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医院运营管理体系需要的制度

文摘   2024-12-19 18:08   泰国  

  在构建医院运营管理体系时,医院需重点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应遵循医院的整体规章制度框架,并根据医院的规模、信息化程度以及文化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它们应基于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调整或整合。

  为提升“运营助理模式”的效率并最大化医院运营管理的效能,医院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并明确规范。这些管理制度应融入医院现有的管理架构和工作流程,并与信息化平台、绩效激励机制以及培训考核措施相结合,构建一个“数据驱动、标准明确、执行高效、反馈迅速、持续改进”的运营管理闭环。完善这些制度将有助于在“运营助理模式”下建立一个更加坚实、专业、可持续的运营管理生态系统。

  通过这些制度的支持,医院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最终实现患者满意度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医院应根据实际需求,逐步将这些制度整合到整体的规章制度体系中,结合信息化和绩效激励的辅助,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和运营效益,为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1. 运营例会管理制度

• 目的:  

  – 通过定期召开运营例会,形成“信息共享—问题协调—决策跟进”的常态化机制。  

  – 搭建一个高效的信息沟通和协同平台,让运营助理、总会计师、财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职能科室、临床科室负责人共同参与。  

• 核心内容:  

  – 会议频次与参会范围:明确“每月例会”或“每季度例会”以及临时紧急会议的组织方式;参会人员涵盖运营助理、财务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等。  

  – 汇报要点:运营助理需定期汇报工作进度、分析报表和需要跨部门解决的问题。  

  – 议题管理:设置标准议题清单,如绩效指标汇总、异常数据讨论、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等。  

  – 会议纪要与行动计划:会议结束后形成纪要,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及后续追踪方式。

2. 工作台账管理制度

• 目的:  

  – 为每个对口临床科室建立“运营管理工作台账”,记录资源配置、业务量、质量指标等基础数据。  

  – 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台账管理,确保数据溯源、随时可查,为后续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 核心内容:  

  – 台账信息结构:台账应涵盖科室人员、床位、设备、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前等待时间等,以及必要的经济运营数据(收入、费用、药占比等)。  

  – 维护频次:建议每月更新;涉及人员、设备等相对稳定的信息可按季度或年度核实增补。  

  – 责任归属:运营助理负责台账日常维护,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进行辅助核对;财务部和人事部门等协同提供最新数据。  

  – 数据准确性与核对:设立定期(如每月或每季度)核对机制,确保台账信息与实际运行情况一致。

3. 定期运营分析制度

• 目的:  

  – 建立常态化的“月度/季度运营分析”流程,借助台账数据和信息系统数据,对科室运营状况进行全面诊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 为科主任和医院决策层提供客观、动态的运营情报支撑。  

• 核心内容:  

  – 分析范围:医疗质量、学科建设、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经济运营五大维度;可根据医院重点关注的专项(如医保病种、单病种盈亏等)进行扩展。  

  – 数据来源:HIS系统、医保系统、绩效考核平台、第三方满意度等,确保数据汇总渠道多元化。  

  – 分析周期:每月或每季度;重大异常或项目攻坚阶段可开展专项随时分析。  

  – 报告格式:统一模板,包括指标现状、趋势对比、结构分析、异常排查与原因、改进建议等。  

  – 审阅流程:运营分析报告发送至科室主任、护士长、运营管理部和财务部;重要报告也需提交院领导审核。

4. 联系与调研制度

• 目的:  

  – 明确运营助理深入临床科室开展调研的工作流程与沟通方式,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和真实诉求。  

  – 通过定期的走访、座谈、问询,及时掌握临床一线的实际情况,为改进项目和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 核心内容:  

  – 调研频次与形式:安排定期(如每月或每季度)的科室调研,同时保留灵活机动的沟通渠道;形式可多样(问询、座谈、电话访谈、问卷、现场观察等)。  

  – 调研要点:人员配置、诊疗流程、设备使用、患者体验、费用控制等,聚焦于科室运行的“痛点”与“堵点”。  

  – 记录与反馈:运营助理需做好调研记录,并及时在运营例会上进行反馈;对于可能跨科室或跨部门的问题,形成专题报告或提案,推给相关职能部门跟进。  

  – “服务”导向:运营助理在调研过程中也应主动为科室提供能力所及的帮助,如解析指标、给予初步改进方案等。

5. 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 目的:  

  – 建立多维度的绩效管理框架,将运营结果与医疗质量、安全、效益等指标紧密挂钩,激励科室积极参与。  

  – 保障考核过程公开、透明,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并与奖金分配、资源倾斜等挂钩。  

• 核心内容:  

  – 指标体系与权重:覆盖医疗质量(并发症率、再入院率等)、患者满意度(投诉率、满意度评分)、学科建设(科研课题、人才培养)、工作效率(平均住院日、手术量)、经济收益(药占比、成本控制)等;结合医院整体战略目标设定权重。  

