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书叫《别对我说谎》,一本深刻的关于新闻调查之于社会进步的社科书。
说起今天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各种信息满天飞。每天打开手机,都会收到无数条推送和新闻。
小到有人自称马拉多纳的私生子,大到美国白宫的最新动向;股票是涨了还是跌了?微博上又开始流行什么梗?等等。“新闻”这个词的内涵,在今天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至于新闻的来源呢,更是五花八门。
学姐感觉被摸臀,怒发朋友圈,被好事者你一转我一转,手指动一动,动成了全网大新闻;家长在微博举报幼儿园给孩子吃过期了的烂肉馅儿,导致很多孩子又是呕吐又是发烧,网友是一片义愤填膺,又给送上了热搜。
确实,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创造新闻。而这新闻的影响力、传播力,和以前由专业新闻机构报道的新闻比起来,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今天这些人人都可以创造的新闻,它真实吗?客观吗?你敢全信吗?恐怕不尽然。
在今天,新闻究竟是什么,在社交媒体上,“反转”已经成了常态,真相永远扑朔迷离。新闻的尊严何在?它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都认真反思。
有的人可能认为,新闻就只是把别处发生的事给如实地记录下来。有的人可能认为,新闻就是给茶余饭后的闲聊增添趣味的“八卦”,不用较真。
甚至有的人有点阴谋论,觉得新闻就是用来操纵舆论、左右民意的工具。但其实,新闻对我们的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
新闻的核心价值在于真相,记者的任务就是客观、真实、准确而生动地将真相传递给大众。而真相,则是我们看待世界的一把尺子。
只有分清了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人们才能确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在新闻界,有一项至高荣誉被誉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那就是“普利策奖”。
它的设立者,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曾经说:“罪恶、卑鄙和腐败最害怕的就是报纸,因为任何法律、伦理和规章制度都无法与报纸相比。”
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权势熏天、富可敌国的人和组织,太多不可告人的黑幕和阴私,许多诚实的人被阴暗吞噬,可骗子和盗贼心却安理得地享受着赞美和荣光。
然而,幸运的是,始终有那么一批人,一直不曾放弃新闻理想,他们挖掘真相,就是要让阳光照进这些社会的阴暗角落,警告那些道貌岸然、却想要欺骗大众的人:别对我撒谎!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别对我撒谎》,选编了过去几十年间,全球最引人注目的23篇新闻报道。
从广岛原子弹爆炸到恐怖主义袭击,从卢旺达大屠杀到伊拉克战争,每一起事件都曾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而每一篇报道都震撼人心。
近十年,是全球媒体普遍衰落的十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新闻调查、纸质媒体一再衰落,无数调查记者出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人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但恰恰因此,坚守新闻理想,挖掘真相的新闻报道,才越发显得珍贵。捍卫新闻自由,绝不能沦为一句过时的理想。
1.第五次中东战争的阴暗面
1982年6月,以色列军队突然向黎巴嫩大开炮火,他们出动了海陆空军10万部队,目的是将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置于死地。这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五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大军长驱直入,短短几天内,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一直打到了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最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仓皇撤离,以色列军大获全胜。
当时,大部分的主流报道和官方记载都显示,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但是,英国战地记者罗伯特·菲斯克却对全球扔出了一篇报道《恐怖分子》,它告诉人们:
不,一切并没有结束,第五次中东战争的罪恶还在发生。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按理来说,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完成撤离之后,打了胜仗的以色列大军也该撤退了,可他们却不甘心就这么放过巴勒斯坦人。他们声称,在西贝鲁特还有两千名“恐怖分子”,就聚集在当地的两个巴勒斯坦难民营里。
于是,他们借着黎巴嫩右翼民兵的手,以“搜捕恐怖分子”的名义,有组织、无差别地屠杀了当地的无辜平民。大屠杀持续了整整三天,其中大多数遇难者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就是臭名昭著的“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大屠杀刚刚结束后不久,菲斯克和其他记者就闻讯赶到了灾难现场,眼前的血腥和残酷让他头晕目眩。
在刚刚提到的这篇题为《恐怖分子》的报道中,菲斯克用冷静而沉痛的笔触记录下了他所看到的一切:地上的血迹尚未干涸,被炸成废墟的民宅里到处是无辜的死者,而路边横七竖八躺着的,也都是毫无防备的老人和孩子的尸体……
