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防空失利记:夜间低空拦截“黑蝙蝠”,开火致盲撞山,技术虽落后但必须亮剑

百科   2024-12-23 12:17   陕西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战史堂堂主,立志要做一个严谨又有趣的公众号。尽量保证内容真实干货,配图准确,还让文章读起来不枯燥。


自从1958年人民空军入闽作战以及金门空战以后,我军彻底掌握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制空权,国民党空军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飞到大陆上空挑衅。

         

 

不过他们改为派出小股部队,进入大陆腹地执行电子侦察任务,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黑猫中队”和“黑蝙蝠中队”。

         

 

“黑猫中队”使用U-2高空侦察机,凭借高度优势躲避我军的拦截,我军很快开发新战法,先后击落5架。

         

 

“黑蝙蝠中队”的名声在大陆没有那么响亮,不过刘de华华仔唱了一首《黑蝙蝠中队》,讲的就是这个中队的故事。

         

 

这个中队采用的是夜间低空侦察,借助夜色和复杂的地形来躲避我军,双方在长达数年的斗法中互有胜负,今天就来介绍一次我军拦截“黑蝙蝠”的战例。

         

 

   

▲我军先后击落了5架“黑猫中队”的U-2高空侦察机,俘虏2人。    

▲黑蝙蝠中队队徽。

         

 

1960年10月21号下午时分,台湾新竹基地一架P2V-7U电子侦察机以整备就绪。17时许,13名“黑蝙蝠”中队的机组成员先后登机,进行起飞前的最后准备。

         

 

执行这次任务的机长是叶霖中校;飞行官是尹金鼎少校、蔡文韬少校;领航官是 周文渊少校、陈昌惠少校、岳昌孝上尉;电子官是屈建勋少校、钟书源少校、高荫松少校;通信官是杨文晨少校……    

         

 

为啥堂主要像报菜名一样介绍这架飞机的机组成员呢?大家可以发现机上重要岗位都是军官,放到陆军都是连营级别的人物,可见国民党对此中队的重视,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军战果的含金量。

         

 

▲1965年停放在新竹基地的P2V-7U,此时该机已经被击落多架,逐渐不再执行任务。

         

 

P2V系列电子侦察机是本号的老朋友了,前两天的文章还提到我军在山东试图撞击美军的P2V飞机。

         

 

由于该机太过于重要,堂主还是不厌其烦地向各位新读者介绍一下它,P2V-7U最重要的是配备了地形跟踪雷达、侧视雷达和多普勒导航雷达。    

         

 

它的雷达能在400-900米的高度,扫描出10公里以内的地形地貌,为飞机规划安全飞行线路,也就是说它可以规避山峰,沿着山沟飞行,

         

 

这能够让飞行员像在白天一样,规避复杂地形,安全地进行夜间超低空飞行,更有甚者会将追击者引入群山之中……然后自己全身而退。

         

 

▲P2V-7U的结构图,该机装备了先进的雷达和电子设备,夜间飞行能力强。

   

▲P2V-7U的座舱,该机机组人员众多,一旦被击落生还希望渺茫。

         

 

17点44分,这架P2V-7U从新竹基地起飞,朝西南方向飞去。不久,我军部署在华南的雷达发现了这架飞机。

         

 

驻扎在广东梅县兴宁机场的空9师立即进入战备装备,中队长张汉民在起飞线待命,他驾驶的是米格-17PF战斗机。

         

 

米格-17PF是一款全天候截击机,该机装有RP-5机载截击瞄准雷达,在机头上部和进气道中央各增装了一个天线罩,并换装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

         

 

1956年,中国从苏联进口96架米格-17PF,同3月这批飞机被分配到重新组建的空9师。

         

 

   

▲我军准备夜航的米格-17PF,注意机鼻处的雷达。

         

 

19点44分,P2V-7U从广东陆丰进入大陆领空,在此前两分钟,张汉民就起飞完毕,到紫金以南地区拦截。

         

 

