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隐形杀手”,为何是它?

文化   2024-11-06 12:31   北京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主笔|袁越
塑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原材料,它代替的是木材、钢铁和天然纤维,这三样东西都曾经是各个国家争相抢夺的战略物资,所以曾经有作家写文章赞美塑料,称它促进了人类的和平。
但是,塑料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不容易降解。随着塑料制品的普及,塑料垃圾的问题开始显现。最早引起大家关注的是大件塑料垃圾,尤其是进入海洋的大件塑料垃圾,因为它会一直漂浮在海面上,从而被各种海洋动物误食。
《塑料王国》剧照
还没等海洋塑料垃圾的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英国普利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lymouth)的理查德·汤普森(Richard Thompson)教授在2004年5月7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消失在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里了?》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微塑料(microplastics)这个概念。
按照最新的定义,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一般情况下肉眼很难看到这样小的碎片,这就是为什么微塑料此前一直未受到重视的原因。如今这种微塑料已经遍布全球了,甚至在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都能找到它的踪迹。
2024年是微塑料这个概念诞生20周年,汤普森和他的同事们又写了一篇详细的综述,发表在9月1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根据这篇综述,天然环境中的紫外线、高温、高湿和氧气会加快大件塑料的分解速度,而包括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在内的几乎所有类型的塑料都有可能被分解成微塑料。不但如此,毫米级的微塑料还会继续降解成微米级的微塑料,后者甚至还会进一步降解成纳米塑料(nanoplastics)可惜目前科学界对这种级别的微塑料缺乏研究,不知道纳米塑料还会不会完全降解成气体和矿物质。
《碳路森林》剧照
很多人希望通过推广可降解塑料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篇综述发现目前的技术很难做到完全降解,所以这种可降解塑料反而会加快大件塑料的分解速度,增加环境中微塑料的总量。换句话说,除非采用焚烧的方式,否则环境中的塑料垃圾很难被彻底降解干净,结果就是纳米塑料会越积越多,其对健康和生态的影响有待研究。
说到微塑料的健康危害,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体内都发现了微塑料,人体内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曾经有传言说每人每周都要吃进一张信用卡那么大的微塑料,这个说法太夸张了,真实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事实上,塑料难以降解的特性使得进入人体的微塑料并不会直接和人体细胞发生化学反应,而是大都被原封不动地排出体外了。换句话说,除了少数自带毒性的塑料分子之外,微塑料最大的危害在于其超大(相对而言)的表面积会吸附大量有毒物质或者抗原,从而引发炎症反应或者氧化应激反应,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欢乐颂》剧照
2024年3月6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登了一篇论文,发现58%的成年人的血管斑块中含有微塑料和纳米塑料,而含有这些塑料的人最终发展成心脏病的概率是其他人的4倍。
不过,这样的研究数量还是太少,而且都是相关性研究,缺乏因果关系的证据。因此,学术界关于微塑料的健康危害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塑料垃圾,因为微塑料一旦进入环境就很难被清除。如果我们等到确定了微塑料的危害之后再采取行动的话,很可能为时已晚。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小风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