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发展史(思维导图)

文摘   2024-10-16 22:29   泰国  

·古典管理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o科学管理理论

§背景

·工业革命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正处于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时期,企业规模扩大,生产效率和工人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作效率低下:传统的管理方法无法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存在工人效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 Taylor)

·1911年,泰勒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出版。这本书阐释了科学管理:用科学的方法确定完成一项工作的最佳方式

·通过科学的方法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管理之父四条管理原则(生铁实验)

o1.工作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每个工作任务,找到最佳的工作方法(“时间和动作研究”)

o2.人员挑选与培训:科学地挑选工人,并给予科学的培训,使其适应最佳的工作方法。

o3.合作精神:管理者与工人之间应密切合作,共同遵循科学的工作方法。

o4.职能管理:将管理和执行分离,明确划分管理者和工人的职责。

·方法和实践

o时间和动作研究

§目标:确定完成一项任务的最佳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提高效率。

§实施:对工人的工作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o差别计件工资制

§根据工人的工作效率,实行不同的计件工资,激励工人提高生产率。

·影响和评价

o积极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科学的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

§标准化管理:推动了工作流程和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

o负面

§忽视人性因素:过分强调效率和控制,忽视了工人的情感和社会需求。

§工作单调化:高度的任务分解和标准化使工作变得枯燥,导致工人缺乏工作满意度。

·现代启示

o精益生产、流程再造等现代管理方法都受到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

o强调科学方法和效率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但需要平衡人性需求。

§吉尔布雷斯夫妇(砌砖实验)设计了分类体系,标示手的17种动作,称为动素

§局限性

·①“经济人”的假设。泰勒认为,经济动机是人们工作的主要目的。基于“经济人”假设,管理者一方面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采用报酬激励,这样就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然而,事实上这种“经济人”假设是不全面的

·②机械模式。泰勒把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后,工人仅仅是接受监督命令和从事作业的被动生产工具,就像机器人那样,被当做时间和动作研究的对象,该理论对人的因素缺乏充分的考察和研究

§影响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然而,由于过分强调机械化和标准化,忽视了人的因素,受到了一定的批评。

o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14条管理原则

·1.劳动分工。分工通过使员工效率更高而增加产量

·2.职权。管理者必须能够发出指令,职权给予他们此权力

·3.纪律。员工必须服从和尊重组织治理的规则

·4.统一指挥。每位员工应该从同一位上级处接受指令

·5.统一领导。组织应该只有一份引导管理者和员工的行动计划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任何员工或员工群体的利益不能超越组织整体的利益

·7.报酬。员工必须得到公平的酬劳

·8.集中。指下属参与决策的程度

·9.等级制度。指从管理的最高层级到最低层级的权力链

·10.秩序。人员和材料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到达正确的位置

·11.公平。管理者必须对下属宽容并公平

·12.人员稳定。管理必须提供有序的人员计划,确保补充职位空缺

·13.首创精神。被允许首创和施行计划的员工会投入很大努力

·14.团队精神。提升团队精神会在组织中创建和谐与统一

§管理职能划分:提出了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为管理学提供了系统的管理职能框架,奠定了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

§官僚行政组织成为当今大型组织的结构设计基础,对确保高效使用资源仍然必要

§基于法约尔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对工业企业管理的观察和总结出管理活动的普遍原则。

§影响

·法约尔的理论为管理提供了系统的框架,使管理从经验性的操作上升为理论性的指导,对后世的管理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o官僚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行政组织——以劳动分工、清晰界定的等级、详细的规章制度以及非人际关系为特征的组织形式

§组织特点

·劳动分工:工作被分解为简单的、程序化的、界定清晰的任务

·权力等级:将各种职位按等级组织,拥有清晰的指挥链

·正式选拔:根据技术资格选择适合工作的人员

·正式规则与监管:成文的规章和标准运营程序

·客观:对规则和控制的普遍应用,而非因人而异

·职业导向:管理者是职业生涯的专业人员而非其管理单位的所有者

§韦伯是一位社会学家,其理论源于对社会组织和行政管理的研究。他通过对政府机构和大型组织的研究,提出了官僚组织的理想类型。

§为理解和设计大型组织的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特别是在政府和公共部门。强调通过制度化和正规化来提高组织效率和公正性。

o强调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关注组织结构、职能和工作方法。

·行为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o行为管理理论

§玛丽·帕克·福莱特(Mary Parker Follett)

