发脾气,我应该对某某人更好,我不能发脾气,他即使下了这样的决心他也做不到。人世间很多的悲剧都是因为他不能做主。昨天我在宿舍里面看到一张报纸,说孩子杀他父亲的那个新闻,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那个孩子能做主吗?他天天在网吧里面,玩暴力游戏;他父亲酗酒、离异,对孩子平时也不关心。在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完全做不了自己的主,就打起来了,最后把自己的父亲给杀掉了。好多杀人者都是一时冲动、失控,那一刻他完全被业力所控制,完全没有主人。
这种惯性的力量,是根据你以前的所作所为来的,与你长期以来的所作所为有关系,你的起心动念都会在你的意识仓库里留下种子。《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见诸相非相”,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让你在做活动的时候不留下业力,不留下种子。为什么呢?比如说当我们吃饭的时候,这里面有某一个菜非常好吃,那“无住生心”的人吃就吃,好吃就好吃,他没有在里面起心动念。“有住生心”的人,见相生心的人呢,他会产生执着心,这个菜真好吃!他这样动了一个念头,就是有相的,就没有无住了,这个就会成为一个种子。这个种子下一次就会生根发芽就会现行,过一段时间他会找个机会再点这个菜。他一定会找个机会再吃一顿,那个种子现行了。我是举个例子,说明这个种子是怎么给你种下的,很多事情的发生在以前就已经种下种子的。
播种就会收获。有住的时候,执着的时候,你起心动念就会在印象里面,在你心灵的仓库里面,种下你的种子。无住生心,见诸相非相的时候,就是说你没有执着于它,你就不产生“新业”了。所以消业的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不造新业,就需要你觉知,有意识生活,不执着于“相”;一个是要“随缘消旧业”,过去已经种下的业还是要现行的,要去想方法抵消的。
这里面就有很多修行的方法去消业,去转化。如果你不通过修行方法去消而让它自己呈现的话,那你就要承担它的后果,就是所谓的果报。比如说你曾经杀过人,杀人这个印象留在你的身体当中,也许将来你要让别人杀一次才能抵消这个业。这是因果报应的一个粗糙的解释。为了使将来你不再被你杀人这种因所造成的业得到果报,你可能就要从另外一个方向上去转化这个种子,就是做好事。做好事产生一个新的印象去冲击他原来的印象,让两种相反方向的印象相互抵消,这就是消业的过程。
业力的种子,如果我们把他当成一种病毒,那么修行消业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杀毒软件。通过这个杀毒软件进入你的心灵,把原来仓库里面的病毒程序清除掉。这就是为什么讲修行要做好人好事的原理。做好人好事不仅仅是一个道德的问题,不光是说你应该做好事,而是如果你真正了解了生命的奥秘,你为了自己生命的提升,你自然而然就应该去做好人好事,不是别人加给你的,不仅仅是一个伦理的法则。
在佛教里面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大智慧,一个叫大慈悲,也叫福慧双修。你的智慧再高,不去做好人好事,没有福报,没有净化你的种子,光有智慧是不够的。所谓福报,可以提供给你生活、修行好的因缘和条件。所以说在成为自己身心的主人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是智慧的增长,还要培养你的慈悲心,培养和万事万物的爱的联结。
这个时候我们是在修行的意义上,在宗教的意义上来讲爱,不是指男欢女爱的那种小爱。小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爱,而慈悲之爱、修行之爱是破除自我以后,从真性真我里面所散发出来的光。你自身就散发出爱的光芒,不是因为别人能给你什么才爱,而是你自动地去爱他。就像阳光照射万物,但是根本不想从万物那里得到任何回报。在这个净化种子的过程中你才能把病毒程序一个个消除掉,你才能做主,才能使你更好地显现你的真性。
我们讲消业要积功累德,要做好人好事,可以简单概括为这样一个说法:从“三胡”到“三好”,“胡”是胡思乱想的“胡”。
我们在净化生命的时候,有身、口、意这三个方面,叫三业。常人造业的过程,就是这“三个胡”:从身业上来说,叫胡作非为;从口业上来说,叫胡说八道;从意业上来说,叫胡思乱想。这就是三胡。你的所思所想不是你能做主的,你在胡思乱想;你说的话不是有觉知的,主动地在说,而是胡说八道,是你的业力在说;因为无意识,导致你的行为是胡作非为,你的行为是从你的思想出发的。
我们净化业力的过程就是转“三胡”为“三好”。三好就是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是从你的身业上来说,说好话是从你的口业上来说,存好心是从你的意业上来说。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好话,什么是好心?以什么为标准?说到底就是你的意念,你的起心动念。就是一念之转,转化你的一念。
这个一念本身就具有我们前面讲的四层结构:念就是神的层面,同时它又有气的层面,也有精的层面。它会带动下一个层面,它是有能量的。念也是一种能量,是有力量的。一念之转也可以说是转迷为悟,转昏睡的意识为清醒的意识,把执着的意识转为不执着的意识,从以自我为中心转为以真我为中心这样一种转化。你做事也好,说话也好,思想也好,你的出发点如果是破除自我中心的,是回归真我的,就能消业,就是好的,是无相的,是不执着的。
所以我们说修道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简单地打打坐,不仅仅是修定。修定是让你的种子不现形,稳定在一个状态里。他能培养你的心的力量,但是他不能自动净化你意识仓库里面的种子,他一定要有智慧。如果我们讲的这些东西都被你消化吸收了,它就会变成智慧,能够帮助你转化你的种子。
修行包括思想、行为、语言的净化和美化的过程,包括定和慧的双修,你才能最终成为自己身心的主人。从定功上来说,定力越深就越能帮助你成为身体的主人。如果你通过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的过程以后,身体会更加精微,跟心灵之间联系会更加密切,你的心会更有力量做你身体的主人。因为定力是可以提升能量的,所以修定是转化气脉、转化我们身体的必由之路。而要成为这个心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要靠你的智慧,清理你意识仓库里面的种种烦恼的习气和种子。
