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庄稼补习班”关注
转发文章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学农业技能,❤️中国农业
前期文章推荐:
林药套种案例:杜仲 - 半夏
背景与环境
杜仲是一种常见的木本药材,它的树皮是主要的药用部位。其植株高大,有很好的遮荫效果。在一片杜仲林内,林下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套种半夏。
半夏是喜阴植物,对光照强度要求较低。杜仲林的树冠层为半夏提供了适宜的遮荫环境,避免了夏季强光直射对半夏的伤害。
种植细节
杜仲树的行距一般在 3 - 4 米左右,在林下翻耕土地后,按照株行距 15 - 20 厘米种植半夏。半夏一般在春季 3 - 4 月播种,播种前要对种子或块茎进行适当处理,如用多菌灵浸泡块茎,防止病害。
杜仲林日常管理主要是修剪枯枝等,在套种半夏后,要注意灌溉。由于林下环境相对湿度较高,但仍要根据天气情况,在干旱时期保证土壤湿润,避免半夏缺水。同时,在施肥方面,杜仲林可以使用有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而半夏生长期间,可以适当追施含钾量较高的复合肥,促进其块茎生长。
效益分析
从经济效益看,杜仲树皮经过加工后可以用于制药、保健品等行业。以每亩种植 100 株杜仲计算,生长 10 - 15 年后,杜仲树皮的收益可达数万元。半夏的收获期相对较短,在种植后的当年或次年秋季就可以收获,每亩半夏产量可达 150 - 200 千克,按照市场价格每千克 80 - 100 元计算,收益也相当可观。
从生态效益讲,这种套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杜仲林可以保持水土,改善小气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稳定。
粮药套种案例:玉米 - 柴胡
背景与环境
在北方的一些农田,采用玉米 - 柴胡套种模式。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植株较高,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柴胡是多年生草本药材,对光照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幼苗期较怕强光。
种植细节
玉米一般在春季 4 - 5 月播种,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约 80 - 90 厘米,窄行约 40 - 50 厘米。在玉米宽行中间,于春季或秋季(以春季为好)种植柴胡。柴胡种子细小,播种前需要精细整地,将种子与细沙混合后均匀撒播,然后轻轻覆土。
田间管理方面,玉米生长前期主要是施肥、除草等工作。在玉米生长中后期,要注意防止倒伏,避免压坏柴胡。柴胡生长期间,需要适当控制杂草,因为其幼苗生长缓慢。在施肥时,玉米可以按照常规施肥方案,柴胡则在生长旺盛期适当追施磷钾肥,促进根系生长。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上,玉米产量每亩可达 500 - 600 千克,能保证粮食收益。柴胡在种植后的 2 - 3 年可以采挖,每亩干品产量约 100 - 150 千克,市场价格较高,能为农民增加额外的收入。
生态效益方面,这种套种模式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玉米秸秆还田后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柴胡的后续生长。
果药套种案例:苹果树 - 丹参
背景与环境
在果园中,苹果树是主体果树。其树形较大,有明显的季节性生长规律。丹参是一种常见的根类药材,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肥力有一定要求。
种植细节
苹果树的株行距一般在 3 - 4 米左右。在苹果树行间,春季 3 - 4 月种植丹参。丹参种植前要深耕土地,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种植时,株距约 20 - 30 厘米。
果园管理过程中,苹果树的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正常进行。对于丹参,在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适当灌溉,因为果园的蒸发量较大。同时,要注意防治丹参的根腐病等病害,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例如,使用木霉菌等生物制剂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同时合理使用杀菌剂。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方面,苹果的产量和质量是果园的主要经济来源。丹参在种植后的当年秋季或次年春季就可以收获,每亩丹参产量可达 200 - 300 千克(鲜品),经过加工后,丹参的价格较高,能增加果园的经济收益。
生态效益上,丹参的种植可以改善果园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同时,果园的生态环境为丹参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提高丹参的品质。这种套种模式减少了果园内的杂草生长,降低了果园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