  – 考核周期与流程:如每月或季度开展绩效数据采集—分析—打分,考核结果报运营管理部或院领导审批。  

  – 异议受理:科室对考核结果有异议时,需有明确的申诉渠道和复核机制。  

  – 奖惩措施:结合医院薪酬制度,合理分配绩效奖金、研究经费、资源支持;对于异常严重或违反制度,需明确问责或整改要求。

6. 医保病种管理制度

• 目的:  

  – 围绕按病种付费(DRG/DIP等)要求,建立单病种全流程管理与精细化控费策略,平衡医疗质量与成本效益。  

• 核心内容:  

  – 病种目录与分值管理:明确重点病种目录及分值;将其纳入医院绩效考核或财务核算模块。  

  – 数据采集与分析:由运营助理定期收集单病种住院天数、费用结构、盈亏情况;制定统一的分析模板。  

  – 异常提醒与整改:若某重点病种住院费用或天数异常,运营助理需第一时间与科室沟通,并提出流程优化及资源配置等改进建议。  

  – 结算与激励机制:结合医保政策与医院内部经济分配方案,对控费优秀、质量突出的科室给予适当奖励。

7. 患者满意度管理制度

• 目的:  

  – 建立有效的患者满意度收集、分析和改进闭环,为医院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供支撑。  

• 核心内容:  

  – 测评方式:可通过第三方测评、医院自有系统问卷、现场调查等,设定调查频次、覆盖范围。  

  – 数据归类与报告:将满意度数据按科室、服务环节、评分维度等分类整合,形成反馈报告;对突出问题进行分级处理和重点督办。  

  – 投诉处理流程:设置投诉受理、处理、跟踪、反馈的工作流程;与运营助理协同,发现并整改服务缺陷。  

  – 持续改进:将各科室满意度改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定期分享经验做法并在全院推广。

8. 流程优化管理制度

• 目的:  

  – 系统性地梳理医院临床及管理流程,找出“瓶颈”与“浪费”环节,通过再造与持续改进确保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双提升”。  

• 核心内容:  

  – 流程评估:定期对门诊、住院、手术、检验、药品供应链等关键环节进行评估,并设立流程关键指标(如等待时间、患者满意度、错误率等)。  

  – 问题发现与提交:运营助理及科室人员可随时通过流程优化提案机制,提交具体流程问题描述。  

  – 改进工具与方法:鼓励使用RCA(根本原因分析)、鱼骨图、价值流图(VSM)、PDCA循环等项目管理方法。  

  – 实施与审查:对于需跨部门的流程调整,应先在试点区域验证可行性,再逐步推广;在实施后进行跟踪评估,必要时复盘并再次改进。

9. 资源配置管理制度

• 目的:  

  – 改善科室在人员、设备、床位、资金等方面的配置效率,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得到最大化的临床与经济效益。  

• 核心内容:  

  – 需求调研与论证:由运营助理与临床科室合力开展需求分析,包括设备更新、技术引进、病区改造等,并对可行性及效益进行初步评估。  

  – 预算与审批流程:将资源需求纳入医院整体预算计划,由财务部、院领导进行经济可行性评估;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 效益评估:针对已配置的资源,运营助理要对其实际产出(临床效益、患者满意度、运营收益等)进行周期性对比分析,评估与当初预期的差异。  

  – 动态调整:对不能发挥效用或出现低效运转的资源,该制度应包含挪用、调配或终止使用的程序,避免浪费。

10. 内部培训与人才发展制度

• 目的:  

  – 建立系统化的培训计划和人才培养路径,提高运营助理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 为医院储备和培养具备数据分析、沟通协调、流程优化等多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 核心内容:  

  – 培训范围:运营助理基础培训(HIS系统操作、医疗业务流程、财务基础、医保政策等)与进阶培训(流程管理、数据统计、项目管理、沟通技巧等)。  

  – 分层次培养:针对新晋运营助理安排“入职培训+基础业务培训”;针对中高级运营助理强化“运营管理实战项目+管理技能提升”。  

  – 师徒制与在岗培养:可设立“带教人”或导师机制,帮助新助理尽快熟悉科室与医院业务;结合具体项目或轮岗实习,加深实战经验。  

  – 学习考核与激励:定期考核培训效果,将培训成绩或项目成果纳入绩效考核;对优秀学员可提供外部培训机会、轮岗深造或晋升空间。

11. 信息管理与数据安全制度

• 目的:  

  – 提高医院运营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在运营助理日常工作中敏感信息得到合规使用与保护。  

  – 规范数据获取、存储、传输与分析的全流程,为后续大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提供可靠保障。  

• 核心内容:  

