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灌阳:中国传统村落德里村

文摘   2024-08-29 07:00   广西  

    灌阳县水车镇德里村,是一个行政村,也是一个自然屯。

    德里村辖德里、景德、社头岭和钟家湾等四个自然屯,人口约二千二百人。

    东出水车镇街上约三公里,眼前出现一个村庄,一条小江穿村而过,将村庄一分为二,江左边的村庄,为景德屯,右边的村庄,为德里屯。

    跨过小桥,就来到德里屯。

    行不多远,路边有一凉亭。

    亭名会源亭,为砖瓦结构,设四门,东西两门为圆型,南北两门为圆拱城门型,造型古朴。

    德里屯以蒋氏为主,始祖德远公,原籍江苏常熟县猪屎巷芋苗塘人,明洪武二年(1369 年)拨军南下,屯至广西灌阳,定居开德里(即现在的德里屯),至今已繁衍24代,成为一大村落。

    村中这座骑楼式的建筑建于清末民初,造型独特,是村民休闲纳凉的场所。

    紧邻着骑楼式建筑是一座大礼堂,原址为蒋氏祠堂在文革时被毁。

    现而今的德里屯,新旧建筑混杂在一起,不少老的建筑被拆掉后,建起了新房子。

    2019年,德里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雕花的木窗。

    曾经的石板路,已变得破烂不堪,重新用水泥进行路面整修。

    一些老房子,变成了一堆瓦砾。

    有人居住的老房子,保存状况也不是很好。

    德里蒋氏之所以能称之为湘桂边境一带的名门望族,是因为这里出过蒋作梅和蒋达这对“父子进士”,以及蒋士奇这样的灌阳大儒。

    蒋作梅,嘉庆丙辰恩科进士,民国版《灌阳县志》有其传记:

    蒋作梅,字汝和,号念亭,乾隆五十九年举人,嘉庆元年进士,四川南川县知县。资颜慧,家极贫。父恩贡生荣芳,挈徙大山鲁草塘耕读,缺膏烛,命梅采树皮夜燃以照读。数年,为文警拔,工于歌诗,摹仿名人书法,咸得其神韵。十九岁童试冠军,五十九年大比,补岁试、应科试均优等,接举于乡,次年成进士。家居七年,掌宣城书院、湖南营道书院功进学富,暇则习骑射,锐志功名。嘉庆九年选南川,勤敏政事,讼至立决,历一年囹圄为空。自是捐俸修路造桥,廓学宫、纂邑志、置书院膏火,卹里闬孤穷,士民德之。复捐白银三百两,本邑龙川书院得以告成。有补于通县,可谓事无不美矣。

    蒋作梅的幼年,家境不好,传记中用了“家极贫”三字来记述,穷得连蜡烛都买不起,以至于他的父亲命他白天去采树皮,入夜后点燃,才解决读书照明问题。

    贫穷的家境,磨炼了蒋作梅的意志,加上他天性聪颖,1794年中举后,1796年考中进士。

    中了进士的蒋作梅并没有立即入仕为官,而是回到桂林,先后在宣成书院和营道书院执教。宣成书院是桂林四大书院之一,是桂林最早的书院。

    七年之后,也就是1804年,蒋作梅就任南川知县。

    蒋作梅到南川后,率领民众修筑半河山路,解决了渝南黔北地区百姓的行路难问题。他还主持重修文庙、武庙,培修隆化书院,创设资助读书人赴省晋京应试的“宾兴会”,亲手编纂《南川县志》。蒋作梅在南川5年期间,极大地改变了南川社会风气,推动南川经济、文化上了新台阶。南川百姓在木凉镇漱玉岩下摩崖凿刻“德政坊”,以颂扬蒋作梅业绩。

