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
在中学历史课上,我们知道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而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既然春秋和战国都属于东周,为什么还要换个名字呢?为什么不能继续叫“春秋”,或者是“春秋2.0”“春秋plus”“春秋pro”之类的呢?
想知道答案,我们就从解密“战国”这个名字开始。
“战国”这个称呼,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它最早的含义,并不是一个时代的名称,而是指各个参与混战的大国,也就是秦齐楚燕赵魏韩这“战国七雄”。而七雄之外的国家,就不属于这个序列了。
这些三四流国家虽然没有存在感,但毕竟不是也是小国家。到了西汉晚期,皇族大学者刘向写了一本书,这就是著名的《战国策》。至此,“战国”这个名字才成为一个时代的称呼。
那为什么刘向要用“战国”来称呼那个时代呢?
“战国”,顾名思义,说的是这段时期充满了各种战争。
据考证,战国期间一共打了400多次仗,但这里面有不少是数百人、乃至百把号人互殴的群架,不能算数。
而能够称得上是战争的,根据解放军方面出版的权威著作《中国历代战争年表》统计,在战国的254年时间里,一共发生了230次。
254年的时间,打了230次仗,差不多是每年都要打一次仗,可见战争是非常频繁的。但在春秋300年左右的时间里,一共爆发了395场战争,比战国时期要多得多。
为什么春秋不叫“战国”呢?
这是因为,春秋时期战争的质量,与战国时代根本就没法比。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绝对是前无古人。
西周时期,周武王灭商时率领的多国联军,有战车三百乘,精兵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庞大的一支军队了。
到了春秋时期,战争的规模明显扩大了。但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中,双方参战的兵力加起来通常不过七八万人。
规模较大的,比如晋楚鄢陵之战,双方动用精锐决战,总兵力超过了十五万,已经是相当了不得了。
但这样规模的战役,在战国时期,不过是个起步价。特别是秦国崛起后,一打仗就是砍脑袋,一砍就是十几万个。
比如名将白起的成名战——伊阙之战,秦军大败韩魏两国联军,斩首二十四万。
秦楚蓝田之战,双方动用了共计五十多万兵力,打得是难解难分。而大家都熟悉的长平之战,白起活埋了赵军战俘四十多万人。
这种级别的战役和伤亡,远超西周乃至春秋时代的战役规模。
除此之外,战国时期的战争也远比春秋残酷。春秋时期打仗,还残留着很多老派的战争礼节,比如不许偷袭对方,追击不能超过一百步,不伤害已经受伤的敌人,而将领遇到对方君主还要行礼致敬,等等等等,看上去既可笑,又讲究。
到了战国,这些旧时规矩就被统统抛弃了,打仗不是砍头就是歼灭,而不是点到为止的表面功夫。
为什么战国时期的战争如此残忍?因为战争的性质变了。
春秋时期的战争,主旋律是大国争霸,哪怕是小国互殴,也主要是小弟向大佬交投名状。被打的一方只要点头认怂,大多数都是点到为止。
而战国时期,战争则变成了赤裸裸的兼并战,目的是扩大领土和人口,稍有不服就武力入侵,才会让战争如此残酷。
所以,战国之所以叫战国,靠的是战争质量的大大提升。这一点是春秋时期远远不能企及的。所以战国绝不是春秋2.0,它是一个实打实的、开创的了自己风格的时代。
为什么要读《战国》?
1.读战国,懂改革
我们了解战国的历史,当然不是为了搞清楚今天打了什么仗,杀了多少人。因为战国是一个漫长的年代,在这一两百年时间里,中原大地上出现了许多深刻的变化。
这每一点变化,又都以不同的方式,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留给后人以各种经验和教训、启发与哲理,影响着后世一两千年,并直到今天。
这些变化的缘起,就是战国时期各种各样的改革。
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其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在中国历史上是无出其右的,即便是放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尺度来看,也是不多见的。
大学者王夫之就将战国称作“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战国时候,各国都要搞改革呢?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战争的规模扩大了,也变得残酷了,过去的那一套已经不适用了。为了应对新时代的战争,各国军队的人员构成、军队规模、武器装备、部队编制、战术战法乃至军训条例,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这些改变,不仅仅体现在纯粹的军事领域,更多的是覆盖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2.读战国,识人性
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社会便走上了“礼崩乐坏”的道路:旧的礼法制度逐渐崩溃,而到了战国时期,曾经的行事标准——周礼,几乎再无人问津。人们开始思考新的问题:未来要怎么走?
