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251篇原创文章,作者:阿登的苦林。作者简介:阿登的苦林,山东人,喜欢二战及冷战军事,尤其是太平洋战争、苏德战争和冷战武器装备,曾在“空军之翼”等网站发表过若干文章。全文共9859字,配图9幅,阅读需要20分钟,2024年6月7日首发。快捷阅读作者文章的入口就是点击标题下方的作者“阿登的苦林专辑”!按:本文编译自外文杂志,原作者是丹尼尔·豪尔曼(Daniel L. Haulman)。编译本文并不表示赞同原作者观点或证实文章内容,仅供读者参考,配图有改动。另,山本五十六乘坐的一式陆攻虽为攻击机,但美军飞行员习惯称其为“轰炸机”,在此采用原文说法,未予改正。1962年,美国上映了一部名为《双虎屠龙》的经典西部片。片中,詹姆斯·史都华饰演一位美国参议员,其人生和传奇主要建立在射杀李·马文饰演的臭名昭著的恶霸(绰号“理贝特瓦朗斯”)上。在影片展开后人们才知道,开枪射杀“理贝特瓦朗斯”的并不是史都华饰演的参议员,而是约翰·韦恩饰演的一个小农场主。总之,在这部影片中,错误的人得到了荣誉以及随之而来的名利。击落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一事可以视为现实版的《双虎屠龙》。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山本五十六是二战日本海军中最出彩的人物,也是位颇有远见的军人,他主张用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并一手谋划了1941年12月7日突袭停泊在珍珠港里的美军太平洋舰队的作战构想。小托马斯·兰菲尔(Thomas G. Lanphier Jr.)上尉声称击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并在击落过程中击毙了山本;但重新审查相关记录后,现在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次历史性的击落应归功于别人——与兰菲尔无缘,而是他的僚机飞行员雷克斯·巴伯(Rex Barber)中尉。击落山本的这次空战发生在1943年4月18日,距离杜立特尔空袭东京整整一年。此前,太平洋战区的美军密码破译人员得知,偷袭珍珠港的元凶、后来又在中途岛大败的山本五十六预定飞往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附近。于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瓜岛部署了装有副油箱的P-38“闪电”式战斗机,使其航程足以往返五百多公里外的布干维尔岛,从而得以猎杀山本五十六。
这次任务由约翰·米切尔(John Mitchell)少校指挥。米切尔少校的计划是,从瓜岛起飞18架P-38,其中4架为猎杀机,剩下的14架负责为猎杀机提供掩护。由于机械故障,2架“闪电”未能起飞,最终只有16架“闪电”前去执行这次空中猎杀任务。机群先是低空飞行并保持无线电静默,途中多次改变航线,以避免飞越日军占据的所罗门群岛中的岛屿基地。当机群接近布干维尔岛时,其中12架飞机爬升,为兰菲尔上尉率领的4架猎杀机提供高空掩护。其他三名飞行员分别是兰菲尔的僚机雷克斯·巴伯(Rex T. Barber)中尉、贝斯比·霍姆斯(Besby F. Holmes)中尉和雷蒙德·海因(Raymond K. Hine)中尉。接近布干维尔岛时,美军的P-38战斗机与山本五十六的座机编队遭遇。周密的计划,再加上山本素来有守时的“好名声”,使猎杀者获益匪浅。不过,按美军原先的预期,只有一架山本乘坐的三菱G4M1一式陆攻(绰号“贝蒂”),由六架战斗机护航。然而,此时他们发现,六架战斗机护航的却是两架“贝蒂”,一架是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另一架载有包括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在内的一众幕僚。由于无法确定山本大将在哪一架飞机上,因此美军飞行员必须将两架日军一式陆攻全部击落。
于是,兰菲尔向其中一架“贝蒂”扑去,但在将其击落之前,他必须先与护航的零式战斗机狗斗一番。兰菲尔在事后提交的报告中说,他击落了一架零战,然后盘旋返回,继续攻击“贝蒂”。兰菲尔与护航零战的狗斗使巴伯得以追击其中一架“贝蒂”,从后上方向其开火并多次命中。连续多次命中后,巴伯暂时失去了与那架“贝蒂”的目视接触,随后他发现地面上升起了坠机的黑烟,他由此认为自己击落了那架轰炸机并使其坠毁在布干维尔岛上。但在巴伯击中山本座机后,兰菲尔说他也发现了这架飞机并从右侧发起攻击。兰菲尔声称,他在飞机坠毁前打断了其右侧机翼。实际上,兰菲尔目睹的情况很可能是巴伯先前向山本座机开火的结果。另一边,猎杀编队的另外两名成员霍姆斯中尉和海因中尉耽搁了些时间。此时,霍姆斯猛地拉杆转弯并顺势甩掉一个副油箱,僚机飞行员海因中尉紧随其后做了同样的机动。进入战斗后,他们二人合力对付另一架逃向大海方向的“贝蒂”轰炸机。他们向这架飞机开火,不久巴伯也加入了他们追击的行列。随后,第二架“贝蒂”也被巴伯干掉了。猎杀编队的四架P-38中,只有三架返回瓜岛亨德森机场。海因中尉失踪,可能是在返航途中被护航的日本战斗机击落。回到基地后,兰菲尔、巴伯和霍姆斯都说他们在此次任务中击中了“贝蒂”轰炸机。