要真正成为身心的主人,就包括了性命双修、定慧兼修、福慧双修这样一个过程。只有当你成为身心的主人,你才是真正的一个实现了人的发展的可能性的一个生命的存在。他不再是被动的、不由自主的、被业力所奴役的一个生命。真正的修行的境界或者说修道所呈现出来的生命的更广阔更美丽的风光,才有可能呈现。
————————
观虚道场课讯(长期有效,随报随学):
1、《道德经》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
“《道德经》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招生简章(通行版)
2、“庄子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开始报名,名额有限,先报先得,课讯链接如下:
首期“庄子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招生简章(第二版)
3、“丹道思想史”云端共修课程:
“丹道思想史”云端共修课程招生简章(通行版)
4、实修入门精要导引课程:
“实修入门精要导引”课程招生简章(通行版)
5、董事长私享课程:
观虚三日禅——观虚斋推出董事长私享课程
#########
附录:观虚道人及观虚斋作品简介
附录一:观虚道人简介
观虚道人戈国龙教授,观虚斋教学的创始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华夏文化书院副院长。
戈国龙教授多年来游心于悟道与学术之间,注重以自身的探索、体验与智慧,对佛道教中有益身心修养的传统资源进行系统整理与现代诠释。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丹道为中心的道教研究、以禅宗为中心的佛教研究和以心学为中心的儒教研究,一方面深入三藏经典之中,对三教经典进行系统的研读,把握传统智慧的精髓;一方面关注现代的哲学、宗教学、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新进展,寻找创造性诠释的思想资源与表述语言,以期会通古今,融会中外,悟道穷理、自觉觉他。
观虚斋教学是在深入研究和实践传统儒释道三教修道智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多元文化与灵修体系而开发的一整套提升生命智慧、寻求生命超越的修道课程与文化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的现代展现。
观虚斋教学是继承传统、融会新知的新型教学体系,呈现了一种系统而又开放的全新框架,任何宗教或无宗教背景的人士都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对精神成长与灵性奥秘的普遍问题与根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超越诸修行方法间的藩篱而进行更深入和有意义的探索。
观虚书院将秉承“定慧兼美,学修并重,内修外弘,全体解脱”的观虚宗风,与有实力、有道心的企业家和文化公司合作,超越宗教形式与教条,激活宗教中的原初智慧与核心洞见,以无教派执着的普世性方式,传播诸法实相与道之真理,直指人心,破迷开悟!努力开设一系列的精品云端课程,将观虚书院建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修道与生活相统一的“云道场”,是尘世污泥中的莲花世界,是由虚化实的妙有佛境。
微信公众账号“观虚书院”(微信号:guanxushuyuan)推送的内容精选自观虚斋教学中富有启发性、原创性的智慧教言,以语录、对话及短篇为主,同时,也及时推送观虚书院的教学资讯及观虚斋主戈国龙教授的最新动态。
附录二、观虚斋作品目录
Ⅰ、学术著作:
1、《道教内丹学探微》(巴蜀书社,2001;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道教内丹学溯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游心于佛道》(华夏出版社,2007)
4、《佛学管窥》(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5、《丹道今诠》(华夏出版社,2007;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6、《道教内丹学的多学科探索》(待出)
7、《丹道新论:返本还原论、性命双修论和阴阳交媾论》(待出)
Ⅱ、修道随笔:
1、《探寻生命的奥秘:禅与道的现代诠释》(华夏出版社,2006)
2、《道上的风景Ⅰ:生命意识的觉醒》(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道上的风景Ⅱ:没有终点的旅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道上的风景Ⅲ:风吹花落香满地》(华龄出版社,2023年10月)
Ⅲ、观虚斋教学演讲录
1、《丹道十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灵性的奥秘:修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宗教智慧Ⅰ:找回失落的宝藏》(华夏出版社,2014)
4《宗教智慧Ⅱ:让沉睡的佛醒来》(华夏出版社,2015)
5、《存在与逍遥》(华夏出版社,2016,即《宗教智慧Ⅲ》)
6、《宁静与浩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即《宗教智慧Ⅳ》)
7、《自由与束缚:开启生命觉醒的旅程》(华龄出版社,2022)
8、《禅道讲演录:内在生命的科学》(华龄出版社,2022)
9、《飞翔的翅膀:中国文化的生命智慧》(华龄出版社,2022)
10、《道教思想十六讲:以修道经典的诠释为中心》(待出)
11、《云在青天水在瓶——观虚斋教学侧记》(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