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一斤的砂仁种植技术详解

文摘   2025-01-15 07:25   上海  

点击上面⬆️⬆️⬆️蓝色“庄稼补习班”关注

转发文章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学农业技能,❤️中国农业

前期文章推荐:

砂仁种植致富案例分享

我国林下种植发展的堵点分析

黄精种植技术

天麻实用种植技术分享


Part.

01

生长环境要求

温度:砂仁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它不耐寒,生长适宜温度一般在 22 - 28℃之间。在 15 - 19℃时生长缓慢,当温度低于 15℃时,可能会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甚至遭受寒害。


光照:砂仁需要一定的荫蔽条件。荫蔽度以 40%-70% 为宜,过强的光照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如叶片灼伤等;但如果光照不足,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瘦弱、产量降低。在自然环境中,山谷、溪边、林下等有散射光的地方是比较理想的种植场所。


水分:它对水分要求较高,年降水量在 1000 - 2000 毫米的环境比较适宜。在生长期间,土壤要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干旱会使植株生长受阻,而积水则容易导致根部腐烂。


土壤:砂仁适宜种植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中。土层厚度要求较深,最好在 60 厘米以上。土壤的 pH 值在 4.8 - 6.5 之间的壤土或砂壤土为最佳。这样的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Part.

02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种子采集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株采集种子。种子要成熟饱满,一般在果实呈红褐色时采集。采集后的种子需要进行处理,先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 2 - 3 天,每天换水 1 - 2 次,以去除种子表面的杂质和抑制发芽的物质。然后捞出晾干,再用草木灰或细沙与种子混合均匀,进行催芽。催芽温度保持在 30 - 35℃,经过 7 - 10 天,种子开始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时间与方法:播种时间通常在春季 3 - 4 月或秋季 8 - 9 月。播种方式有两种,即条播和撒播。条播是在畦面上按行距 15 - 20 厘米开沟,沟深 1.5 - 2 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 1 - 1.5 厘米厚;撒播则是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然后轻轻耙平,使种子入土,再覆盖一层薄土。播种后为了保持土壤湿润,可以覆盖一层稻草或地膜进行保湿。


分株繁殖

分株时间:一般在春季 2 - 3 月或秋季 7 - 8 月进行。这两个时期气温比较适宜,植株生长旺盛,分株后容易成活。


    分株方法: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带有 1 - 2 条地下匍匐茎的植株作为母株。将母株挖出,把地下匍匐茎剪成带有 3 - 5 个芽的小段,每段保留一定的根系。然后在种植地按株行距 1.5 - 2 米 ×1.5 - 2 米挖穴,穴深 20 - 25 厘米,将分株苗放入穴中,使根系舒展,填土压实,浇足定根水。



Part.

03

田间管理要点

苗期管理

  间苗与补苗:对于种子繁殖的砂仁,在幼苗长出 3 - 5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保持株距 5 - 7 厘米,使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要及时检查苗情,对于缺苗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补苗,保证苗全、苗齐,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


遮荫措施:由于砂仁需要一定的荫蔽条件,在苗期可以搭建遮荫棚。遮荫材料可以选择遮阳网或树枝等,将荫蔽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强光直射对幼苗造成伤害。


中耕除草

    砂仁生长期间要经常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中耕深度不宜过深,一般为 5 - 7 厘米,以免损伤根系。在植株封行前,每年进行 3 - 4 次中耕除草;封行后,可适当减少中耕次数,但要及时拔除杂草。中耕除草不仅可以清除杂草,减少杂草与砂仁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还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有利于根系生长。


施肥管理

基肥:在种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 2000 - 3000 千克、过磷酸钙 25 - 30 千克作为基肥。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砂仁生长提供长效的养分供应。


追肥:除基肥外,砂仁还需要根据生长阶段进行追肥。在幼苗期,主要施氮肥,促进植株生长,如每亩施稀薄人畜粪水 1000 - 1500 千克或尿素 5 - 7 千克;花芽分化期和开花结果期,要增施磷、钾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花芽分化期每亩施复合肥 10 - 15 千克、过磷酸钙 10 - 15 千克,开花结果期每亩施钾肥 5 - 7 千克、硼砂 0.5 - 1 千克。施肥时,可在植株旁开浅沟施入,然后覆土,避免肥料流失。


灌溉与排水

    砂仁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又怕积水。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可以采用沟灌或喷灌的方式。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可以通过开挖排水沟等方式,确保田间积水能够及时排出,以免引起烂根和病害发生。



Part.

04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果实发病时,表面出现褐色凹陷病斑。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植株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并销毁。发病初期,可选用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 1000 倍液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 8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 7 - 10 天喷 1 次,连续喷 2 - 3 次。


叶斑病:病斑多发生在叶片边缘或叶尖,呈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防治措施有及时清除病叶并烧毁,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发病时可用 30% 氧氯化铜悬浮剂 600 - 800 倍液或 25% 丙环唑乳油 1000 - 1500 倍液喷雾防治。


虫害防治

钻心虫:幼虫钻入砂仁茎干内,造成茎干中空,易折断,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防治方法可以在成虫产卵期,采用糖醋液诱捕成虫;发现幼虫蛀入茎干后,可用注射器将 80% 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注入虫孔,然后用泥土封住虫孔。


    蚜虫:主要吸食砂仁叶片和嫩梢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卷曲。防治时可选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 2000 倍液或 40% 乐果乳油 1000 - 1500 倍液喷雾防治。



Part.

05

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间:砂仁果实一般在 8 - 9 月成熟。当果实由绿色变为红褐色,种子呈黑褐色,有浓烈的辛辣味时,即可采收。采收过早,果实未成熟,品质差、产量低;采收过晚,果实可能会脱落,造成损失。


采收方法:用剪刀将果穗剪下,注意不要损伤果实和植株。在采收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


加工方法

  晒干法:将采收后的果实放在阳光下暴晒,每天翻动 2 - 3 次,晒至果实完全干燥,含水量在 12% 以下。然后筛去杂质,装袋保存。在暴晒过程中,要注意天气变化,避免雨淋。


    烘干法: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可采用烘干的方法。将果实放入烘干设备中,温度控制在 50 - 60℃,烘至干燥。烘干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防止果实发霉。烘干后的砂仁便于储存和运输,且品质稳定。


庄稼补习班
普及农业生产知识,交流提升中国农业生产质量的方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收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