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开国元帅中,彭、林、刘、徐四人都是以军事指挥才能见长的。而公认的最会打仗的开国大将,则是三野“战神”粟裕。元帅个个功绩显赫,但若只是论带兵打仗,粟裕最服谁呢?在解放战争的一场大战过后,粟裕曾亲口评价一人:太厉害了,此战如果换成我来指挥,打不了这么好!
粟裕提到的这一仗,就是1948年华北解放军打出的晋中战役,指挥员为徐向前元帅。在解放战争爆发前,徐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到一线带兵了。他出任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后,手下直接掌控的部队为军区第一野战兵团。华北解放军由原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整编而来,整体实力在各战区解放军中并不突出。而徐帅的这支部队,起初也不是华北军区的绝对主力,战斗力不及杨得志兵团和杨成武兵团。
但徐帅肩负解放山西的任务,凭借自己高超的军事素质和练兵本领,把原先疲弱的部队打造成了一支虎狼之师,后来演化成解放军主力第18兵团。尽管如此,在晋中战役前徐向前所部只有6万余人,而晋中地区的国民党守军则多达10万人。要攻克这十多座坚城,攻方兵力应达到守方的3倍左右,并且配备得力的重火器和充足弹药。这些条件,徐帅当时根本不具备。
49年四野名将刘亚楼指挥东北野战军攻打天津城,守敌陈长捷部拥兵13万,攻方达到5个军34万人,且有上千门火炮加持,从而顺利完成任务,是这一类战役的范例。华北军区部队装备水平比不了东野,人员规模也差得远,即便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也很难达成战役目标。这也是粟裕为什么如此佩服徐帅的原因了:攻城本就不易,更不要说是以少打多。
那这场战役,徐帅是如何指挥部队创下奇迹的呢?徐向前是我军的战术大师,他灵活运用兵力和分析敌人、分析客观条件的能力太强了。6月份是麦收时节,此前阎锡山部队连战连败,要守城跟我军耗下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因此便纵兵到各个据点征粮抢粮。十几万反动派部队被分散开来,正给了徐向前分割包围的机会,这个时机被徐帅敏锐地捕捉到了。
徐向前一反常态,制定了“运动战”为主的攻城方针,争取野战歼敌。他合理调动兵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仍然敢于派出小股部队作为疑兵,使用声东击西的方式诱敌出战,把阎锡山、赵承绶等人带得团团转。徐帅用时1个月左右,最终分割歼灭了10余万敌军,并攻下榆次、晋源等14座城池。自此阎锡山在山西境内,只剩下孤城太原,失败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如果解放军指挥员对于战机的感知和把握能力不强,使用强攻硬打的方式,无法击败有坚固工事的优势敌军。粟裕得知晋中战役的进程后,感叹徐向前用兵如神,表示若换成自己,打不出这样的精妙战局。而在此战之前,徐帅受到严重的肋膜炎困扰,瘦得不成人形却仍然坚持指挥,且神机妙算实现了以少胜多的壮举。
当然粟裕佩服徐向前,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战的成绩。徐帅是解放山西的首功之人,而晋中战役也只是这一阶段徐帅的代表作之一。1948年攻克运城和临汾,过程都十分精彩,主要打法为土工掘进和爆破作战:徐帅打仗没有固定套路,他能够随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变化,这才叫大师。粟裕打仗博采众长,早年就仔细研究、借鉴过徐帅的战例。红军时期,徐帅指挥红四方面军经常打出以少胜多的名局,特别是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对粟裕的启发很大。而在淮海战役时,粟裕也采用过土工掘进打法对付顽固的黄百韬兵团。
解放战争中粟裕打了多次“神仙仗”,其实跟徐向前红军时的战术打法有不少相似之处:调动敌人、切割歼敌。这两位擅长军事谋划的著名将帅,也深受毛主席的信赖和喜爱,建国之后他俩都当过解放军总参谋长:徐帅1949-1954年任职,粟裕则在1954年-1958年间担任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