嘉庆十四年(1809年)春夏,蒋作梅经成都入藏,任西藏粮员。嘉庆十五年(1810年)3月,西藏发生一起斗殴杀人案件。凶手是一个喇嘛,被捕后,当地的堪布(僧官)亲自上门,给蒋作梅送上一箱珠宝,请求从宽处理。蒋作梅不受。堪布用更多的珠宝向驻藏大臣文弼行贿,文弼向蒋作梅施压放人。倔强的蒋作梅坚持把凶手绳之以法。堪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诬谄蒋作梅监守自盗,当年5月蒋作梅就被文弼处死。因文弼动作太快,时任四川总督常明甚至未来得及向朝廷上奏。不久之后,蒋作梅冤死事件就被证实是一件冤假错案。
西藏当地百姓非常难过,为蒋作梅立祠以示纪念。桐城派“姚门四杰”之一、清代散文家梅曾亮听闻此事,挥毫写成《蒋念亭家传》,以蒋作梅廉洁反遭诬致死的故事,抨击了清代官场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
蒋作梅非常重视教育当他听说灌阳龙川书院缺乏经费面临停建威胁时,及时捐助了三百纹银使书院得以建成。
蒋作梅算得上灌阳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高中进士,学有所成,为官有声,南川县至今仍保留有蒋作梅留下的印记。可惜命运不济,被小人所中伤,以至蒙冤屈死,可惜一身文才武略,未及施展,便命丧黄泉,可惜!可怜!可叹!

    德里蒋作梅和瑶上陆生楠,都是被冤杀的灌阳名人,两人英年早逝,可以说给灌阳的文化事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蒋作梅1810年被冤杀时,年仅38岁,遗有二子,大儿子蒋达年仅5岁,小儿子蒋迈刚出生不久。

    蒋达蒋迈兄弟俩虽年少失怙,却俱皆成材。

    蒋迈是一位廪贡生,后官至郁林学正,工诗善书法,好抄书,用蝇头小楷手录经史子集以及医卜星相书籍数百部。书法深有赵董笔意,熟极而不滑,人称草书之妙品。

    兄长蒋达更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中进士,点翰林,官至顺天府府丞,为四品京官。

    民国版《灌阳县志》有蒋达的传记:

    蒋达,号霞舫,道光丁酉拔贡。是科举人,辛丑进士,翰林院编修。江南道监察御史,掌福建道监察御史,五城巡城御史,户科掌印给事中。辛亥恩科顺天乡试同考官,钦派顺天较射大臣,兼内场提调。历任奉天府府丞,兼奉天学政。顺天府府丞时,充顺天乡试提调官。因优人有以关节中式者,达搜其中卷出闱,具折严劾其当事,置于法。旋以擅开龙门论处分。达即束装出京,至通州,奉上谕召还,充翰林院教习。

    性恢阔,有人伦鉴,平生以师友为性命。通籍后所识拔多知名士,汲引寒畯如不及。先后为达官名宦者,指不胜屈。如四川总督刘秉璋,闽浙总督边宝泉,卞宝第,福建按察使唐宝鉴,广西学政孙钦昂,皆其所识拔于寒畯中者。

    少时豪荡不羁,乡里鲜知之者。邑侯周含万,一见奇之,叹为大器。自是折节读书,遂博通经籍,工古文诗辞。有四支一先全韵,好叠韵,与全州蒋筼生唱和,有《尖义集》。

    为御史时,直声震天下,所陈奏皆关大计,有为人所不敢言、不能言者。有奏稿诗文集若干卷,藏于家。与全州蒋申甫为莫逆交。其所陈中兴十二策,称达能直言敢谏。达卒,挽以联云:“已矣吾生,惟夫子知我;艰哉时事,恐天下无人。”其推重如此。

    至今闻达之风者,犹足敦鄙寛薄云。

    蒋达是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恩科(1841年)第三甲第83名进士,殿试的排名并不高,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授予翰林院编修,说明其成绩十分优秀。蒋达先后担任了江南道监察御史、五城巡城御史、户科掌印给事中、顺天乡试同考官、奉天府丞兼奉天学政等职,官至正四品。

