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變遷史系列講座第一講:我們爲什麼要瞭解黃河變遷的歷史?

学术   2024-11-12 15:23   北京  

作爲一名歷史學人,能夠到這裏和大家交流,當然我衹能談談過去的歷史。不過今天我來談黃河的歷史,具體講述“我們爲什麼要瞭解黃河變遷的歷史”這個問題,或許會讓大家覺得有些怪異。其實對於絕大多數非歷史專業的朋友來說,不管想過還是沒有想過,衹要接觸中國歷史,這個問題,都是一個現實的存在;即使今天沒有想到,將來總會在某個時候浮現在你的腦海裏。

大家若是覺得怪異,那是由於狹義的歷史學所研究的是人類活動隨着時間進程而發生或是展開的變化,而黃河衹是一條自然的河流,原本是脫離於人類社會之外的客觀存在。

我說人們一定會想到黃河在歷史時期的變遷問題,這是因爲黃河的河道很長,流域面積也很大,在歷史時期所發生的變動更大;更重要的是,它與中國歷史的演進歷程,它與中華文明的發生和發展,一直息息相關。可以說,衹要我們想要多少瞭解一點兒中華民族的歷史,就不能不對黃河變遷的歷史有所瞭解——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嘛。這就像對一個人一生一世的經歷和業績追根溯源,當然要先從他的母親講起。

一、一條大河長又廣

黃河在中國歷史上所佔地位之重要,對歷史進程影響之深重,首先是緣於它在中國國土上所佔的“份量”相當龐大。

這個龐大的“份量”,最鮮明地體現在黃河河道的長度上。現在的黃河幹流河道,從青藏高原上的源頭瑪曲開始,到山東省東營附近的黃河口鎮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這個長度,在世界“最長”的大河裏也排名第五,確實是夠長的了。不言而喻的是,我在這裏說黃河在中國國土上佔有龐大“份量”,是因爲它的整個流程——從河源,到河口,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之內。

由西向東,橫貫華夏大地中部的黃河,不僅流程很長,流域面積還很大。這一點,有些朋友或許知道一些,但大多數社會公衆,甚至相當一部分不從事歷史地理研究的中國古代史研究學者,恐怕也並不十分清楚。

今天的華北大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爲什麼呢?當然是由於這片大平原是由黃河、淮河和海河這三條河流氾濫沖積而形成的,但這由三條不同水系沖積形成的平原不僅相互毗鄰,還緊密聯結,以至成爲一體,纔是行用“黃淮海平原”一稱的具體緣由。

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黃河水系同北面的海河水系和南面的淮河水系在歷史時期很可能是連爲一體的。這沒有什麼高深的道理,地勢平衍,海拔高度接近,就易於貫通麼。事實上就是這樣,回首過去,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黃河或主要同北面的海河水系連通,或主要同南面的淮河水系連通,就歷史時期的總體狀況和河流水文的基本原理而言,可以說現今各爲一水的這三大水系原本就是同一條河流。

這樣,把黃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水系的流域面積合併在一起,也就是整個黃淮海大平原,這麼大面積的土地,就合成爲黃河下游流域了。我說“一條大河長又廣”,那個“廣”字,就“廣”在了這裏。

流域面積如此遼闊的黃河水系,特別是下游的黃淮海大平原區域,正是中華文明誕生和發展的核心區域;至少直到唐代,情況一直都是這樣。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冀朝鼎先生寫過一本題作《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的小書,對中國古代史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

冀朝鼎先生在這本書中指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重要的“基本經濟區”,一個在黃河中下游,另一個在長江中下游。他認爲,這兩個“基本經濟區”的農業生產條件與運輸設施比其他地區要優越得多,“以致不管是哪一集團,衹要控制了這一地區,它就有可能征服與統一全中國”(見《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第一章第二節《基本經濟區的定義》)。換句話來說,冀朝鼎先生認爲,對這兩個“基本經濟區”的控制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是統一抑或分裂的局面。

冀朝鼎“基本經濟區”示意圖

更具體地講,冀朝鼎先生是把黃河中下游“基本經濟區”視爲“秦漢時期基本經濟區”,而把那個長江中下游那個“基本經濟區”視爲“唐宋元明清時期基本經濟區”。他這個分期的具體時間,似乎還可以再加斟酌。因爲從後來中國歷史地理學和中國古代經濟史的研究成果來看,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至唐宋之際纔由北方黃河中下游流域轉移到南方長江中下游流域。因此,在我看來,或許把黃河中下游區域視作唐代以前的“基本經濟區”會更合理一些。

儘管如此,我們看冀朝鼎劃定的黃河中下游經濟區,在黃河中游地區,它主要是涵蓋了渭河平原、汾河平原和洛陽附近的伊洛河谷地;而在下游地區,卻包括了淮河北岸和海河流域,這就同黃淮海平原大體相當了。