·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开始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

·被誉为“现代管理之母”,她的思想为后来的组织行为学和人际关系理论奠定了基础。

·主要观点

o重视人的需求:关注员工的心理、情感和社会需求。

o群体动力学:研究群体行为和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o领导与权力:倡导合作式的领导方式,强调权力的分享和集体决策。

o冲突解决:主张通过整合的方式解决冲突,实现共赢。

o人际关系阶段

§霍桑实验:对组织行为学领域的最大贡献

·1927年,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得出结论

o人们的行为和态度有紧密联系

o群体因素明显影响个人行为

o群体标准确立了每个工人的产出

o金钱对产出的影响要弱于群体标准群体态度和安全感

·这些结论第一次强调了组织管理中人的行为因素

·由霍桑研究衍生出来的人际关系学说

o1)“社会人”假设。科学管理理论认为,金钱是刺激人的积极性的唯一动力,而霍桑实验则表明人是“社会人”,工人并不仅仅追求物质利益,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归属感、安全感和受人尊敬等

o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o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影响

·人际关系学派使管理者开始关注员工的情感和社会需求,促进了组织中的沟通和合作,奠定了组织行为学的基础。

o关注人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强调人与组织的关系。

·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o行为科学理论

§组织行为学:早期倡导

·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的领域被称为组织行为学(OB)

·早期的倡导者: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产,应该获得相应的管理

o18世纪末——罗伯特·欧文:工作条件,工作场所,投资改善劳动力

o20世纪初——雨果·芒斯特博格:工业心理学,对员工心理学测验,研究动机

o20世纪初——玛丽·帕克·福莱特:个人和群体行为视角观察组织,人本导向,群体道德

o20世纪30年代——切斯特·巴纳德:合作,沟通和激励员工。组织是开放系统

§代表人物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

§主要贡献

·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了人的五个层次需求,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指出满足员工的需求可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X理论和Y理论(麦格雷戈):X理论认为人天生好逸恶劳,需要严密监管;Y理论认为人天生喜欢工作,重视自我实现。

·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将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影响

·行为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的研究,为激励、领导、沟通等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o定量管理理论

§定量方法

·运用定量技术改进决策制定,这种方法也被称为管理科学

·定量方法从用于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问题的数学和统计学决策发展而来。它涉及运用统计学、最优模型、信息模型、计算机模拟及其他量化方法进行管理活动

·关键路径排程分析法,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确定最佳的存货水平

·定量方法对管理决策的贡献直接作用在计划和控制领域

§代表人物

·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

·斯塔福德·比尔(Stafford Beer)

§主要贡献

·管理决策理论(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强调在复杂环境中,决策者无法获得全部信息,只能做出满意的决策。

·运筹学和系统工程: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决策。

§影响

·定量管理理论使管理科学化、精确化,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和效率。

o系统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

·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

§主要贡献

·一般系统理论

o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强调整体性和动态性。

o系统:由一套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部分以特定方式组合起来的一个整体

·输入-转换-输出模型

o组织通过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输入),经过内部加工(转换),产生产品或服务(输出)。

§影响

·系统理论为理解组织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了跨学科的研究。

§基本的系统类型

·封闭系统:不受环境的影响,也不与环境互动

·开放系统:受到环境的影响,并与环境产生互动

§组织是指开放系统

§组织从环境中获得投入(资源),将这些资源转化或加工为产出,再将其分配到环境中

§系统研究方法

·管理者在组织的各个部分协调,确保这些部分在协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一个组织领域的决策会影响另一个领域

·组织不是独立的,依赖外部环境进行输入,提供出口消化产出,重视政府管制和供应商关系等外部因素

·过渡:全面质量管理(TQM)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o起源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TQM的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

§这一时期可划分在现代管理阶段。

§爱德华兹·戴明(W. Edwards Deming)和约瑟夫·朱兰(Joseph M. Juran)在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被邀前往日本,协助提升日本的工业质量和生产效率。

