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国家大力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迈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进程中,医生的角色已发生关键转变,科普成为重要职责。当下,众多医生积极投身其中,借助自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科普宣传。《科普名医》系列将聚焦这些科普先锋,深入介绍他们在自媒体科普之路上的探索与成就,展现他们为守护大众健康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郝鹏医生,作为心内科的资深专家,不仅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拥有高超的医术,更是在抖音平台上活跃的科普达人。他的视频内容丰富,几乎覆盖了所有心脏问题,让观众能够轻松找到对应信息。郝医生以其亲切、热情的态度与患者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这种亲和力使他在互联网时代中独树一帜,成为了鲜有的“互联网大V医生”。
郝鹏医生的专业背景同样令人瞩目。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曾在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心内科工作10年。擅长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熟练掌握冠脉旋磨术、Shockwave、ADR,逆向等高难复杂介入技术,年PCI手术量1000余台。
作为CHTV新媒体传播委员会秘书长,郝鹏医生不仅是一名专业的医生,也是一位活跃的医学传播者。他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大众沟通,赢得了千万粉丝的关注。
CHTV新媒体传播委员会秘书长郝鹏
截至2025年1月3日,郝鹏医生在抖音平台上拥有458.1万粉丝,发布了960个作品,主页获赞1.1亿;在快手平台上,他拥有121.6万粉丝,发布了898个作品,主页获赞1 366.7万。
郝鹏医生深知,作为医生,科普不仅是职责,更是职业精神的延伸。他强调,科普工作自古以来就是医生职业的核心,医生不仅要治疗疾病,还要承担起在医学健康领域普及医学常识、纠正医学误区和传播科学真理的责任。在社交媒体时代,抖音等平台的日活跃用户数亿,知识类作品发布量显著增长,这些平台已成为健康科普的新阵地。郝鹏医生指出,医学内容的受众逐年增加,受众对医学科普的需求从最初的好奇逐渐向深度认知转变。这种受众需求的转变促使本人在内容创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易于传播的娱乐性,更要兼顾医学本身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郝鹏医生认为,虽然存在信息质量不一和误导性内容的问题,但新媒体也为医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科普舞台,使得专业知识能够惠及更多人。他提倡通过简化医学术语、增加互动、建立信任来提高科普效果。郝鹏医生建议,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大众能够理解的语言,通过类比和生活化场景来讲解医学原理,同时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促进讨论,并通过持续的科普工作积累信任,增强专业公信力。
在实战技巧上,郝鹏医生建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医学概念,深入了解大众的心理需求和认知偏好,以平等的心态与大众交流。他提倡使用生动的比喻和生活化的案例来讲解医学原理,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并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吸引公众关注。
郝鹏医生认为,医学科普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传递医生的温暖与关怀。他强调“有温度的科普”理念,通过医学知识和人文精神温暖生命。同时在他的医学科普实践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核心观点:“医学科普要从医学中来,最终还是要走向医学及健康事业中去。”他倡导医学科普应当站在医学和健康事业的最前沿,随着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医学科普应将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利用前沿科技工具来筛选虚假信息,提升专业能力,提高内容的可靠性,加强医生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参与,完善评价机制与传播指数的指导,提升信息的权威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医学科普也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使其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推动公众健康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郝鹏医生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在通州区漷县镇军屯村的一次公益义诊活动中,郝鹏医生亲自为当地居民提供专业指导,特别是对一位心脏支架手术后五年的王阿姨,他给予了细致的指导,并强调了心脏支架手术后日常管理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此外,郝鹏医生还积极参与到“抖音知识大V进校园”活动中,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医学知识,此次活动线下近200名同学参加,超100万观众线上观看。他的这些行动充分体现了他对医学科普的热爱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活动现场
郝鹏医生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对医学科普的热忱,成为了新时代医生角色转变的典范。他不仅在临床一线挽救生命,更在新媒体的浪潮中,以科普为己任,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公众能够轻松理解的语言,用行动诠释了医生的新使命。郝鹏医生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投身于健康科普事业,共同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在被问到未来在传递健康理念、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方面有何计划时,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