新兴的士人要说服统治者,就必须给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远景目标。
无论是崇尚仁义的儒家,还是主张法治的法家,包括“兼爱非攻”的墨家,最终的目标都包含有天下安定、秩序稳定、百姓富足这些积极内容。在各自的理论中,他们都站到了人性的制高点。
在战国的历史中,我们也的确能够看到许许多多人性的光辉。
比如信陵君为了恪守诺言,“窃符救赵”,舍生忘死,去进攻强大的秦军,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又比如墨家的弟子为了拯救民生与战火,勇敢地支援弱小的宋国,最终劝退了强大的楚国。
再比如赵国蔺相如与廉颇的将相之和,堪称千古绝唱。
虽然孔子说春秋以来“礼崩乐坏”,但绝不意味着中国历史进入了黑暗时代。
恰恰相反,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因其多姿多彩而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在历史的实践中,真正的人性更是散发出了无尽的光芒。
但与此同时,为了在残酷的杀戮中存活下去,战国时期的人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为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上至国君,下至庶民,都会暴露出人性中丑恶的一面。
无论是从历史出发看待今日的人性百态,还是理解有关人性的理论,读懂战国的历史,都能给人带来重要的启发。
3.读战国,知兴替
说完了事关个体的人性,我们再从宏观层面,看看战国历史能带给今天的人们哪些启发。
在春秋的节目里,我们说了“春秋五霸”的故事。到了战国,虽然霸主没了,但霸权斗争却变得更为激烈。因为单纯的霸主、盟主已经无法满足战国的君主们,他们找到了新的形式:称王。
楚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称王,但当时被中原诸侯视为僭越。到了战国,中原的君主们却纷纷效仿楚国,也自立成王。
公元前325年,魏国和齐国最先称王,各国则仿效成风。前后不过二十年,战国七雄就都成了王,就连小国也不甘寂寞。比如中山国,居然也称了王。从这个意义上说,战国时代也成了王国时代。
我们常常说,要认识历史的规律,这个规律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是王朝周期论,这种观点其实并不准确。因为王朝的更替不止是周期的循环,强国吞并弱国、新朝取代旧朝,兴替的背后,还蕴藏着复杂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是历史规律的重要内容。
从七雄并立到秦一统六国,透过二百多年间诸侯各国改革发展、兴盛强大、盛极而衰的故事,我们既能理解战国的历史,也可以由此认清王朝更迭、盛衰兴替的基本道理。
4.读透战国史,从容看世界
常有人提问,读历史究竟有什么用?虽然说“以史为鉴”,但历史上的那些老古董,对今天的世界真的还有借鉴意义吗?
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和古人相比,今天的我们进步了多少?在科技层面,人类已经可以登上月球,我们的宇航器甚至飞出了太阳系,做到了古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价值观,和两千多年的战国人相比,是不是也呈几何倍数的超越了呢?
显然没有,我们说的中华传统美德、礼仪、品行,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国的哲学依然建立在传统文明的基础上。
科技进步与精神进步的脱节,同样存在于西方文明,从康德、黑格尔,一直到存在主义哲学,都不可能斩断与古希腊哲人的关联。
虽然科学技术一日千里,但要认识世界,还是要从文明升华和爆发的原点开始。
这个所谓的原点,也称作轴心时代,落到中华文明,就是春秋战国。因此,读懂战国的历史,首先能够让我们溯本清源,理清楚中华文化的出发点。
战国时代的“国际”虽然比今天小得多,但历史总有相似之处,读懂战国历史,才能够从中提炼历史的经验,进而提高我们的眼力。
从诸侯分裂到天下一统的二百多年里,到底发生过什么重要的事件?有过哪些不能不提的历史人物?有过哪些历史巨变?
关于这些历史问题的答案,都可以《趣说战国历史》节目里找到。
更多精彩解读,点击收听节目
*本文摘选自路上读书小程序历史节目《趣说战国》,内容有删减和调整,完整观点和讲述请移步至相关节目收听。
音频编辑:华文杰
主播:良辰周
特约撰稿人: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点击收听音频
👇👇
点击图片 免费收听
插播一则好消息,路上读书的原创历史节目之战国系列已集结出版电子书《趣说战国250年》,上架微信读书APP,喜欢春秋历史的书友可以抢鲜体验~
《趣说战国250年》
作者|【中】关丁
▼
250年战国,中国历史上最激烈最动荡的变革时代。
旧的制度与规则被打碎,新的秩序尚未建立,在新与旧的交替之中,军事奇才们驰骋沙场,上演了智慧与武力的巅峰对决;改革家们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纵横家们东奔西走,陈说利害,连横合纵;思想家们发展学说,传播主张,奠定了中国人的思想根基......
每一段旋律都振发睛,每一个故事都精彩纷呈,每一次转折都令人深思。
战争虽波澜壮阔,却也血腥残忍;复仇虽畅快淋漓,却也让人齿冷战栗,梦想虽远大,却也透露着壮志未酬的悲凉。人性的善与恶,坚强与脆弱,理性与感性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以上电子书可在微信读书App阅读,大家记得点赞收藏~
微信内容编辑:凉三
监制:翻墙陈
配图:网络
-END-
有趣有料的音频图书馆
让你越读越性感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