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风流,墨香四溢——杜牧《长安秋望》

文摘   2024-10-19 23:29   陕西  

杜牧的《长安秋望》是一首充满高远寥廓、明净澄澈之感的诗作。在这首诗中,杜牧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致,更通过这景致展现了自己的精神境界与性格。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诗的开篇便是一幅秋日登高图。

”是倚立之意,强调诗人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表示“上”的意思,经霜后的树木显得更加高挺,而诗人所站的位置更是在这一切之上。这样,就可以一览长安的高秋景色。

这种高远澄净之美表现在天空明净如镜,没有一丝云彩。这不仅是视觉上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更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站在高处,远离尘世的喧嚣,心无杂念,仿佛天地间只剩下自己与这清透的秋日。

接下来便是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终南山巍峨耸立,与秋天的景色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图画。

南山”是个有形的事物,而“秋色”却抽象而虚泛,诗人别出心裁的用“南山”衬托“秋色”,这样便将秋“”气爽巧妙地展现出来。在感受到“秋色”之“”时,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有所领悟。

这里的气势两相高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杜牧通过描写南山与秋色的相互映衬,表现出自己内心的高远志向和不屈精神。




杜牧出身书香门第,家世显赫。他的祖父杜佑是唐代名相,家族背景深厚,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底蕴。然而,杜牧早年科举顺利,多次落第,直到二十六岁才中进士,这段经历让他对仕途有了更复杂的感受。

尽管出身显赫,但杜牧并未因此平步青云。相反,他在官场上屡遭坎坷,多次请求外放地方官职,以避免朝堂纷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朝廷政治的不满以及对自己理想的坚持。

杜牧既有文人的儒雅风度,又不乏武将的刚毅果断。他曾积极参与政治改革,提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政治主张,力图挽救晚唐衰落的社会风气。然而,他的许多努力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也让他倍感无奈,时常在诗文中透露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杜牧的一生虽然充满波折,但他留下的诗文却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影响深远。

《长安秋望》这首诗,创作于杜牧晚年居住在长安时期。诗中的意境高远、气势恢宏,可以说是一首典型的反映杜牧性格和才情的诗作。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长安景象:登高远望,楼阁依傍经霜的树林,天空如明镜般洁净无瑕,终南山与秋色竞相辉映,气势非凡。诗中的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两句,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的高远寥廓,更隐喻了诗人胸怀的开阔与气度不凡。

通过《长安秋望》,杜牧不仅展现了秋天的壮丽景色,也借景抒情,表现了自己的精神气质。

这种将个人性格特质融入诗歌创作的方式,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杜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诗人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官终中书舍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多情景抒情诗,有《樊川文集》。



诗词歌赋话文史
品诗词,读文史、看奇趣典故,探寻千年古文化魅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