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本文节选自神野正美著「台湾沖航空戦」P40-P48,文章略有删节,2024年12月29日首次发表于“战史编译”公众号,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作为学习交流之用,不代表译者认同其原文观点。
三 划归海军的指挥序列之下
对于陆军飞行第九十八战队的队员们而言,昭和十九(一九四四)年一月的这道归国令虽然来的非常突然,但“开心的程度,简直就像盂兰盆节和新年合在一起过了一样。”——众人如此回忆道。
战队的主力机组驾驶九七重爆(九七式重爆击机)于一月二十九日由位于马来半岛西岸的双溪大年(Sungai Petani今马来西亚吉打州瓜拉慕达境内)离地起飞,于三十日抵达西贡,然后于二月一日经海口抵达台湾嘉义。
翌日飞冲绳四日抵新田原。
然后于二月六日回到了陆军重爆部队的发祥之地——浜松。
浜松陆军飞行学校装备的三菱Ki-21/97式重爆击机(重爆击机即重型轰炸机之意,不过日本的所谓重型在技术指标上按照国际标准实际上属于中型轰炸机的范畴)该机被认为与海军的一式陆攻不分伯仲甚至在飞行性能方面还要略微胜出一筹。
根据当初预定的改编计划应当在第一批编入海军的飞行第七战队,在于一月三十一日将中队的一部分兵力(以自愿留下的泽入彦平大尉<陆士五十四期>和新富正清少尉<少候二十三期>为首,约六十人)编入损失惨重已经疲劳至极的飞行第六十一战队后,也驾驶着百式重爆二型由位于新几内亚西部威瓦克(Wewak)近郊的陆军飞机场起飞,踏上了返回本土的归途。飞抵浜松的时间是二月十一日,而空中与地面部队汇合的时间则是在三月二十日。就在这一天,新的战队长高桥猛少佐(陆士四十四期)也到任了。
可是,由于新几内亚战线的苦战,回到国内的队员们的身体非常疲劳,需要进行重新整编。因此编入海军指挥作战序列的时间是比预定计划要晚的多的七月二十二日,而转移至鹿屋正式开展雷击训练的时间,则是在九月四日。
编入陆军飞行第六十一战队的泽入大尉,就雷击的必要性与新富少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虽然大尉本人于八月十四日战死,但继承了其遗志的新富少尉仍然排除万难对于巴厘巴板海域的舰船实施了毅然果敢的鱼雷攻击,这是昭和二十(一九四五)年六月发生的事情,详细情况后文另述。
中岛Ki-49/陆军百式重爆击机 吞龙 原本作为97式重爆的后继机型研制,但在速度和载弹量等方面并无多大进步。
陆军飞行第九十八战队编入海军指挥作战序列的命令,是永野修身军令部长于二月一日以大海指第三二八号的名义向角田觉治第一航空舰队(一航舰)司令长官下达的。其内容如下所述:
“陆军飞行第九十八战队抵达鹿屋航空基地(预计二月初)以后,即划归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指挥。
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在该部队编入麾下陆攻航空队的预计约六个月(不含机型换装所需的训练时间)时间内,应以雷击为主要内容开展相关各项科目的教育训练。”
接受此任务的一航舰当即根据机密命令第十七号,下令将陆军飞行第九十八战队编入海军第七六一航空队(龙部队)。于是,陆军雷击部队便就此诞生了。
雷击训练正式开始
返回浜松的陆军飞行第九十八战队,开始着手队员的转隶工作,在此期间新的战队长高桥太郎少佐(陆士四十三期)也到任了。随后,部队开始向海军的鹿屋基地转移。
“二月八日,冬日晴朗的午后陆军飞机九架抵达、十日,雨天的午后,陆军飞机一架抵达、十一日,万里无云的午后,陆军飞机一架抵达”——七六一空的战时日志如此写道。
另外在高松宫的日记中也曾提到过七六一空的机密电文——“部队主力,于本月十日在鹿屋集结完毕,划归海军龙部队司令指挥。”
1943年秋,在九州南部海上飞行训练中的第一航空舰队第761海军航空队(代号“龙”)所属的1式陆攻11型龙01号机。炸弹舱门和机尾部的20mm机炮均已被拆除。761空是1943年7月1日在鹿屋新组建的陆攻队,在马里亚纳海战时曾被视为是海军的精锐而被受期待,然而由于人员整体上的训练水平低下,这支部队在此次海空大战中未能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就遭遇到了全军覆灭的下场。
此时战队队员包括有准士官以上军官四十四人、下士官·兵一百七十三人,合计一共二百一十七人,据称当时队员们均异口同声地认为“自己是从陆军航空部队特别选拔出来参加雷击训练的——并引以为豪和开心,完全是一派意气风发的样子。”
由于以新的战队长(任命于二月一日公布)身份到任的高桥太郎少佐此前一直在所泽飞机场担任航空士官学校学员的训练工作,因此他对于部队开始雷击训练前后发生的一些情况是这样回忆的:
“只不过是一次战队长级别的职务更替,犯得着要我专门跑去参谋本部出趟差吗——。总而言之,在一月末自有生以来我第一次踏进了陆军参谋本部的大门。然后,在被领到最靠里面的一间办公室后,这才终于明白了专门把我叫到这里的理由。
‘把飞行第九十八战队列入海军指挥序列,作为雷击部队训练培养,参加对敌机动部队的攻击去吧’——我对于这道称之为唐突也不为过的命令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不过,时间据说只有不至于拖延战局的短短数月而已。于是乎,自陆军建军以来的首支秘密雷击部队便就此诞生了。