我們生在偉大的社會主義新中國,我們都從小就是馬克思主義者,當然都知道經濟基礎是決定和體現一個社會發展狀況最基本的因素。藉助冀朝鼎先生劃定的這個黃河中下游“基本經濟區”,我們可以很具體地理解,這一區域在中國歷史的早期階段居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問題是黃河中下游流域在秦漢時期已然如此,那麼更早呢?歷史是從前向後逐次展開的。在中華文明形成的早期階段,黃河中下游流域就已經顯示出淵源之地的跡象了。

冀朝鼎先生在劃定這種“基本經濟區”時所要考慮的一項重要因素,是它的地理基礎。談到這一點,就不能不直接面對歷史與地理的關係這一重要命題了——這也是我在這裏和大家談論“我們爲什麼要瞭解黃河變遷的歷史”這一問題時需要陳述的根本性內容。

大家都知道,研究歷史的歷史學是一門現代學科,同研究地理的地理學也是一門現代學科一樣。歷史和地理的內涵都很豐富,二者的關係也相當複雜,至少其相互之間並不是單向地發生影響的。因此,要想周詳地述說歷史與地理的關係,是一件頗爲困難的事情,絕非三言兩語所能做到。

不過這種複雜性幾乎是我們研究所有問題都會遇到的情況。實際處理起來,衹要明確當下所針對的具體環節,就可以找到化繁爲簡的辦法——這就是找出影響這一環節的主要因子。回到冀朝鼎先生的“基本經濟區”,談到影響和決定這種“基本經濟區”的地理因子,這就觸及了我在這裏要和大家講述的一項基本內容——即黃河作爲一項地理要素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若是按照構成地理環境的幾大主要要素對傳統的地理學科做出進一步細分的話,通常是把它劃分爲自然地理、經濟地理和人文地理這三大系列。在談論黃河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這一問題時,首當其衝的,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影響和作用。

雖然黃河這條河道本身就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但談到地理環境對人類文明的影響,首先需要論述的卻應該是流域內的氣候狀況。這是因爲主要是由氣候因素決定了當地的植被、動物羣落以及土壤、水文等項狀況。

當代地理學家們主要根據氣溫和降水情況,用“秦嶺—淮河線”把中國劃分爲南方的亞熱帶區域和北方的溫帶區域。黃河流域處在北方溫帶區域,長江流域則處在南方亞熱帶區域。

有史以來的事實告訴我們,對於早期文明發展來說,北方溫帶區域顯然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冀朝鼎先生的黃河中下游“基本經濟區”,賴以形成的基礎,首先正是這一條件。優越的自然地理狀況,使得這一區域具備了最好的農業生產基礎。

就像很多學者常講的那樣,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立國,冀朝鼎先生劃定的黃河中下游“基本經濟區”主要也是基於這裏發達的農業生產。而在北方溫帶區域內衹有黃河下游大平原以及中游的渭河、汾河和伊洛河谷地農業生產比較發達,這就要歸結於黃河及渭河、汾河和伊洛河等主要支流的沖積作用了。因爲大河在下游沖積形成的土壤,不僅平坦而易於耕種,更重要的是還具有富饒的肥力。土肥苗就壯,收成不能不好。

黃河下游平原真的是沃野千里,一望無際,農業生產的果實,當然豐厚無比。所以自從夏、商、周三代以來,直到唐代,這裏都是統一王朝立國的基礎——這也就是冀朝鼎先生所說的“基本經濟區”。即使是在宋代以後,至少就政治地理而言,還是“得中原者得天下”,而所謂“中原”,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同黃河下游平原做同義替換的。

很多人都把地理空間比作歷史演進的舞臺。按照這樣的類比,黃河中下游平原、特別是黃河下游大平原,就是這個這個歷史舞臺的中心。一齣齣、一幕幕的大戲就在這裏連環出演,可這個舞臺本身、也就是黃河河道和兩岸的情況在歷史時期都在不斷地發生着變化。因而要想清楚而又準確地認識中國歷史的演進過程,就不能不對黃河的變遷有所瞭解。

即以黃河幹道的變遷而言,從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到清文宗咸豐五年(1855年),長達七百多年間,其主河道一直奔流東南,襲奪淮河下游河道,大致在今淮河口一帶匯入黃海。不僅河道的走向大爲改觀,就連尾閭所歸的大海也完全不同。其實在華夏先民留下相關的記錄之前,黃河幹流就曾有過多條河道像建炎二年至咸豐五年之間那樣東南流入黃海。河南相關學者,已經發現一些這樣的河道遺蹟。這就猶如歷史舞臺改換的場景,其變換幅度之大,若是用改天換地來形容,恐怕也不爲過。在這前後場景下演出的劇情,自然也會天翻地覆,迥然不同。

這就是我們在認識中國歷史時必須要對黃河的變遷過程有所瞭解的道理。

二、黃河的歷史也是中國歷史的核心內容

黃河是中國歷史發生和演進舞臺上的重要場景,這衹是我們觀察黃河歷史變遷的一個視角。如前所述,歷史與地理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是相當複雜的,並非僅僅是由地理空間給歷史發展提供出演的舞臺。古往今來,黃河各個方面的水文狀況以及伴隨着這些水文狀況而發生的人類文化現象,其本身就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起黃河自身的水文狀況,乍看起來,似乎衹是純自然的現象,屬於所謂“自然史”的範疇——就像地質變遷史或人類誕生之前的“古地理”變遷一樣。然而,黃河的情況卻不是這麼簡單,由於中游黃土高原地表堆積物的特殊性,即使是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作用還很微弱的時候,原始的農業種植活動也會加劇地表的侵蝕,致使更多的泥沙被衝入黃河河道。

