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壮美昭陵”,关注平台每天发文。
壮美昭陵文化艺术平台
|文学|书画|摄影|朗诵|音乐|
︱第 2983 期︱
在职工中专任教的日子
文/王根义
常言道:穷人不说富汉,老了不说少年。但是自己作为一个奔七的人,眼前的事情记不住,过去的事情忘不了。
1982年,我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工作。后来,组织安排我在王家河铜川矿务局职工中专担任电工知识与家电维修等教学工作。我在教学收音机的原理、安装和维修教学时。为了使学员毕业后学到一定的电工知识,能看懂一般简单的模电放大器原理图,会装配收音机与维修收音机。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新华书店及学校图书馆翻阅了许多相关理论知识书籍,并利用晚上和节假日跟着一个专业修理收音机的师傅学习修理收音机的技术,由于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的电工知识及收音机安装与维修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就连维修师傅都夸赞我修理家电水平都赶上他了。
在修理收音机时,我往往用万用表的红标笔接地,用黑标笔在几个节点点击两下,就可以判断出故障元件,修理一台收音机平均时间就是5分钟左右。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准备了几块2米长1.5米宽的硬纸板,在硬纸板上画着收音机原理图,在每一个元件的原理图上焊接上实物元件,这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原理图和实物图相结合的大收音机。这样每一次教学时,把这个“大收音机”给黑板上一挂,就有了放大的原理图,学生一目了然。经过我精心计算和调试这个大收音机的关键阻抗,这个大收音机成功地响起来了。用这个放大的收音机讲收音机的实用修理技术,优点更为独特和突出,把其中一个电子元件反复拆卸,也不会损害电路,而且,通过更换一个参数不同的电子元件马上就可以听到这个参数对收音机工作状态的影响。把枯燥无味的收音机维修讲的成了学生最爱学的一门乐趣课,让学生学的实在,学的明白,学到了真正的技术。
掌握了学员基本情况以后,我给学生每人发一套收音机套件,让学生自己装,因为我掌握了烙铁焊接技术,自然传授给了学生,学生几乎都焊好了各自的收音机,但学生装配收音机有时难免出错,所以学生装配的收音机开始多数都不“响”,这时候,我的维修收音机技术大显身手,我一会儿让这个学生的收音机“响”了,一会儿让那个学生的收音机“唱”起来了。这种教学效果是我的得意之笔,学生拍手叫好,赞扬“王老师是修理收音机的神仙”。
由于我有很深的理论知识,当有实践经验后,收音机安装、调试和修理技术飞速提高,有些收音机疑难故障,师傅解决不了,我也能解决。由此,我开始向人家学习的师们夸赞我修理收音机技高一筹,他们说“我把维修收音机的技术提高到极致”。家电维修部门的师傅们多年来对电视机一道一道竖排的干扰线的故障,想了用了各种方法,都排除不了。我经过分析,发现是场扫描电路一个电阻的值要调整,帮这些师傅们解决了难题。
我修理收音机的技术很快就传遍了铜川市,每一次当我下班后,家门口就有好多老头老太太在等我,让我给他们修理收音机,我也成了矿务局的红人。
几年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主编出版《微机原理及应用》与《计算机与互联网》专著两部,成为学员学习的抢手理论书籍。
由于我在电工及无线电方面的特长,铜川电大及铜川市劳动局聘请我为自动控制原理及供电课程,当时我成了铜川市的大忙人。
每当我想起这些真实故事,我就很自豪,因为我曾经用我的知识为铜川矿务局职工中专的学生和铜川市经济的发展做了我应有的贡献。
王根义,礼泉赵镇后寨村人,曾在铜川变压器厂任工程师,在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任教授。1973年礼泉二中毕业,同年底入伍,1978年4月底复员回家,同年7月参加高考,被西安矿院录取。在铜川矿务局及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等从事教学工作,现在退休。
精彩链接分享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