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店镇,坐落于秀洲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其文化根源深远,彩灯、剪纸及多种民间工艺曾在此大放异彩,梅溪泥塑彩绘更是梅里古镇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在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一位美术教师以独特的视角和坚定的信念,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位教师,正是在2019年荣获第六批秀洲区非遗传承人的称号的教育工作者杨建峰。他表示:“王店古镇的丰富文化遗产不应被遗忘,而应成为教育下一代的重要资源。”从2015年起,他就在学校内创立了泥塑彩绘社团,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并传承家乡的文化精髓。
“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让乡土文化有机地融入学校文化之中。”杨建峰表示,“作为美术教师,我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教学内容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了实施这一课程,杨建峰精心准备了特殊的教学资源和材料。陶泥和本地河道清淤时用的河泥成为了学生们手中的“宝贝”,这些材料结实且不易开裂,非常适合泥塑创作。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他深入发掘了王店古镇的人文历史和乡土文化,如洛塘河两岸的小桥流水、梅溪两畔的古镇建筑和市井生活等,这些元素都成为了泥塑彩绘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以“泥塑脸谱”“民族娃”“乡土风情”等传统艺术形态为基础,让他们在掌握制作技巧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学生们对非遗课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在课堂上,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许多学生表示,通过学习非遗课程,他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传统文化,还学会了新的技能,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自2015年创办泥塑彩绘社团以来,学生作品先后获嘉兴市劳技创作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秀洲区劳技创作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首届雅莹杯我是非遗传习人最佳学生组”;2018年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秀洲区匠心手作现场展示;2018年非遗项目“百工百技”活动现场展演;秀洲区首届深化课程改革暨“向学而教”教学论坛作经验介绍;拓展性课程学校首届拓展性精品课程一等奖等荣誉。
然而,将非遗融入教学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杨建峰坦言,自身技艺的提升和因材施教的方法是他面临的主要挑战。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他积极参加专业的技能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法水平;同时,他也注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非遗课程中有所收获。
如今,泥塑彩绘社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生们的作品在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同时,这一课程也成为了学校的一大特色,吸引了众多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更多学生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杨建峰满怀信心地说,“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手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据了解,下一步,秀洲区将继续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促进非遗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传承与传播,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路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宣传推广优秀实践案例的先进经验,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指导,不断探索非遗进校园的新路径新方法,积极创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秀洲非遗高质量传承发展。
来源:区传媒中心
记者:沈家雯
编辑:沈家雯
审核:张瑞洁
🤤凌晨4点开始忙,日销1000多斤!四面八方的老客来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