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光伏大棚成功案例分享

文摘   2025-01-25 07:25   山东  

点击上面⬆️⬆️⬆️蓝色“庄稼补习班”关注

转发文章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学农业技能,❤️中国农业

前期文章推荐:

什么是农业光伏大棚?
建造农业光伏大棚需要多少钱?
农业光伏大棚能赚什么钱?
怎样建造农业光伏大棚才能不违法?

新春快乐



浙江车厘子光伏大棚

项目概况:位于浙江省淳安经济开发区,是杭州市重点光伏建设项目之一。总投资 3.6 亿元,占地 893 亩,光伏装机容量达 85 兆瓦,年发电量约 8395 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 3 万吨。


模式与效益:采用农光互补模式,上层发电、下层种植车厘子,形成 “光伏 + 农林” 的立体生态农业新模式。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以南最大的集中式光伏电站车厘子种植基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大唐万宁和山光伏电站项目

项目概况:位于万宁市和乐镇和山根镇交界处,建设规模为 70 兆瓦,配套建设 17.5 兆瓦 / 35 兆瓦时储能系统。


模式与效益:以陆地集中式的光伏组件为支架建设抗台防风农业大棚,科学开发治理撂荒地。目前已完成蔬菜种植 600 余亩,每亩每年可种植 7 茬蔬菜,每茬蔬菜产量在 1500 斤左右,蔬菜种植每年产值约 6000 余万元。同时,农业大棚累计用工量已达 6000 余人次,90% 为当地村民,有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阿合奇县农(牧)光互补温室建设项目

项目概况:位于新疆阿合奇县农贸市场东侧,总投资 2487 万元,新建了钢结构日光大棚 23 座,总占地面积 18670 平方米,配套装机容量 2 兆瓦的光伏发电设施设备。


模式与效益:棚内主要种植黄瓜、豆角、西红柿、西瓜、甜瓜等,保障和丰富了当地 “菜篮子” 的供应。项目采用先进的光伏技术与农业种植相结合的模式,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精准补光服务,还实现了电能自给自足,多余电量并入电网。此外,该项目探索 “企业 + 村 + 分红” 模式,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提供稳定就业岗位 10 个,带动当地农牧民劳动就业。



山东利津县汀罗镇圣水循环产业示范园

项目概况:汀罗镇投资 1.6 亿元建设占地 2100 余亩的圣水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在园区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利用光伏板下面的土地种植 22 亩羊肚菌。在大棚后侧架设太阳能电池组件,利用棚顶空间安装 4 兆瓦太阳能光伏组件。


模式与效益:形成板上 “种” 电、底下种菌的光伏农业循环模式,节省了大笔电费,阴凉环境也更适合羊肚菌生长。同时,汀罗镇以铁门关文化资源为龙头、光伏特色产业为引领、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推动 “农文旅” 融合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寿光市化龙镇菌光互补食用菌基地

项目概况:总投资 2000 万元,占地 55 亩,在 2 米至 8 米高度空间上方架设光伏组件,采取菌光互补方式,利用光伏组件下面的土地空间发展食用菌种植。项目共有 26 个食用菌培育棚,采用 “公司 + 基地 + 农户” 发展模式。


模式与效益:光伏电站已建成并网,装机总容量 3.5 兆瓦,年发电约 420 万千瓦时,预计年发电收入 150 万元左右。通过创新光伏菇棚建设,配备喷淋降温、遮阳防晒、温湿度监测等现代化装置,为食用菌生长创造理想环境。此外,公司自研菌种生产的菌包产量相比其他品种提高 10% 以上,还带动了村集体年均增收 10 万元左右。



惠东蔬菜种植基地

项目概况:位于广东惠东九龙峰维德村附近,采取 “现代农业 + 光伏” 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板上 “种” 电、板下种菜的立体产业,可无土栽培多种高品质蔬菜,目前种植面积约 100 亩。


模式与效益:项目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采光需求,创新运用光伏柔性支架加大空间固定支架的模式,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农作物对采光的不同需求。每年可生产绿色电能约 9500 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 2.9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7.9 万吨。同时,解决了蔬菜与主粮争地的问题,为政府保障蔬菜稳定供给提供新思路,还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


庄稼补习班
普及农业生产知识,交流提升中国农业生产质量的方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收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