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之滨,有一座宁静而秀美的小城 —— 象山。这里山海相依,海风轻拂着古老的街巷,海浪拍打着岁月的礁石。象山地势多丘陵,翠影摇曳间,田园与渔村错落有致。春日里,繁花似锦,桃花嫣红,梨花洁白,似是给大地披上了斑斓的锦缎;夏日,炽热的阳光洒在金黄的沙滩上,波光粼粼的海面是渔民们辛勤劳作的舞台;秋季,柑橘挂满枝头,那浓郁的果香弥漫在整个岛屿;冬日,虽少了几分凛冽,却也有着别样的静谧,渔家的烟火在薄雾中袅袅升腾。
就在这片充满诗意与生机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位传奇人物——姜炳璋。
姜炳璋(1707—1787),字石贞,号白岩,象山丹城人。
16 岁补博士弟子员,学使宁化雷鋐称其为 “东南一学者”,展现出了他在学术上的天赋与潜力,为其日后的经学研究和科举之路奠定了基础。
乾隆十九年(1754 年)考中进士,与钱大昕、纪昀等并称为 “汲古之彦”“八彦”,足见其学识在当时备受认可。
在任四川石泉知县期间,当地百姓世代以山地为生,多以荞麦为粮。他积极教民种水稻、栽桑桐,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还大力推动文化教育,建书院以兴学育人,促进了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不久后改任江油知县,继续在当地施行惠民政策,为百姓谋福祉。
后又任江浦知县,率领民众修筑堰堤,开辟了数千亩农田,当地百姓将此堰称为 “姜公堰”,以表达对他的感激与爱戴。
60 岁后归里,在金华、鄞县等地讲学,将自己的学问和为官经验传授给后人,培养了不少人才。同时,他精于经学,兼长义理考据,著作颇丰,著有《诗序广义》《读左补义》《周易通旨》《周礼提纲》《石泉县志》《尊乡集》《历朝纪元考》《白岩山人诗文集》等 24 种、185 卷,其中《诗序广义》《读左补义》被收入《四库全书》。
乾隆二十三年(1758 年)与冒春荣等纂乾隆《象山县志》,次年刊行,为家乡的历史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姜炳璋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与志向,他在象山的山水间汲取灵气,在诗书的墨香中砥砺前行。弱冠之年,他便踏上了科举之路,凭借着满腹经纶与出众才华,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进士及第,荣耀加身。
姜炳璋踏入仕途后,秉持着一颗为民之心,在任上兢兢业业。他曾赴偏远之地任职,那里民生凋敝,教化未兴。但他毫不退缩,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亲自勘察土地,兴修水利,使得荒芜之地渐成沃野,百姓的粮仓渐渐充盈。他深知教育乃兴国之本,于是大力倡导办学,在当地修建书院,延请名师,让莘莘学子有了求知问道的殿堂。他常常亲临书院讲学,那渊博的学识与儒雅的风范,如明灯照亮了学子们前行的道路,正如他所言:“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激励着学子们坚定志向,勤奋向学。
在文化领域,姜炳璋更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精于诗词,其诗作既有对象山自然风光的赞美,如 “象岭巍峨入碧霄,海涯浩渺起春潮。渔舟唱晚归何处,烟柳人家过石桥。” 这般清新雅致的描绘,让人心生向往;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索,字里行间蕴含着他对世间万物的洞察与感悟。他曾说:“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时刻提醒世人注重品德修养。他还擅长文章著述,对经史子集皆有深入研究,所著之书在当时的文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赞誉。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姜炳璋在北川任知县时,应县中人士请求,组织县内生员采辑《四川总志》《龙安府志》等书中的相关史料,参考互订,并亲自厘订,于乾隆三十三年编纂成《石泉县志》付梓。该志分五门二十九目,约 6 万字,其中山川古迹、职官人物及艺文等记载较详,对古代大禹出生之地、本县石纽村禹穴等记述颇详,还收录了他本人撰写的《重建夏禹王庙记》《禹穴考》《石纽歌》等文章。
北川正是中华上古神皇大禹的出生地,姜炳璋在《禹穴考》中发现了关于上古神皇大禹的许多 “秘密”:
大禹的出生地:姜炳璋通过对诸多文献的考证,认为大禹生于石泉县。汉晋南北朝时期的焦赣、谯周、皇甫谧、范蔚宗、郦道元等学者曾指出大禹生于 “石夷之野”,具体地点在西羌之汶山郡广柔县境内的 “石纽” 。唐宋学者作地理志时提到石纽村以山得名,唐代的石泉县属于汉代广柔县地,且石纽山在石泉县城南面,而川西其他郡县并无名为石纽的山,由此他断定大禹诞生在石泉县。
