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7家创新药出海!那些Biotech黑马和掌舵者

学术   2024-11-22 22:21   湖北  

近一周,国内创新药领域的BD出海消息可谓一个接着一个,包括来凯医药、康诺亚、橙帆医药、博奥信、普米斯生物、礼新医药、东阳光药等,至少已有7家国内创新药因为重磅的产品对外授权引发行业关注。11月份以来,涉及国内创新药或Biotech出海的案例则至少已有9起。

从产品来看,成功出海的基本为目前大热的双抗领域或热门靶点、产品类型,包括ADC、PD-1、GLP-1、TCE等,交易对方更是不乏礼来、默沙东等MNC巨头的身影。

(11月以来宣布产品对外授权或并购交易的创新药企业,来源:企业消息)

这些小而美的Biotech,大多数成立时间不足十年,最“年轻”的橙帆医药甚至是2021年10月才正式成立,但因为差异化的研发管线布局而被国际药企相中,一跃成为创新药行业新锐。

2018年成立至今仅6年的普米斯生物,更是因其双特异性抗体开发平台及相关的核心双抗产品潜力,成为亘喜生物之后,第二家被美国上市药企整体收购的国内Biotech。

某创新药企业负责人指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研发的创新药获得国际药企的青睐,通过对外授权合作、NewCo、甚至公司并购等方式达成合作,实现出海,无疑是国际市场对我国创新药价值的认可,也意味着中国创新药正加速融入全球医药创新生态

过去十余年,我国创新药行业在大量资源投入推动下获得快速的发展,从创新成果来看,可以说成绩斐然,这也使得不少手握高预期项目的创新药企业的话语权逐渐增大

尤其部分交易额较高的项目,往往属于当下全球范围内的热门研究领域,或是有新突破的靶点、机制,也代表着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创新速度方面的全球性能力进一步提高。

例如11月19日刚刚宣布的来凯医药与MNC巨头礼来的一项临床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基于来凯医药自主研发的一款针对 Act RIIA 的单克隆抗体LAE102,用于肥胖症治疗,且比目前的GLP-1类靶点药物拥有更优的增肌减脂效果,和更少的副作用,因此有望成为下一代减重药物的重磅产品。

新康界了解到,目前全球范围内大约有8款靶向Act RIIA 的在研药物,而来凯医药的LAE102为全球第一个进入肥胖症治疗临床阶段的ActRIIA特异性抗体

所以在此次与礼来的合作中,来凯医药并未像大多数创新药企业般将全球权益对外授权,而是依然保留了LAE102 的全球权益,礼来仅负责在美国执行该产品的一项 I 期研究并承担相关费用。

行业人士表示,这样的合作模式,在整个医药行业其实都不常见。

而这些创新产品能获得国际市场认可,显然离不开背后研发团队的能力和管理层的行业实践经验和对市场变化趋势的洞悉,对管线布局的把控能力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市场在政策监管、集采、医保支付等影响下逻辑逐渐改变,越来越多药企开始慢慢向海外扩展寻求新的增长点。这些近10年才陆续成立的创新药企业,加之创始人多数拥有海外留学或国际化药企的从业经验,在创立初期便选择了立足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并为之做多方面的提前准备,从而让企业拥有与国际化布局相匹配的系统化能力。

这些产品研发背后的掌舵者,也因为企业的崭露头角,再度为外界所乐道。

01

来凯医药吕向阳

深度布局ActRII赛道

比起GLP-1类药物的减重作用,靶向激活素II型受体(ActRII)药物减重的同时更能增肌,因此被视为代谢领域的下一个重磅所在,引得礼来、诺和诺德多家跨国药企先后布局。

而激活素II型受体(ActRII)可作用于减脂增肌的有两个靶点ActRIIA、ActRIIB,多数药企只布局了其中一种靶向药物,但来凯医药目前已拥有三种不同的管线组合,包括靶向ActRIIA的抗体LAE102靶向ActRIIB的抗体LAE103,以及同时靶向ActRIIA/IIB的双靶点抗体LAE123

在全球范围内,来凯医药靶向ActRII药物的布局,已经可以向大型药企看齐。

(来凯医药部分管线情况,来源:企业官网)

外界普遍认为,作为一家2016年才成立的Biotech公司,来凯医药这样前瞻性和差异化的管线布局,就源自于其创始人吕向阳。

来凯医药官网信息显示,吕向阳在中国南开大学获理学学士和生物学硕士学位,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创立来凯医药前,吕向阳曾于多家国际性机构及企业任职重要职位,如美国惠氏制药(Wyeth Research, 现为辉瑞)首席科学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Ontogeny, Inc.(现为Curis,Inc.)、通和资本(现名通和毓承,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行业投资的创业投资公司)的风险投资合伙人等,拥有近20年的大型药企研发经验。

最重要的一项经历,则是诺华的执行总监,负责领导药物研发平台及多项疾病研究项目,也是最早加入诺华旗下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之一。

