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眼科的 “沉默杀手”,你了解多少?

健康   2025-02-06 18:04   北京  


在眼科疾病的大家族中,青光眼犹如一个隐匿的 “沉默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视力健康。很多人对它的了解可能仅仅停留在名字上,却不知道它的危害究竟有多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青光眼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一下这个眼科的 “危险分子”。

“健康中国行动-世界青光眼日”访谈节目视频


节目专家介绍:



王宁利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王涛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一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青光眼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



一、青光眼是什么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球内部会产生一种叫做房水的液体,它就像眼球的 “润滑剂”,维持着眼球的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然而,当房水的生成和排出失去平衡,就会导致眼压升高。过高的眼压会对视神经造成压迫,就像一根紧绷的橡皮筋,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弹性,视神经也会逐渐萎缩,进而导致视野缺损,最终可能失明。


二、青光眼的类型和症状

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时非常突然,患者会感到剧烈的眼胀、头痛,视力会在短时间内锐减,眼球硬得像石头,结膜充血,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血压升高 等全身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短短 24 - 48 小时就可能完全失明无光感 。不过,也有部分患者对疼痛忍受性较强,仅表现为眼眶及眼部不适。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症状相对较轻,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有些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直到失明才发现。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绝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有的患者直至失明也没有不适感。少数患者随着眼压升高,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虹视、头痛等表现。到了晚期,可出现视野缩小,导致行动不便和夜盲等症状,严重时视力会完全丧失。


先天性青光眼


·婴幼儿型青光眼:这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的类型,出生后就会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不一定同时起病,也有部分患儿单眼发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就像牛的眼睛一样,所以被称为 “牛眼”,还会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孩子容易激动哭闹,还可能出现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全身症状。


·青少年型青光眼:发病比较隐蔽,危害性极大。主要表现为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就失明了。


继发性青光眼


是由于某些眼病、全身疾病或使用某些药物等因素,干扰或破坏了正常的房水循环,使房水流出通路受阻而引起眼压增高的一组青光眼。其病因比较明确,病变多累及单眼,一般无家族性。患者可有眼胀痛、眼外伤、房水浑浊、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表现。


三、如何预防青光眼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 40 岁以上的人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更要定期检查眼压、视野等,以便早期发现青光眼。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不要长时间在暗室停留;避免过度用眼,注意休息;饮食上,选择健康、均衡的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吃过于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少饮酒。


·控制好基础疾病: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要积极控制病情,避免这些疾病对眼睛造成损害。


青光眼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重视它,积极预防和治疗,就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的视力。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注眼睛健康,远离青光眼的威胁。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青光眼的问题,欢迎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编辑:杨再强
审校:梨九
终审:清扬

CHTV
CHTV百姓健康,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宣传卫生健康政策、发布卫生健康新闻、倡导健康理念、传播健康知识、弘扬医学人文的专业健康电视频道。2007年开播,通过卫星面向全国播出(北京机顶盒频道号89),覆盖人群超过6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