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南开大学发布讣告,古典文学诗词大师叶嘉莹去世,享年100岁。
路sir上次听到她的消息,还是19年爆出她捐赠3000多万的消息。
2019年5月12日,95岁的中华古典文化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在南开大学校友总会上捐赠了1711万元。
而2018年6月,她已经将京津两处房产出售所得的1857万元捐出,设立“迦陵基金”,支持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累计捐赠3568万元。
叶嘉莹曾说:
“我从来不为自己的得失利害而忧虑烦恼,这也是我为什么经历那么多挫折,那么多苦难,我居然还顽强地活下来。我对世俗的成败得失不在乎,我内心有我的理想,我的坚守。”
为什么叶嘉莹要倾其所有来支持古典诗词文化的传承?
南开大学提供的教学条件、好心人给研究所的经济资助,让她得以实现"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理想。
但更重要的是,在她坎坷的一生中,诗词给予她灵魂的力量,是任何钱财都比不上的。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母亲早逝,父亲失踪,她一个人拉扯弟弟艰难度日。幸而遇到辅仁大学的顾随先生,让她在诗词中疗愈了丧母之痛。
结婚后因局势变动,丈夫赵东荪锒铛入狱,叶嘉莹不得不带着女儿寄人篱下。艰难挺过3年,出狱的丈夫却经常家暴她。叶嘉莹每天做家务、照顾孩子,还得面对丈夫的拳打脚踢。
在压抑到极致的日子里,依然是古诗词救了她一命。
然而命运依然没有放过她。1976年,叶嘉莹的大女儿和女婿在车祸中丧生。年过半百的她悲痛至极,闭门10日,脑海中不知想了多少自杀的办法。
然而最终,她含泪写下了10首《哭女诗》,用诗词放下了自己的痛苦,起身继续直面人生,坚持自己的诗词教育事业。
2017年,叶嘉莹先生在《朗读者》诉说自己的故事
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一词人。叶嘉莹曾经承受的苦难,随便挑一个放在普通人身上都是灭顶之灾。但在诗词的治愈之下,她都走了过来,并坚持以一己之力,将这样的文化精粹传承于世,帮助更多年轻人,救助中国人的未来。
她是一位经历磨难苦痛的女人,度过了幼年丧母、战乱动荡、婚姻不幸、老年丧女等坎坷不幸的一生。
如果不是诗歌给她提供庇护的港湾,她不会走得这么远,更不会在中国诗词领域做出伟大的建树。
叶嘉莹在诗歌中汲取力量与养料,并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挥洒在这片土地,让桃李满天下。
她说:“我不想我们炎黄子孙,如入宝山空手而归。古典诗词蓄积了伟大诗人的心灵,其智慧、品格、襟怀与修养,可以让你的心灵不僵、不死。”
2014年,叶嘉莹以深入浅出和典雅细腻的文字,撰写出版了《人间词话七讲》一书,让更多年轻人得以接近古典诗词的内核,感受中华文化带给人的震撼以及精神上的引领意义。
路sir觉得,怀念一位词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读她的作品,走进她的作品,今天路sir就带大家拆解,古典诗词中那些值得追求的人生观。
大事业与大学问:人生的三重境界
▼
说到词与人生,相通之处就在于,他们都有境界,而境界在写词和人生道路的不同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关于此,最著名的词话莫过于以下的句子了: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先生用三句词,来形容人生的三重境界。“境界"这个概念,于是就从词回到了人身上:凡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然都会经过这样三种境界。
这里的大事业、大学问指的可不是一般人们认为的学问和事业,不是成名成家,誉满天下,也不是获得权力,纵横官场,而是单纯地追求真理。
一个人如果要实现自己完全的价值,就必须超越个人的欲望,不计较现实的得失,全力去追寻宇宙的真理与人生的意义,这才是大事业、大学问。
追求这样的大事业、大学问自然是异常艰辛的。
它的第一层境界,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晏殊的词,写一个闺中的思妇,登上高楼,盼望自己所期待的人在远方出现。
但王国维先生在这里化用了这句词,来形容一个人追寻理想的初期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指的是要像西风刮落叶子一样,将自己眼睛看见的,一切世俗的诱惑全部除去,超越眼前的世界,再登高远眺,如同望尽天涯路一般,一眼就确立自己要到的地方。
