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指出新編義務教育歷史教科書中的越王勾踐滅吳時間(-473)與編纂者所定春秋戰國分界時間(-475)的矛盾(即按照教材編寫者的觀點,勾踐滅吳是在戰國,而不是春秋末期),不過這衹是表面現象,是編者根本不動腦子胡亂編的體現(不管你怎樣看待春秋戰國之際歷史轉變的複雜性,敘述的邏輯總要自洽)。但更深一層的問題,是教科書編寫者對春秋戰國之分這一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重大問題,缺乏思索,缺乏具體的認識。
放大一點兒來看,對越王勾踐滅吳事件缺乏足夠的重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中國歷史學界的普遍情況。
諸家論春秋戰國分界,具體年代雖然參差不一,但戰爭性質的轉變,是大多數學者共同重視的一項重要要素。
所謂戰爭性質的轉變,大致可以概括爲:由以武力脅迫他國謀取霸主地位,轉變爲以攻城略地擴張領土爲作戰目的,甚至併吞他國,此即今義務教科書所說戰國時期“戰爭的性質已由春秋時期的爭霸變爲兼併”。儘管如此,總的來說,兼併的規模是逐漸擴大的,起初被兼併的大多衹是一些小國,即教科書所說“導致許多中小諸侯國覆滅”。
在這一背景下,我們來看勾踐滅吳一事,這被滅掉的吳國可是個地位、實力和聲勢都很顯赫的大國,吳王闔閭還是荀子所稱春秋五霸之一。儘管勾踐在滅吳後奪得了霸主的名號,但我們研究歷史不能徒看其名,不顧其實。前後通觀歷史發展的過程,就勾踐滅吳的規模來看,足以將其視作進入戰國時代的標誌性事件。更何況越王勾踐隨即遠程北徙琅邪,試圖進軍中原,並沒有滿足於“霸王”稱號。
再以這樣的視角來看吳王闔閭與越王勾踐之間的恩怨故事,就不僅僅是這兩個人處事方式的差異了,恰恰體現了時代的巨變。
——總之,在我看來,勾踐滅吳是歷史業已進入戰國時代的標誌性事件,義務教科書將越人滅吳而稱霸中原歸在春秋末期是很不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