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庄稼补习班”关注
转发文章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学农业技能,❤️中国农业
前期文章推荐:
答读者问:甘蔗种植技术 |
黄精种植技术 |
金线莲种植技术(林下) |
2024年铁皮石斛种植前景分析 |
一、品种选择
品质优良品种:乌梅有多种品种,在选择时应优先考虑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且品质优良的品种。例如,四川达州的 “耳梅” 品种,是《药典》收载品种,其果实椭圆形,青中透黄,果径相对较大,单果重 20 克以上,种核属椭圆籽类型,具有良好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考虑到乌梅生长过程中可能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种植成本,同时保证乌梅的品质。如一些野生乌梅经过驯化后的品种,往往保留了较强的抗逆性。
二、生长环境要求
气候条件
温度:乌梅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它能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温,但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下可能会受到冻害。一般来说,年平均温度在 10 - 20℃较为适宜。在花芽分化期,适当的低温(0 - 7℃)有利于花芽的形成。
光照:乌梅是喜光植物,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乌梅的光合作用,增加果实的糖分积累,提高果实品质。但在夏季高温强光时,适当的遮荫可以防止叶片灼伤。
降水:乌梅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年降水量在 1000 - 1500mm 较为合适。但要注意排水,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土壤条件
质地:乌梅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中。以砂壤土或壤土为最佳,这种土壤通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有利于乌梅根系的生长发育。
酸碱度:土壤的酸碱度一般保持在 pH 值 6 - 7.5 为宜。过酸或过碱的土壤可能会影响乌梅对某些营养元素的吸收。
三、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种子采集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集成熟的种子。种子采集后,需要进行清洗、晾干等处理。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可以对种子进行层积处理,即将种子与湿润的沙子混合,放置在低温环境下(0 - 5℃)2 - 3 个月。
播种时间与方法: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春季播种宜在 3 - 4 月,秋季播种在 10 - 11 月。播种方法可以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时,行距为 20 - 30cm,沟深为 3 - 5cm,将种子均匀地播在沟内,覆土后稍加镇压。撒播则是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然后覆盖一层薄土。
嫁接繁殖
砧木和接穗选择:砧木一般选择生长健壮、适应性强的乌梅实生苗或同属植物的苗木。接穗要从品质优良、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乌梅母树上选取,选取的接穗应为一年生、发育良好、带有饱满芽体的枝条。
嫁接时间与方法:嫁接时间一般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时(3 - 4 月)或秋季(9 - 10 月)进行。常用的嫁接方法有芽接和枝接。芽接如 “T” 形芽接,操作时在砧木的适当部位切一个 “T” 形切口,将接穗上的芽片插入切口,然后用塑料薄膜包扎紧。枝接如切接,将接穗下端削成楔形,砧木在适当位置剪断,从截面一侧纵切一刀,插入接穗,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然后包扎固定。
田间管理
四、田间管理
施肥管理
基肥:乌梅种植前,应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农家肥、堆肥等,每亩施用量为 2000 - 3000kg。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乌梅的生长提供长效的养分支持。
追肥:乌梅生长期间需要进行追肥。在乌梅的幼龄期,应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每年可追肥 2 - 3 次,每次每亩施尿素 10 - 15kg。进入结果期后,要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在花芽分化期,每亩施磷酸二氢钾 10 - 15kg;果实膨大期,每亩施复合肥 15 - 20kg。
水分管理
灌溉:乌梅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要避免积水。在干旱季节,需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隔 7 - 10 天灌溉一次,灌溉量以湿透土壤根系层为宜。
排水:在雨季或降水较多的地区,要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积水导致根部腐烂。可以在果园内设置排水沟,沟深和沟宽根据果园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沟深为 30 - 50cm,沟宽为 30 - 40cm。
中耕除草
中耕: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促进乌梅根系的生长。一般每年中耕 3 - 4 次,深度为 10 - 15cm。在乌梅的幼龄期,中耕范围可以适当扩大;进入结果期后,中耕要注意避免损伤根系。
除草:杂草会与乌梅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影响乌梅的生长。可以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的方式。人工除草比较安全,但效率较低;化学除草效率高,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除草剂,避免对乌梅造成伤害。
五、病虫害管理
病害管理
炭疽病:炭疽病是乌梅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发病初期,果实和叶片上会出现褐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上有黑色的小点。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方面,要及时清除病果、病叶,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化学防治可以在发病初期,喷施炭疽福美、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
疮痂病:疮痂病主要危害果实,使果实表面出现疮痂状的病斑,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防治疮痂病可以在萌芽前,喷施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代森锰锌等杀菌剂。
虫害管理
蚜虫:蚜虫是乌梅常见的虫害,主要吸食叶片和嫩梢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变形,影响乌梅的光合作用。防治蚜虫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生物防治可以释放瓢虫、草蛉等蚜虫的天敌;化学防治可以喷施吡虫啉、啶虫脒等杀虫剂。
果蝇:果蝇主要危害成熟的乌梅果实,在果实内产卵,使果实腐烂。防治果蝇可以在果园内悬挂糖醋液诱捕果蝇;在果实成熟期,喷施氯氰菊酯等杀虫剂。
六、采摘
采摘时间:乌梅果实的采摘时间因用途而异。如果用于鲜食,一般在果实成熟度达到七八成时采摘,此时果实口感较好;如果用于制作中药材或加工产品,一般在果实接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时采摘,此时果实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采摘方法: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可以使用剪刀或人工采摘的方式。对于较高的树枝上的果实,可以使用采摘工具辅助采摘。
七、加工保存
干制:采摘后的乌梅可以进行干制,制成乌梅干。干制方法可以采用自然晾晒或烘干。自然晾晒时,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将乌梅均匀地铺在晾晒场上,晾晒过程中要经常翻动,防止发霉。烘干可以使用烘干机,温度控制在 50 - 60℃,烘干时间根据果实的大小和含水量而定,一般需要 1 - 3 天。
腌制:乌梅也可以进行腌制,制成乌梅蜜饯等产品。腌制时,将乌梅洗净,用糖、盐等调料腌制,腌制时间和调料用量根据产品的要求而定。
酿酒:利用乌梅酿酒也是常见的加工方式。将乌梅洗净,破碎后加入适量的糖和酒曲,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 20 - 30℃,发酵时间为 1 - 2 周。发酵完成后,经过过滤、澄清等工序,即可得到乌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