但有了高远的志向还不够,眼高手低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来说,都是大忌,立定目标后,人还要有执着的追求,这样的追寻很苦,很漫长,在路途中甚至会形容憔悴,如同太过于思念一位女子而茶饭不思,最终形体消瘦,所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而且,这样的追寻与等待未必会有好的结果,很可能最终不能实现理想。但是,如果你有幸走完这条艰难的路,到达最后的终点,就会发现,原来最后一个境界的实现,就在一瞬之间。
这是辛弃疾《青玉案》里的句子“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原来,一生所追寻的道理,就是如此简单,就在我自己身上,我恍然大悟,明白了真正的人生成就是什么,拥有了真正充足的,完整的内心,再也不需要借助外在事物的辅助了。
所以,王国维先生这样理解词的境界和人生的境界:境界的实现,必然要先摆脱俗世的干扰,又必需经历一番苦痛挣扎,但最终的境界一旦实现,就会觉得无比欣喜,无比亲切。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词不仅仅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词当中确实渗透着文人赤诚而美好的心灵,以及他们或悲或喜的生命。
王国维五十岁时,在颐和园鱼藻轩沉湖自尽,他在遗嘱中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杀,他所说的“世变"指的又是什么呢?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还是来看看叶嘉莹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要探讨王国维自杀的原因,就不得不先了解王国维的性格与精神。
首先,王国维是一个在感性与知性两方面都很强的人,这有好有坏,一方面,强烈的感受力与理性分析,使他在学术上成为一个天才。
另一方面,这种性格也使得他深陷于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中,无法调和,造成深深的痛苦。
第二,王国维先生有一种忧郁悲观的天性,喜欢追索人生终极问题,他研究西方哲学,据他自己说,是因为“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也就是要为人生的意义求一个解答。最终得出的结论却不能令自己满意,徒然加深了他的忧郁悲观。
在他眼中,意志冲动的自私,带来罪恶与痛苦,这是全然没有救赎希望的,人生也就只能在追逐欲望的过程中永远循环,永无出路了。
第三,王国维与其他学者不太一样,他对至善、至美,有执着的追寻精神。他天生鄙视功利,全然不顾一己之得失,在为学与为人两方面,都能自树规模,超然独往。
他追求宇宙终极真理,追求超越得失的纯粹学术,追求生活的完美境界,但在那样一个不幸的纷乱年代,中国文化本身的自我认同出了问题,人们不再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可贵的,也不知道应该学习怎样的文化来自强、强国。
静安先生半辈子都生活在国族的灾难之中,一意追求的理想,各方面都不能实现,终于陷入一种孤绝矛盾的痛苦之中,不得不以自杀来维护理想中最后一点清白。
这是叶嘉莹所诠释的王国维先生的死。我们不妨再来看看王国维生前的知己,陈寅恪先生的诠释。
我们可以在清华园里,看到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先生写的纪念碑文: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陈先生说,我们读书做学问,就是为了脱离世俗的欲求给我们套上的枷锁,这样才可以让真理得以发扬。思想如果不自由,意志如果不独立,那么人真是生不如死。
在王国维身上,文化的力量早已沁入骨髓,人与文化合为一体,文化的命运显现在人的身上,文化折断,人也随之折断。
这样看来,对王国维著作有如此深入研究的叶嘉莹,会做出捐款千万不留一毫的举措,也完全说得通了。
更多精彩解读,点击收听节目
*本文摘选自【路上畅听】小程序节目《人间词话七讲》,内容有删减和调整,完整观点和讲述请移步至相关节目收听。
音频编辑:小童
主播:雪坤
特约撰稿人:KaWaiC:古典文学博士
点击收听音频
微信内容编辑:凉三
监制:翻墙陈
配图:网络
-END-
有趣有料的音频图书馆
让你越读越性感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
每天听一本书,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