在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大多數地區,地表堆積的所謂“黃土”,除了表層具有一定有機質的部分之外,其大部分深層堆積物,嚴格地說,並不是土壤,它衹是岩石的風化物。它是一種酥鬆的第四紀沉積物,性質大致與第四紀沉積沙相同,衹是顆粒更爲微小而已。黃土也可以說是一種成土母岩,而與真正的土壤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這種在性狀上更接近於岩質的深厚黃土,具有一種上下豎茬的內部構造,專業的術語稱之爲“垂直節理”。這樣的“垂直節理”,使得黃土一遇流水沖蝕,很容易成片垮塌,而在失去表面土壤層的保護之後,黃土的垮塌便會明顯加劇。

垮塌下來的黃土,隨水流淌,先由小溝匯入大溝,再由大溝匯入小溪,接着再匯入較大的支流,最終流到黃河幹流裏面。這就是所謂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在中游黃土高原流失下來“黃土”、也就是泥沙,到了下游河段之後,由於河道比降降低,也就是水流坡面變緩,流速也隨之減慢,這些泥沙就逐漸沉積到了河牀之中。久而久之,河牀愈積愈高,就很容易發生水流漫溢,乃至決口改道。

這種中游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下游河道的淤積溢決,就是黃河自身演化歷史的一條主線,而不管是中游地區的水土流失,還是下游河道的淤積決溢,都與人類活動的歷史息息相關。

雖然與後來的情況相比,早期人類對環境的開發活動,強度還很有限,影響還相當微弱,但強與弱衹是程度的差異,就其實質性作用的原理而言,在前後各個歷史時期並沒有什麼不同。衹有瞭解到這一實質,纔能對比分析前後不同時期人類活動的強弱程度,從而準確地把握人類活動對黃河變遷的影響作用。

近年的考古發現告訴我們,諸如陝北神木的石峁遺址、清澗的李家崖遺址和寨溝遺址,這些早期人類的活動遺蹟,都已清楚顯示出人類對黃土高原的作用和影響。再後來,到了秦漢時期以後,黃土高原上的土地利用形式,也就是以農業種植爲主抑或是以牧業畜養爲主,便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當地水土流失的輕重,從而也就直接影響到下游河道的安常動變,進而影響到下游區域經濟的繁盛與衰敗,而漢唐時期黃土高原的土地利用形式,又往往與國都長安的安危緊密聯繫在一起。

黃河河道的大幅度變遷,不僅如上所述,沖積形成了黃淮海大平原,爲黃河中下游“基本經濟區”奠定了自然地理的基礎,甚至直接影響到中國的版圖和疆域面積。在南宋建炎二年至清咸豐五年黃河東南流入黃海期間,由於入海黃河泥沙的淤積,致使蘇北海岸大幅度向外推移。今江蘇北部鹽城以東的瀕海平原,大多就都是這一時期纔淤積成陸的;連雲港本來是海中孤島,它與大陸連爲一體,也是海岸東擴的結果。大家看看,這給中國增大了多少國土面積,又是何等巨大的變化!

正因爲如此,我的老師史念海先生,復旦大學的譚其驤先生,還有很多歷史地理學界和水利史學界的前輩,都爲研究黃河的歷史變遷及其影響付出了重大的努力,並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成爲我們今天進一步研究黃河變遷史的重要基礎。

今天在這裏談論這一問題,特別值得感激和紀念的是我的導師史念海先生。史念海先生爲研究黃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問題,足跡幾乎踏遍了黃土高原的每一處土地。他把歷史文獻的爬梳分析和地理學的野外考察方法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考察過程中還特別關注相關古代遺蹟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從而系統而又深入地揭示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對黃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嚴重影響,以一系列卓越的學術研究成果,清楚告訴我們:黃河自身的歷史,就是中國歷史的一項核心內容。——這也是我們在學習中國歷史知識時需要瞭解黃河變遷歷史的另一項重要原因。

2024419日草稿

2024422日下午講說於內蒙古烏海市

2024年5月2日修改定稿

【附案】此文今刊《澎湃新聞·翻書黨》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看《澎湃新聞》簡化字本

又此“黃河變遷史系列講座”上一講——第〇講:《我的黃河史研究

》,可搜敝人此號閱讀: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zg2MTQwNw==&mid=2247501363&idx=1&sn=2e875475f82a74cd0c8999cd36b6f454&chksm=e8fdbe43df8a37552d8e85c1681e129372687902fdb3a81a9dcb179538d750496a27846e597a&token=320404351&lang=zh_CN#rd

辛德勇自述
發佈本人學術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