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豆,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舞蹈界来说,无疑是很具代表性的。《醉鼓》《秦俑魂》《中国功夫》《闪闪的红星》《甲骨文》《墨舞》《庄周梦》《关山月》……从初入舞林到现在,黄豆豆给观众带来了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而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一和十二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奖、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文联“百名优秀青年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在当晚的讲座上,黄豆豆分享了自己舞蹈生涯中的点滴感悟,并深度揭秘了《中国功夫》《保卫黄河》《幸福红》《庄周梦》《关山月》等经典舞蹈作品的创演历程与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他提及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中国功夫》,团队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职业素养,成功完成演出,展现了文艺工作者的综合能力。谈及《关山月》的编舞时,他提到将男素问的“仙”和李白的“侠”相互碰撞,用舞蹈塑造出了刚柔并济、风雅并存的美妙视觉体验。黄豆豆还通过《闪闪的红星》《张思德》《保卫黄河》等作品,讲述了他传承革命信念、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心路历程。
“我们传承传统的舞蹈,在跟世界舞蹈对话时,也在坚守着当代中国舞蹈的精神。”讲座中,提及舞蹈艺术的内涵,黄豆豆认为,舞蹈艺术不仅仅是身体的律动,更是心灵的表达。每一个动作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而中国风舞蹈,更是民族精神的寄托。
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日后的表演和创作。他的不少舞蹈作品深耕古典,嵌入传统戏曲的影子,巧妙运用了书法、甲骨文、兵马俑、编钟、少林等元素。其一招一式、侠义之风都令人过目不忘,记忆犹新。“中华文化给了我养分,我总能从中寻找到自己喜欢的题材和表达的主题。”黄豆豆说。
讲座结束后,黄豆豆接受了“看秀洲”记者独家专访。
记者:通过这次讲座,您希望为大家传递怎样的灵感和启迪呢?
黄豆豆:这次的舞蹈艺术分享,主要还是面向热爱舞蹈的观众。通常,老百姓看到更多的是舞者在舞台上展现的那几分钟的精彩时刻,但是舞者背后的生活,付出的艰辛,还有每个作品在跟观众见面以前,那种波折的过程,可能老百姓是不知道的。所以我也想借这次机会,多跟大家进行沟通和互动。
记者:您从艺多年,每一次的舞蹈创作,会让您对舞蹈的内涵产生不同的体会吗?
黄豆豆:舞蹈艺术不像电影、电视拍完就成片了,也不像摄影,在瞬间就定格画面。舞蹈作品,尤其是像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段的舞者,一方面,艺术专业上有过一点成绩;另一方面,在生活中,除了经历工作,我们也经历婚姻和育儿,就会对很多事情的认知不一样。所以我每个作品,可能每过两三年,都会再去修改、调整,好像这个作品是跟着自我的成长一起去完成的。
记者:您认为,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而言,最重要的从艺心得是什么?
黄豆豆:艺术上,对自己要求要严格;生活上,对自己要求要简单;个性上,要刻意、有意识地让自己保留一点童趣、童真。因为人在紧张状态下,是很难产生好的艺术作品,所以有时候,越是到紧要关头,我越是会刻意地去放松自己,在放松的状态下,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来。
记者:您深耕行业多年,但依然保持着一种年轻的心态,是怎么做到的?
黄豆豆:再过一个星期,我就要迎来自己的又一个本命年啦!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热爱,选择了舞蹈,并且一直坚持到了今天,我从舞蹈中获得了精神滋养。也算是“金蛇狂舞”吧!
记者:您对秀洲这座城市有什么印象吗?
黄豆豆:以往来嘉兴的话,都是到红船上去学习,作为演出场馆来讲,这个剧场我还是第一次来,在给灯光、设备做调试的时候,我感觉这里的工作人员很专业,整座城市也带给我一种浓郁的人文气息。
访谈中,黄豆豆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身型,面庞干净,目光纯真,台上台下,他的动作、语言、腔调,极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生命力。
来源:区传媒中心
记者:姚雨婷
视频:钮玮南
编辑:姚雨婷
审核:张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