禹穴的位置与传说:姜炳璋指出天下 “禹穴” 有三处,分别是大禹安葬处、藏书处和降生地,而石泉县的 “禹穴” 位于九龙山第五峰之下。这里有刳儿坪、血石等景观,传说这些是圣母诞禹留下的遗迹。如《石纽投胎》中记载大禹诞生之日,其母见彩云飘至石纽山上空时,有雪白巨石从云中掉下,巨石触地瞬间,其母腹中震动,随后诞下大禹;《刳儿坪出世》讲述大禹母亲到清泗沟寻食,腹痛靠崖边休息,女神俄司巴西用神刀助其剖腹生下大禹,其休息处被称为 “刳儿坪” ;《石纽出世》则提到天神派治水英雄大禹下凡,其母在羌家生下怀胎十年的大禹,禹母在金锣岩边水池清洗刚出生的大禹,致使池水染红,而这些传说的发生地都指向了石泉县的禹穴沟等地。
姜炳璋在文中提到了石纽山的 “石纽” 二字题刻等古迹,这些题刻与大禹的传说相互印证,进一步证明了石泉县作为大禹诞生地的历史文化渊源。并且,他还强调了李白所书的 “禹穴” 二字石刻等文化遗迹,这些都为大禹文化在当地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实物支撑。
姜炳璋大力弘扬本地的大禹文化,他主持重修了北川的禹王庙,通过这一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大禹在北川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也使得大禹文化在当地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姜炳璋的研究不仅增添了大禹文化的神秘色彩和文化魅力,也为研究古代文化、民俗学、神话学等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有助于从多学科角度深入研究大禹文化,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和游客关注北川的大禹文化,推动了大禹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提升了大禹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禹穴考》中对石泉县及周边地区的地理环境、山川古迹等的描述和考证,为历史地理学者研究古代地理环境变迁、行政区划沿革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助于深入了解大禹时代及之后该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格局的演变。
晚年的姜炳璋回到象山,在研究大禹的过程中,无意中破解了大禹留下了佝偻文,得知许多上古秘密,更是推算出270多年后,中华民族将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据《鄞县志》记载,60多岁的姜炳璋到鄞县讲学时,收了一位叫姜竞全的年轻道士为弟子。不久后,这位身负绝学,武功超群的姜竞全便告别姜炳璋,悄无声息的前往大洋彼岸美国。
于是,历史翻开了神奇的一页。
1876年,荷马·李出生于美国丹佛市。由于小时候他不慎在坚硬的炉石上摔倒,损伤了脊柱,因此成了一个驼背的畸形人,在成年后身高不足1.54米,体重不足45公斤。中学时代,荷马·李家里雇佣了一位华工,这位华工正是受姜炳璋秘密指派的姜竞全,前往美国寻找能够挽救中华民族的“天煞孤星”荷马·李。
姜竞全经常给荷马·李讲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故事,还教给他认识汉字,这让荷马·李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中学毕业后的荷马·李本想报考哈佛大学,但由于家里经济情况发生危机,他只好放弃。这时候他又想报考西点军校,但由于身体不合格,这个梦想也没有实现。于是1895年,年仅19岁的荷马·李到斯坦福大学攻读法律。
但荷马·李仍然倾心于军事。姜竞全向他展示了神奇的中华武术,征服了荷马·李,收了荷马·李为徒,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他。荷马·李接触到《孙子兵法》等中国书籍,成为他经常翻阅的读物。那时候正是世界各国风云变幻时期,他觉得自己的理想很难在美国实现,于是就把遥远的中国当成实现自己军事理想的国度。为了参加中国革命,荷马·李坚持学习中文。
在姜竞全的安排下,荷马·李在大学期间认识了两位华裔学生,名叫钟艾伦和罗海。并由此加入当地秘密的保皇社团,接触到康有为旗下的保皇党人。但是命运多舛,大学二年级时荷马·李不幸染上天花,他不得不放弃学业。但他并没有放弃理想,于是他给美国政府写了一封信,希望能派他到中国做观察员,考察中国的情况。没想到美国总统麦金莱竟然答应了,并写了一封信对他表示鼓励。
于是,荷马·李被派往中国。
1900年,他在夏威夷见到保皇会的梁启超。后在梁启超引见下来到日本,见到在此秘密活动的康有为。荷马·李出色的军事才华和口才很快征服了康有为,于是康有为封他为大将军,并发给他一套清朝将军服,派遣荷马·李到广东训练勤王军。荷马·李正式成为清朝的一位洋将军。
