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理:
- 消费者对电子口碑信息的采纳受到信息质量和信息可信度的影响。
- 关键因素:
- 论点质量(Argument Quality):信息的内容是否有说服力、可信赖。
- 来源可信度(Source Credibility):发布信息者的专业性、可靠性。
- 信息有用性(Information Usefulness):信息对消费者决策的帮助程度。
应用:企业应确保消费者获得的口碑信息在质量和可信度方面具有优势。
2.2 双重流程模型(Dual Process Theory)
基本原理:
- 消费者处理eWOM信息时,可能采用两种认知路线:
- 中心路径(Central Route):消费者仔细思考信息内容,关注论点质量。
- 外围路径(Peripheral Route):消费者关注信息的外在特征,如发布者的声望、信息呈现方式。
应用:企业可以通过增强信息内容的质量和外在吸引力,影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研究eWOM的形成、传播和影响过程,包括:
- 动机因素:消费者发布eWOM的动机,如情感表达、社会互动、利他行为、寻求认同等。
- 传播路径:eWOM信息如何在网络中传播,涉及社交网络结构和信息扩散机制。
- 效果评估:eWOM对品牌认知、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
3. 电子口碑传播的影响因素
- 信息质量:内容的准确性、详细性、可靠性。
- 信息数量:评论的数量和频率,影响信息的信噪比。
- 信息一致性:正面和负面评论的比例,以及评论的一致性。
3.2 传播者特征
- 专业性:评论者的专业背景或知识水平。
- 可信度:评论者的信誉和可信程度。
- 相似性:评论者与读者在属性上的相似性(如年龄、兴趣)。
3.3 接收者特征
- 涉入程度: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关心程度。
- 信息处理能力:消费者的认知能力和可用时间。
- 信任倾向:消费者对他人信息的信任程度。
3.4 平台特征
- 互动性:平台是否支持互动,如点赞、评论回复。
- 可视化:信息的呈现方式,包括图片、视频等。
- 匿名性:是否允许匿名评论,影响可信度。
4. 应用与案例
- 监控和管理eWOM:主动监测网络上的口碑信息,及时反馈和应对,有效管理品牌形象。
- 提升信息质量:发布高质量的官方信息,引导正面舆论,提供准确的信息。
- 鼓励用户参与:通过激励机制(如积分、优惠券),鼓励消费者分享体验和评价。
- 建立信任关系: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建立长期信任,提升客户忠诚度。
- 利用社交网络: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开展互动式营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