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纯,号心一,性淳厚。父东采,尝以幼失怙未读为恨。纯年十七,始命从师学。二十二为邑诸生。父性素严,纯百方承顺,惟恐不逮。平居与人一以慈爱相接,利济之事嗜若饥渴。家虽不裕,人负债弗能偿,辄焚其劵,前后不下数百金。人或以阴德称之,则曰:“不为子孙蓄怨,此吾父之志也,敢以为德乎?”何其纯,字心一,性格非常淳朴忠厚。他的父亲名叫何东采,曾经因为自己小时候失去父母未能读书而感到遗憾。何其纯十七岁那年开始遵从父亲的命令跟随老师学习。他在二十二岁时成为了县里的秀才。他的父亲性格一向严厉,何其纯总是想尽办法去顺从父亲,生怕做得不够好。平时与人相处,他总是用仁慈待人,乐于助人就像饥饿和口渴一样迫切。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对于那些欠债无力偿还的人,他会烧掉借据,前后加起来不下几百金。有人称赞他这样做是在积累阴德,他却回答说:“我不希望给子孙留下怨恨,这是我父亲的心愿,怎么敢说这是自己的功德呢?”蒋锐,号蓄斋,郡增生。初名一锦,字襄七,入武庠。其高祖瑞鲤、曾祖旭在皆以文举任县令,元戎仅以文学终生。父敏中,康熙辛卯武举。锐兄弟五人,仲鉴、四镒皆入武庠,季弟铭应武童试。乡邻有“祖考文章华国,弟兄武略经邦”之语。锐愤然曰:“班定远投笔封侯,议者病其不能读父兄之书。今吾家尽习武,先世书香替矣。”于是弃而就文。岁试入府学第一,试牍刊其制艺三首。因竭力训课仲弟,令亦弃武就文。遂于乾隆辛酉科以五经中式,又教育胞侄庭浚中乾隆丙午科文魁。士林称其家书香,葢自锐复兴也。性尤孝友,弟兄分居,推腴田与诸弟,而自取其下者,真不愧古田氏弟兄云。1、文魁。古代乡试,新科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第六名后称文魁。
蒋锐,号蓄斋,是郡增生。他最初的名字叫一锦,字襄七,进入了武庠(古代武学学校)。他的高祖父瑞鲤和曾祖父旭在都因文举中举而出任过县令,而他的祖父元戎一生只以文学为业。他的父亲敏中,在康熙辛卯年间考中了武举。蒋锐兄弟五人,其中仲鉴、四镒都进入了武庠,最小的弟弟铭应参加了武童的考试。乡邻中有“祖辈的文章让国家繁荣,兄弟们的武略治理国家”的说法。对此,蒋锐愤然说道:“班超放弃文学封了侯,人们批评他没能继承父兄的学问。现在我们家都致力于武学,祖先的书香传统渐渐消失了。”于是他决定弃武学从文。入府岁试考中第一,他的试卷文章还被刊印了三篇。他尽力教导他的弟弟仲鉴,使他也放弃了武学转而攻读文学。最终,在乾隆辛酉科考试中,蒋锐凭借五经的成绩中选。他还教育了自己的侄子庭浚,在乾隆丙午科考中中举。士人们都称赞他的家庭恢复书香门第的传统,是从蒋锐开始的。蒋锐性格尤其孝顺友爱,即使兄弟们分家,他也会把自己最好的田地让给弟弟们,自己选择较差的田地,这种做法真是不愧如同古代田氏兄弟的美名。何其纯,水车官庄人。其曾孙何庆恩是灌阳历史上一位文武双全的传奇人物。何庆恩在四川多地担任县令,极富才情,工于书画,善军事,为官有声,政绩卓著,最后在母亲百岁之时,以候补直隶知州任上,告老还乡。咸丰年间,何庆恩丁忧在家,适逢灌阳升平天国之乱,何庆恩率团练大破围城之敌,显示其良好的军事能力。蒋锐,推测为文市达溪人。蒋锐先是进入武校学习,弃武从文后考中举人,大概是灌阳有史以来第一人。古代田氏兄弟指的是战国时期田儋、田荣和田横三兄弟。田儋是反秦的主力,兵败后死在章邯手上;田荣是反对项羽的主力,被项羽击败后死在平原人手上;田横收复了田荣丢掉的国土,被韩信击败后依附彭越,最后在前往长安的路上选择自杀。田氏兄弟曾4次统一齐地,每次都是败而不散、重新崛起,秦军和楚军都不能对齐地进行有效占领,真可谓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司马迁称之为“皆豪,宗强,能得人”。相传田横兵败,刘邦招降田横,田横自杀,命二位门客将其人头送给刘邦。刘邦封赏二位门客,二位门客却在田横墓前自杀,消息传回跟随田横逃亡的五百随从时,五百随从随即选择了自杀。刘邦得知后,不由得感叹道,田横真能得到士人的心啊。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灌阳人在灌阳
也可扫描以下的二维码:
“灌阳人在灌阳”这个公众号,服务于灌阳人民,坚持原创,写山写水写观点,天然去雕饰!
天涯海角的灌阳人,无论身在何处,总有一根细线相连相牵,而细线的一头,是同样一个名字,灌阳。
总有些心事,想向人吐露。
总有些喜悦,想与人分享。
总有些才华,想向人展现。
那么,请赐稿“灌阳人在灌阳”!
投稿邮箱:3517246084@qq.com
投稿请署名,无论真名或假名!
当然,我希望文章系个人原创,择优而登,未采用的,恕不一一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