当时的诺华,已开始布局ActRII靶点类药物Bimagrumab。但2016年由于该药物用于治疗散发性包涵体肌炎的一项临床IIb/III期研究未能达到主要终点,被终止了临床研究并出售。2021年该Bimagrumab药物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了其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等患者的体重和血糖控制的有效性,于是礼来在2023年以19.25亿美元重金收购了该药物所属公司,将其收入了囊中。

吕向阳正是上述靶向ActRII的药物Bimagrumab在诺华时期的主要研发领导者之一。

2016年创立来凯医药一年后,吕向阳带领的研发团队就将ActRII相关靶点的研究列为了第一个立项的项目。

刚刚宣布与礼来合作的ActRII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LAE102,已获得中国和美国针对肥胖适应症的新药临床试验(IND)批准,在中国的I期临床试验已启动,并于2024年6月完成了首位受试者用药。

而在该合作宣布后,2023年已在香港上市的来凯医药,11月20日股价大涨48.30%,开盘时每股10.50港元,收盘时已直接飙升至15.72港元,一日之内总市值增加20亿港元至61.32亿港元。

股价暴涨的同时,有过投资机构合伙人经验的吕向阳,又立马在11月21日宣布了一项配股融资计划,即以每股13.36港元的价格增发配售1763.6万新股,从而获得约2.3亿港元的募资净额,用于加速LAE102的研发,以及其他针对ActRII受体的药物资产。

新康界了解到,来凯医药目前在癌症、纤维化/代谢等领域共有16个在研产品管线,进展最快的是ATK双抗LAE002联合其他药物的癌症研究,其中一项已推进至中国美国Ⅲ期,两项即将进入Ⅲ期。

(来凯医药部分管线情况,来源企业官网

02

康诺亚陈博

双抗江湖沉浮

7月份、11月份先后以Newco模式推动三款双抗产品出海的康诺亚,在国内创新药领域可谓频频“出圈”。但与君实生物拥有同款创始人的康诺亚,实际在创立之初便已自带“明星”属性。

在康诺亚官网,创始人陈博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其个人简介包括——美国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博士、抗体药物研发专家,拥有逾 20 年的药物开发经验和丰富的创业管理经历;同时还是中国首个抗 PD-1人源化抗体拓益(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发明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以 IL-4Rα 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发明人

要论创业经历,陈博大概也算是创新药领域经验最为丰富的企业创始人之一,参与也见证了国内双抗药物的研发创新进程。

陈博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后在美国耶什华大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攻读博士,2011年回国后便与武大校友创办了武汉华鑫康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研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药物Blys相关抗体。

第二年,因为华鑫康源被上海众合医药收购,陈博便又奔赴上海,与熊俊一起参与创办君实生物,着手国内首个PD-1抗体药物的开发,如今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PD-1抗体,也已获批在美国、英国等多个海外市场上市的PD-1明星药物特瑞普利单抗,便是其发明成果之一。

这段经历也令陈博成为行业知名人物,甚至被认为是君实生物的研发“灵魂人物”,但在特瑞普利单抗2015年12月获批临床试验后,陈博却在2016年1月令人意外地辞去了君实生物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位,同年底又辞去君实生物首席科学家职务,并将持有的该公司相关股份转让给了妻子。

彻底离开君实生物的陈博选择再次创业,与另一位全球第一个PD-1药物,曾经的药王“O药”开发者王常玉一起,于2016年在成都创立了康诺亚,且基于当时国内PD-1赛道已十分内卷,两人意见一致地避开该类药物,重新选择了自免和肿瘤领域不同靶点的抗体药物研发。

此后,康诺亚布局了IL-4R、TSLP、Claudin 18.2 ADC等多个热点药物,具有差异化特色的管线以及明星创始人光环加持下,康诺亚成立至今六年却已进行过五轮融资获得多家明星资本超过4亿美元的资金,且还不包括2021年香港上市获得的29.42亿港元募资金额,因此在未有商业化产品上市前,2022年便已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

新康界获悉,目前康诺亚拥有11款临床阶段及临床试验申请准备阶段的候选药物,首款商业化产品康悦达®(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今年9月中旬正式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该药物也是国内首个,全球范围内第二个申报并获批上市的IL-4Rα抗体药物。

而除了近几个月Newco的三款双抗产品,康诺亚另外还有一款核心产品Claudin 18.2 ADC药物CMG901的全球权益已在2023年对外授权予阿斯利康,以及一款国内首个TSLP抗体CM326全球权益2021年对外授权给了石药集团。

(康诺亚管线布局及合作开发、授权情况,来源:企业2024半年报)

在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中,康诺亚明确表示,将继续在中国及全球迅速推进相关的管线产品临床方案,并筹备后期管线产品的商业化,而为了将候选药物的商业化价值最大化,康诺亚也将积极探索增值的战略伙伴关系,如共同开发、合作及授权等