    蒋达在担任顺天乡试提调官期间,发现有人舞弊,蒋达进行了严厉查处,但在搜证时,犯了擅开龙门之罪,被贬出京,半道上又被皇上召还,被授予翰林院教习的职务。

    蒋达取得功名后,在寒门之中选拔很多的知名人士,不少人成为高官名臣。

    蒋达担任御史期间,正直的名声,朝野皆知,他的奏章都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蒋达是一位十分豪爽的人,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

    蒋达著有《古柏山房诗存》存世,钞本藏桂林图书馆。

    民国版《灌阳县志》收录了蒋达所著的《采茶歌》:

采茶歌

清邑人蒋达

落花深处闭闲门,瞥见东风廿四番。

屈指明朝逢谷雨,判将茶事到林园。

风枝露叶近如何,试听茶娘一曲歌。

枪样尖时旗样细,箇侬须好不须多。

今年谷雨似清明,飞絮飞花正放晴。

最是采茶天气好,芒鞋箬笠一身轻。

采遍南山又北山,山南山北翠微间。

携筐自返读书处,一片白云相与还。

归来细叶满筠笼,笑指山厨唤小童。

新样茶经知道否,乳香须要火微烘。

定甆小碗啜松花,自吸山泉自品茶。

赢得新诗满僧壁,他年可有碧笼纱。


    蒋士奇,也是出身于德里村的一位重要人物。

    蒋士奇(1864—1947),字伯清,自幼聪颖,读书勤奋,12岁读完《四书》、《五经》,不少篇章能全文背诵。因13岁父故,16岁母亡,按清例在家“丁忧”,耽误了6年韶光,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30岁才参加乡试中举。大主考在他的考卷上朱批:“博大昌明”、“深宏肃括”。蒋中举后,被荐恭城县候补知县,但他对做官不感兴趣,坚辞不就,回本县受聘龙川书院掌教,栽培后学。任职3年后,经好友蒋伯文、陆耀南推荐,考入广东法政学堂,接受新教育。在该校学习两年毕业,当局委任他到韶关税务局任职,后调任福建省盐司盐大使,官阶六品。他因对做官仍不感兴趣,且又不善逢迎,于民国元年两袖清风,辞官重操教书育人旧业,先后担任广西优级师范学校、广西第二高等师范学校国文讲席,为国家造就人才,诸如广西著名教育家李任仁、唐现之、蒋培英等皆出其门下。民国15年回灌阳老家,开办私塾,双双留美的何福照、何福煦两兄弟曾受蒋启蒙教育。民国31年,蒋士奇荣膺灌阳县修志馆总纂兼国中教师,历时8年,编纂出《灌阳县志》初稿。1949年11月灌阳解放前夕,国民党县政府撤离县城时,此初稿遗失,成为灌阳历史研究者们最大的遗憾。

    可惜的是,听村干部说,蒋作梅的祖屋,前不久刚被拆了。

    现而今的德里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住房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只是时间的流逝,冲淡了历史记忆,又有几人,能记得蒋作梅蒋达父子进士、阳大儒蒋士奇的事迹?蒋作梅祖屋被拆,可以作为例证之一吧!


    注:部分照片,拍摄于2019年11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灌阳人在灌阳

也可扫描以下的二维码:

“灌阳人在灌阳”这个公众号,服务于灌阳人民,坚持原创,写山写水写观点,天然去雕饰!

天涯海角的灌阳人,无论身在何处,总有一根细线相连相牵,而细线的一头,是同样一个名字,灌阳。

总有些心事,想向人吐露。

总有些喜悦,想与人分享。

总有些才华,想向人展现。

那么,请赐稿“灌阳人在灌阳”!

投稿邮箱:3517246084@qq.com

投稿请署名,无论真名或假名!

当然,我希望文章系个人原创,择优而登,未采用的,恕不一一通知。

灌阳人在灌阳
领略灌阳山山水水,介绍灌阳的风土人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