在鹿屋,承蒙海军的第七六二航空队(后述)关照,雷击的训练工作由特别任命的长井(疆)海军大尉负责。他是曾经参加过偷袭珍珠港的雷击权威,健壮结实的身躯搭配上炯炯有神的目光,一看就知道是一名精悍、可靠的青年士官。这个人就是陆军雷击部队之父,也是我一生都无法忘怀的人。
总而言之,部队先以九七重爆二型对力所能及的一些科目展开了训练。或许说是把迄今为止所积累下的经验和技术,全部都付之东流,更为贴切。而统率、指挥这些已经恢复为一张白纸的第九十八战队的老手们的,就是长井大尉。雷击就不用说了,包括驾驶、航法、通讯在内的其他一切,均从第一步的基础开始按照海军的方法重新进行训练。”
另外,在这个以作战为主要任务的战队之中,搭乘第二中队濑户轸次大尉座机回国的家弓正矢(航士五十五期)表示:
“虽然我在战队长身边充当是那种所谓参谋的角色,没有直接参与过一线的战斗,但是在诸如战队内部的通信联络、作战命令的起草、记录战果之类的主要业务上,以及从海军方面领受命令之类,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和战队长一起行动。与其说负责对外接待的工作的,倒不如说是专门负责归纳整理资料的,战斗要报、战斗详报之类文件的归纳整理等工作都归我管。
记得当时战队里飞行时间超过一千小时以上的准尉和下士官有相当数量。在编入海军的指挥序列时,我们都是怀着自己是陆军航空兵中的精锐的自豪感过来的。”
另外,在二月十日这一天,由浜松陆军飞行学校赶来赴任的,同属航士五十五期的大间顺三在回忆当年的情况时是这么说的:
“我是同教导三队主任教员原田喜代志大尉(陆士五十三期)一起搭乘浜校的九七重二型前往鹿屋的。
‘现在为何要到海军的基地去?九十八战队去那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虽然各式各样的疑问如同走马灯一般在脑海中不断来回闪现,但不久以后这种怀疑的情绪就被好奇心与期待的念头所取代了。
从上空望去只见在鹿屋基地内排列着一排一排的一式陆攻、零战、以及彗星舰爆,而在机场跑道的尽头则是排列整齐的九七重爆机群。“这可真壮观啊”——同机的原田大尉喃喃自语道。
海军航空队基地内的情形,从空中鸟瞰蔚为壮观
仿佛要挤入正在训练中的一式陆攻的编队似的,驾机沿机场周边环绕一圈着陆。整理好服装便径直朝跑道旁的指挥所帐篷走去。
“原田大尉以下、某某名……”——在向高桥战队长报告后,战队长笑眯眯地主动跟我们打招呼说:‘哎呀,原田、大间,你们来的好呀’。
当晚,九十八战队的全体将士在部队讲堂集合,在新到任的我们这些人致辞完毕之后,战队长对迄今为止的前因后果又再次向大家进行了一番讲解。
即、以日本强攻中途岛的失败为契机,美军在东南太平洋方面开始战略大反攻,在美军所谓的跳岛战术面前,日本海军的战斗力被逐次消耗瓦解,对于步步北上的美国海军机动部队很难施以有效的反击。
为此,基于中央的陆海军协定,决定从陆军航空部队拨出第九十八、第七两个战队配属海军指挥,训练培养成为雷击战队以图强化部队的作战能力。
然后宣布,今后在训练方面将完全按照海军的方式进行、主任教官方面则由在珍珠港、中途岛海战中幸存下来的以布留川大尉和长井大尉为首的精兵强将担当。”
战队的下士官·兵们在进入鹿屋的海军兵营后,首先对于海军的生活感到不知所措。
战技(射击、通信、轰炸、航空照相技术)下士官镰田静宪在回忆自己刚到鹿屋第一天的情形时表示:
“虽然在海军甲板下士官的指导下,尝试着对于吊床的绑定方法进行了一些练习,但是这玩意实在是难搞。从绳索的编、解方法开始,到用笨拙的手法鼓捣整理粗粝的麻布,这么一番折腾下来,搞到最后手指甲手指头上到处都是倒刺伤口都疼的不行了。从今晚开始这玩意就是我的床铺了,却搞不出一个像样的东西出来。在内心感到困惑的同时,一方面搞这些东西又莫名的让人感到有些开心。擦擦汗继续埋头绑吊床。等好不容易搞出个像样的东西出来往周围一看,好家伙,有在两个钩子之间把吊床吊成一条线的,有松松垮垮垂下来跟秋千一样耷拉着的,吊什么样的都有。没有谁能做到隔壁海军分队那么规整,到处都是吵吵嚷嚷,喧嚣吵闹的声音。
简直就像小学生参加军营体验一日游一样的情景。类似像绑吊床那样的,诸如‘全体洗手’、‘甲板扫除’、‘准备巡检’之类陌生的口令也一个接一个地不断袭来。
日本海军的特色吊床令初来乍到的陆军的官兵吃了不少苦头。
还有像诸如オスタップ(使用抹布清洗甲板时存放海水的容器)、チンケース(油桶去掉上盖后制成的简易水桶)、銀パイ(偷窃)之类完全不解其意的词语。从口令到日常用语,从全体起床到巡检、就寝,所有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无一不令人感到稀奇古怪。虽然令人感觉到有点不知所措,但快乐的海军生活却就此开始了。”
——未完待续——
读者朋友们好,本人与上海译文出版社“让历史感同身受”丛书策划人、著名译者章和言老师、上海飞珥文化合作出品的有声读物《口述历史:太平洋海空战续篇》在喜马拉雅APP-有声集结号栏目上线了,目前限时免费中,大家如有兴趣可点击下方图片二维码收听,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