03

橙帆医药李竞

立足全球化的基因


作为前药明生物高级副总裁,李竞创立的橙帆医药虽然仅成立三年,却已在全球化基因的推动下,快速实现出海。

资料显示,李竞拥有北京大学医学院(原北京医科大学)分子免疫学和肿瘤学的医学博士和博士学位,以及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MBA学位,并在塔夫茨大学完成了博士后培训。

在创立橙帆医药前,李竞曾先后任职惠氏(现辉瑞)高级科学家和项目负责人、诺华肿瘤学公司实验室负责人和项目团队负责人、诺华生物制品中心投资组合与联盟管理高级经理、药明康德生物高级副总裁。

在诺华任职期间,李竞曾主导诺华与MorphoSys的新药研发战略合作,并组建了诺华/MorphoSys ADC 研发小组,将抗体研发过程从24个月缩短至12个月

而李竞作为行业明星人物,最为行业所知的一段经历便是2013年创立药明生物新药研发部门,并建立了300多人的药物发现团队,这也是当时国内生物医药界最大的药物发现团队,另外参与研发的项目管线超300个、完成逾40个项目的转让,亦辅助了国内外多家企业的生物药产品管线。

2021年10月橙帆医药于上海成立,聚焦多特异性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一个月后便拿到了47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成立一年便快速组建了核心研发团队,打造从早期研究到临床开发的全局研发能力

目前橙帆医药已快速建立了十多种用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FIC/BIC多特异性抗体和ADC分子的广泛管线,对外披露的管线包括一款EGFR/c-Met双抗ADC VBC101、一款IGF-1R/TSHR双抗VBS102 、一款Trop2/Nectin4双抗ADC VBC103

2024年4月的第115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 AACR)年会上,橙帆医药的两款产品VBC101和VBC103便入选了大会的摘要,且两款产品临床前数据均展示了比其他同类更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VBC101更是目前除阿斯利康的AZD9592外全球范围内进展最快的EGFR/c-Met双抗ADC

(来源:橙帆医药官微)

也正是因为这次露面吸引了诸多大型药企的关注,橙帆医药在11月18日宣布正式将 VBC103这款Trop2/Nectin4双抗ADC除大中华区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权利授予了美国药企Avenzo Therapeutics, Inc.,双方将共同推进该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和临床应用

2025年,该VBC103项目将分别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提交新药研究申请(IND)

值得一提的是,橙帆医药在创立之初就制定了自主研发和全球化合作的策略,一开始便设立了临床研发岗位,并在上海建立了全球研发总部,在美国成立子公司VelaVigo Bio,以此推动全球临床开发和合作,未来还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研发及临床中心。

04

礼新医药秦莹

搭上MNC巨头的快车

2019年9月才正式成立的礼新医药,近日亦是频频登上行业头条。

11月14日跨国药企巨头默沙东宣布引进礼新医药旗下的PD-1/VEGF双抗新药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许可权益,代价为5.88亿美元预付款,以及最高达27亿美元的技术转移、开发、监管、商业化里程碑金额。该笔交易总额共计32.88亿美元,折合约238亿元人民币

不足一周,中国生物制药又在11月20日公告与礼新医药的股权投资及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生物制药将以1.42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获得礼新医药4.91%的股权,同时就后者自主研发的靶向CCR8单克隆抗体LM-108在中国大陆地区达成战略合作,且有权选择礼新医药在研管线中多个双抗或ADC创新药物进行合作,具体条款将另行约定。

在此之前三年时间里,礼新医药还先后与Turning Point(后被BMS收购)阿斯利康达成了抗Claudin18.2 ADC药物LM-302(目前已被退回权益)、新型GPRC5D靶向抗体偶联药物LM-305的合作,交易额总计可达16亿美元

成立至今5年,礼新医药先后获得六轮融资,已有6款临床项目,包括两款双抗、两款ADC,两款单抗,均为近两年BD热潮中的大热产品,其中一半已对外授权,不含已被退回权益的LM-302,近三年BD交易总额至少已达280亿元

另外还有临床前项目7个,基本为适用于实体瘤的ADC单抗,其中一款抗NaPi2b ADC已进入IND申请阶段。

(礼新医药临床阶段管线情况及进展,来源:企业官网)

专注于以GPCR及多次跨膜蛋白为靶点的单抗和双抗类大分子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礼新医药,朋友圈已包含了阿斯利康、默沙东、中国生物制药等国内外行业头部,通过借力的方式获得快速发展,成为创新药领域黑马,但其背后的创始人秦莹,目前的公开资料并不多。

可知悉的是,秦莹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系(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上海瑞金医院内科血液研究所读硕士,后又出国留学,在比利时林堡大学肿瘤免疫学专业攻读博士。

在创立礼新医药医药前,秦莹曾先后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也曾进入葛兰素史克、赛生医药等跨国公司担任上海肿瘤研发部总监、首席医学官、研发副总裁,拥有20年以上全球转化医学及免疫疗法临床研究经历。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抗体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抗体圈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抗体圈
关注生物药行业动态,对热点进行深入解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