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最后一部作品,却被他判了“死刑”

文摘   文化   2024-12-20 12:01   广东  


2014417日,给读者带来无尽的爱与孤独的长寿老人加西亚·马尔克斯,终于如垂暮的夕阳般,沉沉没入了苍茫的大地。

1967年《百年孤独》出版以来,马尔克斯便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作者,摇身一变成为了欧美文坛的宠儿,并凭借一己之力,将一直游离在文坛边缘的拉丁美洲文学带进了大众的视野。

1982年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对他文学尝试的最大肯定,而登此高台的马尔克斯并没有懈怠,反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

马尔克斯出生在哥伦比亚北部的一个小镇,这个陪伴他整个童年的镇子后来成为了《百年孤独》中故事发生地“马孔多”的原型。

马尔克斯以这个小镇为圆心,勾勒了整个拉丁美洲的生存现状。他说孤独就是拉丁美洲的宿命,并且认为这种孤独来自其被殖民的历史。

和其他的被殖民国不同,拉丁美洲即便是在结束了殖民历史之后,也依旧充斥着无数的战争、军事政变和独裁,国土之下无依托,人民之间无依靠,《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面对的困境,实际上就是整个拉丁美洲困境的折射。

为了帮助国民打破这种不幸,马尔克斯开始以笔为剑,试图用他笔下的文字杀出一条血路。

1985年《霍乱时期的爱情》出版,这本书通过一段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爱情,向人们展示了关于爱情的各种可能。

它饱满、多情、温柔又慈悲,和马尔克斯以往的所有作品都风格迥异,但这正是马尔克斯交给世界的最终答卷——唯有爱能破解孤独。

自此以后,爱、爱人、爱己便成为了马尔克斯创作的最核心主题,而今天路sir要为大家介绍的小说《我们八月见》,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作品。

1.马尔克斯的遗作

1999年3月,《我们八月见》首次出现在公开发表的报刊上,马尔克斯告诉读者,他打算以此为契机,创作一部由五个独立故事组成的全新作品,这些故事将围绕同一个女主人公展开,讲述一群中老年男女间的爱情历程。

不难看出,这是已进入古稀之年的马尔克斯在此阶段的爱情感悟,对马尔克斯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主题,但对他所有的作品而言,这又是孤独与爱这一大主题的延续。

遗憾的是,在《我们八月见》刊表之后,马尔克斯便因忙着撰写和修改其回忆录而搁置了这系列小说的创作,一直到2003年才重新抽出时间,再次投入到创作中去。期间他反复修改,一连创作了五个版本,但写到第五个版本时,他又停手了。

究其原因,应该是身体给写作亮起了红灯。

据马尔克斯的子女们回忆,在他人生最后几年的时光中,阿尔茨海默病严重拖慢了他的脚步,记忆力衰退成了不可逆转的颓势,原本可以轻松完成的写作任务,此刻对于马尔克斯而言却是种煎熬。

他曾说:“记忆既是我写作的原材料,也是我的工具。没了记忆,就什么都没了。”

所以,即便经过了反复的打磨,马尔克斯最终还是判了这系列小说死刑,它们没能完稿,也没能出版,一直到他去世了近十年以后,才被子女们拿出来重新讨论出版的必要。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正是这本被主人放弃了的小说,它不像马尔克斯其他的作品一样精雕细琢,甚至在故事的铺展和安排上,也有一些不妥之处。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小说和马尔克斯公开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苦妓回忆录》形成了非常巧妙的对照,两本书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性别视角,窥测了老年群体对爱以及性的渴望。

它们打破了人们对老年人的固化思维,让这群被默认应该退出生命舞台的人,以极强的能量又重新站了回来。

而马尔克斯闪烁在两本书中的睿智与思考,则足以掩盖其因记忆衰退而带来的种种缺陷。

应该说,我们得感谢马尔克斯的后人们终究决定将这本书呈现在读者们面前,从青年到老年,从男人到女人,从孤独到爱,这本未完成的《我们八月见》终于给马尔克斯爱的思考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那我们现在就从这个句号往回走,看看这位花甲老人留给世人的最后一笔宝藏。