菲斯克估计,在三天的血洗式屠杀中,大约有一千七百名平民在难民营失去了生命。尸体的计量单位不再是“一具”,而是一堆。在夏天的高温下,尸体腐烂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弥散在整座贝鲁特城。
可讽刺的是,以色列政府却对这场屠杀装聋作哑,宣称他们只是“处理掉了对民众生命有威胁的恐怖分子”,矢口否认死去的绝大部分是无辜的普通民众。
就连一同进入难民营的记者同行,迫于政治压力,也纷纷为以色列政府洗白,试图曲解和掩盖真相。
但对于一个有良知有正义感的记者来说,在亲眼见证过这样的悲剧以后,菲斯克要做的,就是用真实的记录,击溃一切试图掩饰的官方谎言。
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忠实地记录下了所见所闻和感受,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将这篇新闻报道推向国际社会,将以色列政府对战争残酷的掩饰和谎言公之于众,并要求以色列人对他们的罪行做出回答。
在这之前,以色列常常用“道德豁免权”为借口,在中东地区开展暴力活动。
然而,当以色列的罪行被公之于众之后,人们也再也无法容忍这种“借刀杀人”、欲盖弥彰的恐怖行为了。
2.《沙利度胺丑闻》:揭露海豹胎丑闻
新闻报道就像一个正义之手,所到之处,必然能拨开乌云见青天。然而,新闻和媒体哪有那么神通呢?正义和勇气也不是万能的。
在《别对我撒谎》这本书里,另有一篇报道叫《沙利度胺丑闻:我们错在哪里》,是英国记者菲利普·奈特利的著名报道。在这篇长文中,他就对新闻的力量做了沉重的反思。
我们先来说说“沙利度胺”,这是一个药名,还有一个俗名叫“反应停”。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它曾被作为一种理想的镇静剂和抗孕吐的药物,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畅销,备受欢迎。
然而,几年后,英国、巴西、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出现了严重的胎儿畸形病例。
一些新生儿要不就是缺了双臂,要不就是没了双腿,还有的手和脚直接连在身体上,没有胳膊和腿,看起来就像海豹的肢体一样,被称为“海豹胎”。
怎么回事呢?经过多方研究,医生们最终确认,导致“海豹胎”的罪魁祸首就是孕妇吃过的抗孕吐药物“沙利度胺”。
于是,这种药被紧急召回,可这时,全世界已经有大约八千名受害的畸形儿童出生,沙利度胺造成的流产、死婴更是数以万计。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遭受的沉重打击。
当时美国政府迅速反应,通过了《科夫沃—哈里斯修正案》,加强药物管控,这也是世界药品史上最著名、最重要的法案。可是,相比起来,英国政府的表现就糟糕多了,迟迟没有对这一案件进行公开调查。
在英国,许多受害儿童的家长们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想要问批准药物的政府讨个说法,最后却被当成“皮球”在各个部门之间踢来踢去。
愤怒的受害者们联合起来,向药物生产公司提起诉讼,却被判决败诉,让人气愤的是,受害者们非但没能得到想要的公正,这起恶性事件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沙利度胺的受害者们一直在走司法程序,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精神崩溃的、夫妻离婚的、家庭破裂的数不胜数。可社会上有关巨额赔偿的传闻却一直存在。
有一位十几岁的受害女孩还因此被同班同学嘲笑说:“我们都知道你要靠赔偿金发财啦!”但是,直到她因为并发症而去世,也没有收到那笔传闻中的赔偿金。
英国记者奈特利很早就开始关注这起事件。他曾经做过一个详细的调查,关于医药商们是怎么向医生和病人推荐沙利度胺的。
可是迫于政府和法庭的压力,这篇报道迟迟不能公之于众,一直到九年以后,奈特利所在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才开始大规模地报道沙利度胺丑闻。
终于,此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舆论关注,英国政府再也没法像以前那样装聋作哑、冷漠无情。
乍一看,是新闻媒体取得了胜利,声讨了丑恶,彰显了正义。可是,奈特利却在《沙利度胺丑闻》这篇报道里无奈地表示,这前后十几年的艰难抗争,恰恰说明的,是新闻媒体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力不从心。
面对社会问题,媒体能做的只有凭借自己的良心和正义,为弱者发声。可论权力,它根本比不上法官和内阁大臣。最终,发不发赔偿金,要不要修订法案,怎么促进行业的规范和进步,决定权还是在当权者的手上。
正像这本书的选编者约翰·皮尔格说的那样,揭示真相是改变历史的前提,但仅仅靠记者来揭示真相,还不足以改变历史。
不过,从一方面看,这一丑闻最终得到了解决,也恰恰说明,调查新闻作为公权力的监督者,是重要、更是必要的。
一篇调查报道的诞生,需要记者依靠经验和敏感,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更需要漫长的调查分析。记者们要锁定现场、多方查证、缩小区域、向深处挖掘,然后对取得的海量资料进行整理,最终重现事件的原貌。
这个过程听起来是不是和考古工作者挖掘文物有些类似?
因此,我们或许也可以这样理解“调查新闻”的作用:拨开历史和现实的重重尘土,最终挖掘出宝贵的真相,改写世间的固有思维,传递真相独有的力量。
但同时,只有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调查新闻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信谣、传谣,只会埋没真相,让骗子们越来越嚣张。保持阅读的习惯,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自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必备的素质。
微信内容编辑:凉三
监制:翻墙陈
配图:网络
-END-
有趣有料的音频图书馆
让你越读越性感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
保持独立思考,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