1904年11月,荷马·李在洛杉矶成立培训"维新军"的"西方军事学校",广泛招收在美的华侨青年,力图为光绪皇帝培养一支海外军队。荷马·李从美国正规军校和国民警卫队中聘请多位退役军官做教官,并亲自担任校长和维新军总司令。事实证明荷马·李的工作卓有成效,最后"维新军"发展成4个团2100人的庞大队伍,并在美国及加拿大的温哥华等地设立了22个分校。当时不仅有很多华侨青年参加,一些偷渡来的康有为保皇派成员也来到美国参加维新军的训练,以期学成后再回到中国发展。
1908年,随着慈禧太后和光绪的去世,荷马·李认为康有为的保皇派已经走向末路,并且他认为康有为人品不好,把大笔资金转移到巴西,为自己的女儿购买房产,因此他离开了康有为。
此时,在姜竞全运筹帷幄下,荷马·李认识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很欣赏荷马·李,认为他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1910年,荷马·李邀请孙中山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秘密会议,两人商定共同向美国金融家募捐350万美元款项,用来资助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孙中山回国后,荷马·李把筹集到的款项帮助孙中山发动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当时荷马·李还在伦敦,得知消息后他立即与在巴黎的孙中山会和,随后乘坐英国邮轮于12月抵达上海。在上海他发表了宣言,称自己是一个"世界正义的拥护者"。并告诫中国人道:"中国的敌人是她历史性的和平主义以及日本。"早在1909年他出版的《无知之勇》一书中,荷马·李就预测日本会入侵美国,预测的路线与二战时期日本偷袭珍珠港毫无二致。这表现了荷马·李出色的军事才华,他来到中国无疑对孙中山帮助很大。
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大总统。2月15日率队去明太祖陵祭奠,在典礼上唯一被允许参加的西洋人就是荷马·李。
此后,荷马·李担任孙中山的军事顾问,为孙中山训练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后,荷马·李突发中风,半身不遂。1921年5月荷马·李返回美国治病。11月1日荷马·李在加利福尼亚去世,年仅36岁。
荷马·李的去世令孙中山十分悲痛,在《大陆报》发表《对荷马·李将军的赞词》一文,高度评价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对革命问题有卓越的见解……他为人真挚诚恳,为中国革命贡献了全部心力。
在给荷马·李夫人的唁电中,孙中山称:失去李将军,我觉得失去了一位伟大和真正的朋友。
文明的传续,恰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谁也不知道,300多年前的象山人姜炳璋,无意中破解了大禹秘密,胜天半子,安排下姜竞全道士前往美国,收荷马·李为徒,逆天改命,帮助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而象山,这个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的半岛之地,藉此也得以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风云际会相联接。
佛头峰上娟娟月,曾送开元番客船。
姜炳璋在《赋蓬莱书院》中写道:大中政治小贞观,守令堪入循吏传。吾乡贤令推杨公,甿歌在野酒在頖。斯时乡贡有王关,与公啸咏丹山赤水间。桑田醖酿诗书气,风雨琴堂春色阑。君不见泾阳尹,天子书名标殿寝;又不见醴泉令,佛祠祈祷传异政。煌煌史册著千秋,海邑谁将遗事搜?夜来惟有蓬莱山上月,照见书窗白如雪。
可见姜炳璋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在象山本土,他成为了学子们敬仰的楷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象山子弟勤奋苦读,追求卓越。他所倡导的学风与品德修养,深深地融入了象山的文化血脉之中,使得这片土地上始终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他的著作被广为流传,学者们研究他的思想,汲取其中的智慧结晶。他在任地所推行的惠民之策,也成为后世为官者借鉴的范例,时刻提醒着人们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他的名言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也被后世为官者奉为圭臬,铭记于心。
象岭巍峨入碧霄,海涯浩渺起春潮。渔舟唱晚归何处,烟柳人家过石桥。
岁月流转,象山的山水依旧,而姜炳璋的传奇故事,如同那永不熄灭的灯塔,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光辉,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以及后人的心中。
【姜炳璋,象山丹城人,三国时期诸葛亮徒弟姜维后裔,葬梅溪金钟山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