2.八月小岛,一个孤独的女人有了艳遇

故事得从女主人公安娜说起。

安娜今年四十六岁,结婚二十七年,和丈夫相识于微末,自认婚姻关系和谐,两人育有一个22岁的儿子和一个18岁的女儿。

每年的8月16日,安娜都会乘坐下午三点的渡轮,去到一个贫穷的小岛上,那个岛曾诞生过一位诗人和一个差点当上共和国总统的议员,但无论是文学家还是政治家都无法改变这座小岛贫困的命运。

生活在小岛上的黑人渔民常年面对战争的威胁,一些劣质的炸药让他们中的部分失去了手臂或大腿,安娜初次登岛时看到人们还睡在树中间的吊床上,非常原始,像是从未被现代文明光顾过。

但这些丝毫不会影响安娜每年准时的到访。

游轮抵岸后,她会坐进自己提前预约好的出租车,前往一家仅供外来人住宿的简陋酒店,办理入住、收拾房间、简单梳洗,所有的流程对安娜而言都已经驾轻就熟。

之后她会乘坐同一辆出租车赶往当地的露天集市,集市里有一间小花铺,老板是个壮硕的黑人妇女,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专门为安娜准备一束新鲜的剑兰。

八月的天气总是闷热难耐的,骄阳挂在头顶,用不上多长时间,人就会满头大汗,可安娜却要捧着这束花一直站着,站在她母亲的墓碑前,用身体的痛苦来消磨思念的折磨。

是的,这就是安娜每年都会准时造访小岛的原因,悲伤却又无可奈何。

离开墓碑后,安娜便将无事可做,只等第二天最早一班回程的渡轮起航。她不忍心折磨丈夫陪同吊唁,艰辛的旅程对孩子们而言更是极为不适,所以每年凭吊结束后,安娜都只能在酒店里虚度时光。

直到这一年的8月16日,一个意外的插曲彻底打断了安娜年复一年的孤寂。

事情发生的时候,安娜喝了一口加了冰和苏打的杜松子酒,这是她的老习惯,每年的这个时候她都靠杜松子酒打发时光。

但是这次不一样,从喝下酒的第一刻起,安娜就意识到有一束特别的眼光聚焦到了她的身上,目光的主人是对桌一个仪表干净、衣着无可挑剔的男人。

两人相隔尚有一些距离,但男人的眼光已经炙热到很难不让安娜发现的程度,与此同时他还害羞,在与安娜眼神相碰时,有着极不协调的闪躲。

这种冲突令人恍惚,所以在男人起身询问“能否请您喝一杯?”时,安娜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

孤身的成年男女开始在夜光下对酒,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在肤浅的谈话中玩起试探的游戏。

安娜揣测男人的年龄,开心地发现他和自己同岁,也知道了他的国籍,拉丁裔美国人,最后安娜还套出了男人的职业,一个土木工程师,非常体面的工作,和他的形象、谈吐非常吻合。

安娜动心了,在这样一个夜晚,面对着这样一个男人,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之后,安娜就变成了主动的那一方,她邀请男人和她同回房间,在男人面露明显的犹疑之后也并未退让。他们在房间里交合,一开始完全是安娜主动,直到半夜男人才找回主动权,用娴熟的手法证明了自己确实是个优雅的情人。

安娜在这样的氛围中慢慢升至沸点,一直到第二天醒来前,都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中无法苏醒。

醒来以后,这个完美的情人一声不响地离开了安娜,还在安娜放在床头的书里,夹了一张20美金的钞票,像是一种嫖资。

打那以后,安娜就再也不是原来的自己了。


更多精彩解读,点击收听节目

*本文摘选自路上畅听小程序节目 解读《我们八月见》,内容有删减和调整,完整观点和讲述请移步至相关节目收听。

音频编辑:xy
主播:bobo
特约撰稿人:一字,大学中文系讲师,专注于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
              
点击收听音频
👇👇
点击图片 即刻试听

微信内容编辑:凉三
监制:翻墙陈
配图:网络,侵权删

-END-

有趣有料的音频图书馆
让你越读越性感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

路上读书
为有趣而声!一个音频图书馆,海量节目在线收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