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24版初中歷史教科書上的秦象郡南界,基本上是依據譚其驤先生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的畫法。
然而譚其驤先生並不是秦朝開國皇帝趙正,象郡不是譚先生設定的。
譚其驤先生衹是一名學者,一位歷史地理學者。學者的工作是做學術論證——依據相關歷史記載,做出推斷。譚其驤先生就是這樣來推定秦朝象郡的南界是在哪裏的。
不過其他學者不一定都認同這樣的推斷,譬如他的老師顧頡剛先生,就把秦象郡的南界定在今越南中部(上示《秦統一圖》);日本學者箭內亙也是這樣(上示《秦一統圖及……》)。
顧頡剛先生和箭內亙先生秉持的是中國很久以來傳統的看法,而在我看來,應以顧頡剛先生和箭內亙先生的觀點爲是;至少我看不到譚說具備比顧說和箭內說更合理可信的依據。
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的人們,請注意每一個人的學術認識都有可能產生差誤這,因而在顧、譚二說中擇取一是時需要悉心論證,謹慎辨別。
除了譚其驤先生的看法未必正確無誤之外,看待《中國歷史地圖集》上的邊界,還需要考慮到一個特別的因素——我親耳聽到譚其驤先生講,當時組織的要求是:對中國的敵國——蘇聯,邊界要儘可能往他們那邊兒畫,以示中國反修的政治立場;而對友好的兄弟國家,如朝鮮,如越南,邊界要儘可能往咱們這邊兒畫,以示絕不搞大國沙文主義。
——歷史教科書遠比《中國歷史地圖集》的影響要大,在外界看來,或許更能體現政府的立場,因而,在今天,我們是不是應該超越《中國歷史地圖集》的局限而更加實事求是一些呢?
——須知這一點對國家和國家的利益都很重要——地方差得好大好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