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1883年,那还是清朝光绪九年,本是极为寻常的一个年份。
翻翻史书,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大事发生,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都打完了,朝堂上慈禧太后也坐稳位子小二十年了。往后八国联军还没来,甲午战争也还没打。
总的说起来,搁在风雨飘摇的晚清,1883年,算得上是个风平浪静的年份。可是,这种风平浪静,仅限于军事政治上。在经济领域,1883年是一个绝对的大地震年。
这一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金融雷暴。
这场金融雷暴,从上海钱庄开始,一步步蔓延到丝业、矿业,乃至房地产和股市。和今天的股灾一样,许多人人拼死拼活拼了几十年攒下的千万家资,一夜清零。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晚清的两大商业大佬:一个是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一个是著名的地产大王、大买办徐润。不光资产清零,胡雪岩本人更是在两年之后郁郁而终。
这一场金融风暴是如何发生的呢?
1. 繁华的大上海一夜崩盘
在漫长的古代中国,中国人几乎没有什么钱生钱的方法,什么投资、什么理财,根本没这个观念。
所以,当“股票”“股份公司”这些新鲜词汇,漂洋过海来到天朝上国时,很多中国人都抱着怀疑谨慎的态度。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872年,当中国近代第一个采用西洋的企业组织形式,也是第一个大型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宣布招股的时候,开局是多么地惨淡!
哪怕它有朝廷背书,哪怕它背后站着有当时天下第二号权力人物李鸿章,大家对它还是半信半疑。任凭招商局吹得天花乱坠,把未来说得前途金光闪闪,愣是没人肯拿钱出来入股!
最后,本来计划募集100万两白银,最后只筹到了47.6万两。中国商业史上第一支股票,竟然无人问津!
这轮船招商局要是一般的民间企业,那铁定要黄。可它是洋务运动的标杆企业,是朝廷的政策方向。不管谁黄了,它也不能黄。很快,资金上国家垫资,业务上全国所有的航运业务,二话不说都归了它。
既有国家兜底,又是行业垄断。轮船招商局这样一家国字号的企业,开张第一年就净赚白银八万多两,等到经营稳定下来以后,一年的盈利额高达白银二十多万两。
公司业务好,股价也跟着水涨船高。最初,招股书上写着每股100两。过了10年,股价翻到了250两。换算下来一年涨10%,在投资渠道匮乏的那个年代,也算是笔不小的收益。
这么一来,当初没有跟投的人悔得肠子都青了。
而轮船招商局的成功,不仅给它的投资者带来了高额回报,也带动了同类公司的股价上涨。比如,跟它同一时期募股的仁和保险公司,从每股100两涨到220两;济和保险公司,从每股50两涨到72两。
让最初的那帮投资者,最初吃螃蟹的那些人,都吃了个撑。当然了,这帮人,主要就是那些对股票有所了解的买办和官员。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很快,上海滩冒出了各种各样招股的公司,各类股票那叫一个涨幅惊人,那几年,上海滩的股市,好一派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这阵仗,一直延续到1883年,然后,就是一夜之间暴雷了。
2.工矿企业层出不穷,是李鸿章的锅?
为什么如火如荼的上海股票市场,会在1883年遭遇雷暴呢?想要追根究底,就不得不谈一谈,当年那些公司都是干什么的,它们的运营状况又是从何时起开始走下坡路的。
原来当年的上海股票市场里,除了轮船招商局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是各种各样的矿局。像鹤峰铜矿、承德三山银矿、金州煤矿,都是当年红极一时的股票。
当时有记录称:“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募股的时候,更是“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就连那时有公司想上市,简直太容易了。只要你肯发股票,就有一堆人抢着来买。按理来说,当年上市这么简单,不应该是各行各业都来八仙过海吗?为什么当年股市上一眼望去都是开矿的,怎么就没别的公司呢?
原因很简单,那是一个搞洋务运动的大时代。搞洋务,什么最热门?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等。
在那个年代,中国的产业资产阶级,对矿业、交通还有民用工业极度看好,而交通业,就像刚才说的轮船招商局一样,都官方支持垄断了;民用工业也差不多,哪怕不至于被官方垄断,也不会有太多。
剩下的只有矿业比较特殊,因为矿本身在地理上分布很散,东南西北,各地都可以有矿,也自然就可以有很多矿业公司。
不光是地理因素影响,矿产品的需求也是巨额的,造枪造炮造船,哪个不要铜铁、精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矿产的开采和加工就是军工的基础。
于是,在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之后,李鸿章又迅速开启了矿产事业的筹备。其实在洋务运动前期,李鸿章等人就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和军工有关的企业,其中就包含了工矿企业。
1876年底,他把这一任务交给了轮船招商局的负责人唐廷枢。唐廷枢便带了一批外聘专家前往开平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唐山市。
他们发现,开平这个地方,从矿业方面讲,煤、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很高。尤其是煤,甚至不输于外国顶级的烟煤。而且,从地理上讲,这里属于交通枢纽,把开采出来的成品运出去也比较方便。
李鸿章看了他们呈上来的这份报告,大喜过望,很快就批准了在那里开公司的事情。第二年,也就是1877年9月,开平矿务局正式落成。不过,光是落成还远远不够,集资才是难事。
怎么集资?那就发股票。要发股票,就得先做广告。没几天,上海各大报刊上,都是这家开平矿务局的广告。一波营销攻势之后,不少华商纷纷注资,开平矿务局股价暴涨。
据《字林沪报》记载,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局,两家公司的股票原价都是每股100两,一波广告营销之后,轮船招商局的股价涨到了280两左右,开平矿务局稍微逊色一点,但也涨到了250两一股。
有人一夜暴富,就马上有人排着队只求一票。可见,当时的认股狂热到何种程度。
按理说,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两家公司好歹还有官方背书,它们的设立和经营也是为了全国工业的发展进步。但是,坏就坏在,它开了这个疯狂的头。
试着幻想一下,假如您生在那个年代的上海,每天看到那么多的广告,眼睁睁看着开平矿务局涨疯了,刚好你手里有100两银子长期没动,您会不会想要去买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你提着钱袋子,最后却被告知股票发售完了,没法再认购了。
接下来,您会怎么做?是不是很不甘心?然后左顾右盼,看市场上还有别矿业的股票能买的?哪怕您已经买到了,赚钱了,是不是也有可能为了赚得更多,把口袋里的余钱拿去买别的同类股?