  – 数据权限管理:对于运营助理、科室主任、财务人员等不同角色设定不同的数据访问与操作权限;敏感数据(个人信息、财务机密等)需进一步加密或分级授权。  

  – 调阅与外泄防控:明确调阅病历、财务数据等敏感信息的操作规范及审批流程,严禁私自拷贝或传递核心资料。  

  – 数据留痕与审计:重要数据的访问和修改记录须自动留痕,必要时可进行审计追踪;对于违规操作应有清晰的惩戒措施。  

  – 信息系统整合:运营助理日常工作所需的多源数据(HIS、LIS、PACS、财务系统、医保系统等),应尽快实现数据对接、统一标准并减少手工录入,提升数据质量。

12. 内部审计与合规性检查制度

• 目的:  

  –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审计,及时发现医院运营活动中的风险与潜在违规行为,维护医院的依法合规经营与财务安全。  

  – 为医院管理层和运营助理提供第三方监督,形成“自我检查—内部审计—持续改进”的监督闭环。  

• 核心内容:  

  – 审计范围:医疗质量与安全合规(医疗文书、处方规范、病历完整度等)、财务与经济运营(预算执行、项目资金使用、收支流水)、医保合规(病种费用、目录用药等)。  

  – 审计频次:每年1~2 次例行审计,重大医院改革或重点项目可进行专项审计。  

  – 审计程序:事前通知与资料提交、现场访谈与抽样稽查、审计报告与改进建议;若发现重大问题,需进行专项复查或追责。  

  – 合规教育:结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相关科室及运营助理共同学习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增强全院合规意识。

13. 内部对标与质量改进制度

• 目的:  

  – 引入对标管理理念,通过院内科室之间或与外部医院之间的 benchmarking(对标比对),持续发掘改进空间。  

  – 促进运营助理在运营指标、流程绩效、质量安全等方面主动学习和对标先进实践。  

• 核心内容:  

  – 对标内容:人均工作量、医疗质量指标、耗材使用、财务收益、服务效率等;各科室可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  

  – 分析与分享:由运营助理负责收集对标结果,找出差距原因;定期组织内部交流会,优秀科室分享经验,落后科室制定改进措施。  

  – 外部对标:可与兄弟医院或行业标杆医院合作,开展互访学习或数据交换,了解外部先进管理办法。  

  – 鼓励机制:对在对标提升中表现突出的科室或个人,设立专项表彰或激励,推动全院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14. 公共关系与院内宣传制度

• 目的:  

  – 在医院内部营造良好的运营管理文化和品牌形象,使全院员工理解并支持“运营助理模式”。  

  – 对外加强与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媒体、社会公众的沟通,提升医院医疗服务品牌和口碑。  

• 核心内容:  

  – 院内宣传:通过院内简报、官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海报等多维度传播运营管理的成果与实践案例;举办“运营知识分享会”或公开课,提升全员认同度。  

  – 对外沟通机制:针对重大项目(如新技术引进、重点学科建设、公益活动等),运营助理配合宣传部门做好新闻发布或媒体接待。  

  – 危机公关管理:对突发事件(医疗纠纷、群体投诉等),需快速启动联动机制,及时沟通与信息发布,减少负面影响。  

  – 形象与品牌:在运营提升的基础上,整合医院的品牌宣传策略,向社会展现“质量、服务、公益”相结合的现代医院形象。

15. 常态化环境安全与后勤支持制度

• 目的:  

  – 确保临床科室及患者诊疗环境的安全与舒适,提升医院后勤服务效率和反应速度,为运营顺畅打好基础。  

• 核心内容:  

  – 环境安全巡检:规定后勤与运维人员定期对病房、门诊、手术室等区域进行巡查,排查供水供电、消防设施、空调通风等安全隐患。  

  – 物资供应与仓储:设置耗材、药品、生活物资等的申领流程及安全储备标准;紧急物资应有快速补货通道。  

  – 信息与问题反馈:对发现的后勤保障、设备故障、环境缺陷等,可通过运营助理报送至后勤管理部门并跟进处理结果。  

  – 绩效考核:后勤、安保、保洁等支持部门,也应纳入医院整体绩效考核体系,对其响应度、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和评价。

参考文献:
[1]NI Jun-wen,WANG Xian-ji,YANG Zhong-hao.公立医院临床科室运营助理设置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 2019, 39(7):3.DOI:CNKI:SUN:YYGL.0.2019-07-038.
[2]刘娟,王志粉,卢新翠,等.构建精细化运营质量管理模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0, 27(2):4.DOI:CNKI:SUN:WSJG.0.2020-02-003.
[3]史金秀,周常蓉,戴小喆,等.医院运营管理的政策梳理,主要模式与实践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 2021.
[4]贺婷,洪伊敏,全文烯,等.以专科经营助理制度助力医院运营管理[J].中国医院院长, 2021, 17(10):3.

菁华的学习笔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