§主要贡献

·戴明

o引入了统计质量控制方法,强调通过统计方法来控制和改进生产过程。

o提出了“戴明环”(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作为持续改进的工具。

·朱兰

o强调全面的质量管理,关注组织的所有层面。

o提出了“朱兰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o普及和成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TQM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尤其是在西方国家。

§这一时期属于当代管理阶段。

§主要特点

·全员参与: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应致力于质量改进。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改进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以顾客为中心:满足或超越顾客的期望。

·系统方法:将质量管理融入组织的战略和运营中。

§TQM与其他管理理论的融合:TQM与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方法结合,形成了新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了质量管理的发展。

§影响

·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理念,将质量提升到战略层面。

·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满足市场和顾客的需求。

o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致力于持续改进并回应顾客需求和期望的管理理念

o备注

§爱德华兹·戴明(W. Edwards Deming)

·戴明环(PDCA循环)

o计划(Plan):确定目标和过程。

o执行(Do):实施计划。

o检查(Check):评估结果。

o行动(Act):采取改进措施。

·戴明的14点原则:强调领导作用、持续改进、培训和教育的重要性等。

§约瑟夫·朱兰(Joseph M. Juran)

·质量计划:确定质量目标,识别客户需求。

·质量控制:在运营过程中监控质量,纠正偏差。

·质量改进:寻找和消除导致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o特点

§1.以顾客为中心。顾客包括购买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外部顾客,以及在组织中接触并服务其他人的内部顾客

§2.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承诺。“非常好”并不是足够好。质量永远可以更进一步

§3.注重流程。在产品和服务质量持续提高的同时,质量管理关注工作的流程

§4.提高组织所做的一切的质量。涉及最终产品、组织如何处理送货、组织对投诉的反应速度、接听电话是否礼貌以及其他类似的事务

§5.基于事实精确测算,进行决策。质量管理用统计方法来衡量组织运营中的每个关键变量。这些数据会被与标准相比较,用来识别问题、追查它们的根源并消除它们的成因

§6.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涉及流程改进过程中的人员。在质量管理项目中,团队被广泛用作授权的媒介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7.互利的供应商关系: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提升质量。

·当代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o权变理论

§代表人物

·费德勒(Fred Fiedler)

·乔恩·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

§主要贡献

·献权变理论

o认为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方法,管理应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技术、规模等因素进行调整。

o权变方法(有时也叫作情境方法):组织是不同的,面对不同的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o权变方法的首要价值就是强调没有简单的或普适的规则让管理者遵循

·领导权变模型(费德勒):提出了领导风格应与情境相匹配的观点。

§四种常用的权变变量

·组织规模

·任务技术的例行性

·环境的不确定性

·个体的差异

§影响

·权变理论强调了情境对管理的影响,促进了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

o学习型组织理论

§代表人物

·彼得·圣吉(Peter Senge)

§主要贡献

·第五项修炼:提出了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组织应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以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影响

·学习型组织理论促进了组织的创新和变革能力,提高了组织的适应性。

o知识管理

§代表人物

·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

·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

§主要贡献

·知识创造理论:提出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模型(SECI模型),强调组织应善于创造和利用知识。

·知识管理实践:通过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影响

·知识管理实践:通过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o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

§代表人物

·戈德拉特(Eliyahu M. Goldratt)

·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

§主要贡献

·精益管理:起源于丰田生产方式,强调消除浪费、持续改进、以客户为中心。

·六西格玛管理:通过严格的数据分析和过程控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缺陷率。

§影响

·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成为全球范围内提高质量和效率的主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

o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CSR):强调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承担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可持续发展:提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企业应注重长期的可持续性。

§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企业在经营中考虑道德和环保因素,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长期价值。

·未来发展趋势

o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o全球化与跨文化管理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经营范围跨越国界,跨文化管理和全球战略规划变得日益重要。

o平台经济与共享经济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如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挑战了传统的管理理论和实践,需要新的管理思维。

o敏捷管理和创新管理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企业需要具备敏捷性和创新能力,敏捷管理方法如Scrum和Kanban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2.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

3. 韦伯,《经济与社会》,1922年。

4. 梅奥,《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1933年。

5.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1954年。

6. 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方面》,1960年。

7.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1990年。

8. 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1995年。


菁华的学习笔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