这就跟今天的股市一样,一只大股票涨停了,往往能带动整个板块的飘红。
但是,开平矿务局是好公司、好股票,板块里头的其他公司股票,却并不靠谱。这当中,有不少是匆匆忙忙成立的矿业公司,不想老老实实办实业,只想要蹭开平矿务局的热度,捞上一笔就走。
毕竟外行看热闹。散户们做投资,专业性不足,看着行业差不多、股票样式差不多,眼睛一闭就把钱投出去了。
再加上那个年代,清政府的能力很弱,对公司的成立也好、招股也好,根本没什么审查。
就这样,市面上多了很多一味拉人入股、哄抬股价的企业。人们对此毫无知觉,一味地沉浸在这一派繁荣的假象里。
3.是谁的力量戳破了股市的泡沫?
1877年,股市火热,矿业股票一片繁荣。可繁荣的表面下,却隐藏着无数的暗流涌动。
一个背景因素是,1877年以后,清政府的外贸表现出进口大于出口。这意味着对外流出的货币多了,国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少了,即“银根紧缩”。
这事儿到了1880年代则愈发严重,1870年代时,外贸逆差才一百多万,1880年却迅速攀升到一两千万两。这就导致众多钱庄和股份公司的高风险问题。
其实,“导致”这个词也不太准确,因为高风险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只是白银外流让它更突出了。
怎么回事呢?原来,当年的本土钱庄大多是没钱的,能拿出真金白银的大多是外资银行,这些钱庄为了有本钱放贷,就拿出自己手里的华人公司股票,作为抵押,去向外资银行借款。也就是说,钱庄从外商处借钱,再放贷给国内。
可是,这样一个高风险、高杠杆的借贷系统,只有在市场风平浪静时才能维持运转。一旦市场上出现负面倾向,当银行决定要收回现金,就会马上造成市面上银根收紧、现金抽离投资市场。
紧接着,缺乏现金流的钱庄,就只能抛售他们手里的股票,挣钱套现,还银行的钱。
这些钱庄,就有点像今天的机构投资者,钱多股票多。他们动一动,市场能抖三抖。可是,一旦多家钱庄出手抛售股票,市面上股票肯定是大跌,民间的散户们一看,就恐惧跟风抛货。
再者,当时有相当多的公司根本就不靠谱,有的甚至没在经营。股价上涨靠的不是营业能力,靠的是那股把它吹起来的风,以及它自己的花式炒作。一旦风口不再,它们还能起飞?
很快,一根又一根的稻草压到了金融体系之上:19世纪80年代初,华北地区发生饥荒,以致于那一片的市场都十分萧条;西南边,中法之间发生军事冲突,不少投资商听说后,都悄悄回了老家。
恰逢此时,从前投资者们都青睐的矿产公司,又被曝光出了大量管理不善、腐败严重的负面新闻,市场信心大受动摇。直到有一天,法国人开着军舰,说要进攻上海,这下整个上海滩都慌了。
重重危机之下,那些洋行就开始琢磨:这里的经济怕是要乱了,还是把借出去的钱收一收,先撤了。这么一来,钱庄没钱怎么还钱呢?钱庄只好把手里那些股票卖了变现。
抛售潮一起,牛市转入熊市。尤其是1883年下半年,股价跌得那叫一个狠。这还没完,股票一跌,从前用股票做抵押的钱庄,能套回来的钱就更少了,那就更没法回本了。
这么一来,越抛股价越跌,他们就越拼命贱卖,能拿回点钱算一点。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
等到了1883年底,曾经的明星企业,像鹤峰铜矿、承平银矿之类,股价已经一路狂跌,和原来相比打了个一折。无数普通股民因此倾家荡产,哪怕是身家丰厚点的钱庄主,面对这股票不值钱、外债还不上的局面,也有不少人无奈地选择一死了之。
就连大名鼎鼎的胡雪岩,竟然也在这场股灾之中破产了,准确地说,是亿万资产清零了,过了两年连命也清零了。
更多精彩解读,点击收听节目
*本文摘选自【路上畅听】小程序节目《百年股灾启示录》,内容有删减和调整,完整观点和讲述请移步至相关节目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