紫金以南是一片山区,最高标高为1300米。对于P2V-7U来说,他们有地形跟踪雷达,可以及时规避,对于全凭地面雷达和双眼的我军来说就和危险了。

         

 

在地面指挥所的引导下,张汉民飞到攻击位置,但他没有目视发现敌机,只能盲射,没有命中目标。

         

 

从机腹划过的曳光弹让P2V-7U的叶霖中校等人惊恐不已,连忙释放电子干扰,但发现由于地形限制电子干扰无效,只能左右转向规避攻击。    

         

 

▲我军飞机攻击P2V-7U的绘画,但不是此次任务,仔细看米格机不是雷达版,而且夜间拦截一般是单机出动

▲我军米格-17PF的侧视图。

         

 

张汉民很快第2次进入攻击位置,此时高度为1500米。根据指挥所通报的敌机高度1300米,距离4公里,他全通了机载雷达搜索敌机。

         

 

由于敌机高度较低,张汉民轻推机头下滑搜索,发现敌机后立即追了上去。P2V-7U上的电子官发现后,立即通知机长左转规避。叶霖中校只能使出看家本领——低空在崇山峻岭间穿梭,并释放干扰箔条。    

         

 

张汉民也随即增大下滑角并压大坡度,紧紧地跟在敌机后面。在接近到1000米以内时,张汉民开炮攻击。

         

 

由于夜间视野差,他选择连续射击,试图形成弹幕蒙中敌机。然而夜间开炮火光非常明亮,眼睛会瞬间致盲,非常危险。

         

 

在打出了大约150发炮弹后,张汉民左转脱离。可能眼睛收到强光刺激,张一时看不清仪表,忽视了安全高度,径直撞在了海拔393米的山峰下40米处,壮烈牺牲。

         

 

▲成飞公园内的歼-5甲战斗机,即国产化的米格-17PF。    

         

 

摆脱第一批拦截的米格机后,P2V-7U机组成员松了一口气,继续向西飞行执行任务,先后穿过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最后从霞浦出海返航。

         

 

在此过程中,我军还出动了十多个架次的飞机和高射炮进行拦截,但均已失败告终,次日凌晨03点25分在新竹基地着陆。

         

 

这次战斗我军主要是败在了技术上,米格-17PF的RP-5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只有10公里,测距雷达的截获距离只有4公里,这还不是导致失利的主要缺陷。

         

 

重要的是该雷达的波束有14度的下视角,在低空开机,波束将会照射地面形成大量杂波,淹没了目标信号,飞行员根本分不清哪个是敌机,哪个是障碍物。

         

 

因此RP-5雷达在1000米以下作战效能是很低的,这就导致在夜间低空拦截战斗中,很大程度依赖飞行员的技术和勇气。

         

 

   

▲RP-5雷达有两根天线,进气口上部突出前的鲨鱼嘴状雷达罩内安装搜索天线,进气道中央半球形天线中锥内安装跟踪天线。

▲座舱内的显示器,RP-5雷达只能追踪单一目标,抗干扰能力较弱。

         

 

反观美制的侦察机,大都装备有先进的雷达系统,无论是敏感性、探测距离还是对地形的扫描,基本上都压苏制一头。    

         

 

P2V-7U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达105公里,能够进行360度方位的扫描,而且有移动目标指示,能够表示出杂波背景中的移动目标,因此可以及时规避。

         

 

堂主曾经数次说过,空战和海战不同于陆战,战斗结果很大程度依赖装备性能和战斗人员的专业素质。

         

 

尽管当时在性能不占优的情况下,我军仍然集思广益,用笨办法也要打击敌人,只要敌机一来就坚持出击,这种亮剑精神才是我军之魂。

         

 

▲出击前的P2V-7U。    

▲P2V-7U的电子设备。

         

 

最近20年祖国的军工科技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战士们用上了越来越先进的武器,再加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作风,一定能告慰烈士们的在天之灵!

   

战史堂
推送高质量军事战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