兰菲尔声称,他击落了一架轰炸机且飞机坠毁在岛上;霍姆斯声称,他击落了一架轰炸机且飞机坠落在布干维尔岛附近海域;巴伯则声称,他在两架轰炸机坠毁前都向它们开了火。不幸的是,他们三人都没有照相枪的录像来证明自己的说法,因为照相枪肯定是留在瓜岛了,以减轻执行超远航程猎杀任务时的机身重量。起初,情报评估人员认为,当天在布干维尔岛西部上空的日军轰炸机不是两架,而可能是三架。他们认为兰菲尔、巴伯和霍姆斯各击落了一架轰炸机。尽管巴伯指出,没有人知道哪架飞机上坐着山本,但兰菲尔却反复宣称是他击落了山本乘坐的轰炸机。由于已经确认有两架轰炸机在布干维尔岛上空被击落,因此看上去,似乎更有可能是巴伯击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饶是如此,早期的出版物还是更倾向于采纳兰菲尔的说法。事情的转机发生在1970年代。当时,美国空军的历史学家们收集多方文件,编制了一份二战期间陆军航空队空战战果清单,试图对所有战区的空战战果进行统一归纳。1978年出版的《美国空军历史研究》第85期将击落山本座机的功劳正式归于兰菲尔和巴伯。当时,来自日本方面的证据已经证实,山本座机编队中只有两架“贝蒂”轰炸机,其中一架坠落在布干维尔岛上,另一架坠落在海里。由他们二人分享这一荣誉的理由是,既然兰菲尔和巴伯都声称击落了一架坠毁在岛上的轰炸机,而山本恰好就在那架飞机上,那么就应该由他们二人共同分享击落山本的功劳。于是,此次空战记录被修改为两名飞行员各占一半的功劳。历史学家们还决定,将击落另一架轰炸机的功劳分给霍姆斯和巴伯。当兰菲尔发现美国空军官方将击落山本的功劳由他一人独享分了一半给巴伯时,他很不高兴。兰菲尔要求空军重新考虑此事,将全部功劳归于他。1985年3月,美国空军重启调查,组建了一个六人审查委员会,重新审议究竟是谁击落了山本一事。审查委员会的六名成员分别是弗雷德里克·佐斯(Frederick E. Zoes)中校、唐纳德·多德(Donald B. Dodd)中校、莱斯特·斯利特(Lester A. Sliter)少校、本杰明·威廉姆斯(Benjamin B. Williams)上校、卡吉尔·霍尔(R. Cargill Hall)和笔者本人(即丹尼尔·豪尔曼)。委员会成员被告知,只能考虑原始证据,不能考虑新证据。这一次,委员会的结论是,证据显示兰菲尔和巴伯都在不同时间射击并击中山本的飞机,因此功劳仍应由他们二人平分。兰菲尔和巴伯再次因击落山本座机而各享一半战果,这一判定也得到了确认。两年后的1987年,兰菲尔去世。当时,雷克斯·巴伯和他的支持者已经确定,新的证据支持巴伯“包揽全部荣誉”的主张。对布干维尔岛坠机残骸现场的检查表明,兰菲尔不可能像他声称的那样,在山本座机还在空中时就打掉其右侧机翼,因为山本座机的右侧机翼虽然从坠毁的飞机上脱落,但却紧挨着机身,很可能是飞机在坠落过程中撞到树上被扯下来的。如果兰菲尔打掉了山本座机的右侧机翼,那么其应该落在更远的地方。他们的检查也对兰菲尔陈述的其他方面提出了质疑:在至少与一架护航的零战狗斗后,兰菲尔几乎没有时间追上山本座机并将其纳入自己的射程。如果兰菲尔向高速飞行的目标机侧面开火,即使目标机在射程内,他也几乎没有机会命中目标。残骸还显示,山本座机是从后上方被击落的,这与巴伯的说法一致,因为他就是声称从后上方击落一架轰炸机的人。更多的新证据也证实了巴伯的说法。日本人对山本的验尸报告显示,这位海军大将是被从后方射来的子弹击毙的,这与巴伯的说法也是一致的。一名护航的日军战斗机飞行员也指出,山本座机是从后面被击中的。所有的新证据都支持巴伯的说法,而没有一个新证据支持兰菲尔的说法。许多关注这场争论的人都怀疑,兰菲尔是否是在知情的情况下不光彩地占有了其僚机飞行员应得的荣誉。当然,那时兰菲尔已经不在人世了。1991年,美国空军组建了一个新的军事记录更正委员会,再次审查究竟是谁击落了山本座机的案件。这一次,委员会受到的限制大大减少,而且他们可以审查之前的研究人员无法获得的证据。结果出现了分歧:虽然没有一位成员认为是兰菲尔独自击落了山本座机,但新委员会仍然在是否应由兰菲尔和巴伯共同分享这一荣誉,还是应当由巴伯独享击落山本座机的功劳这一问题上存在分歧。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此事被提交给时任空军部长唐纳德·赖斯(Donald B. Rice),赖斯于1993年裁定,功劳仍应由兰菲尔和巴伯两人分享。即便如此,争议仍未平息。巴伯和他的支持者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质疑赖斯做出最终裁定的权力。联邦法院于1996年认定,美国空军部长确实有权裁定这一问题,因此赖斯的裁定是有效的,击落山本座机的功劳应由兰菲尔和巴伯平分。今天,外围组织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美国战斗机飞行员协会和对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这两个独立的非营利性实体都反对赖斯的裁定。前面已经提到,我(即原文作者丹尼尔·豪尔曼)曾是1985年组建的那个美国空军官方小组(六人审查委员会)成员之一,负责审查山本座机被击落一案,此后又审查了新的证据。我确信,尽管有该六人审查委员会的结论和后来赖斯的裁定,但击落山本座机的功劳确实应该归雷克斯·巴伯,而不应该给托马斯·兰菲尔。最初的证据表明,由于只有一架“贝蒂”轰炸机在布干维尔岛坠毁,而且兰菲尔和巴伯都声称击落了一架“贝蒂”轰炸机且飞机坠毁在岛上,因此两人都应该获得荣誉。然而,新的证据显示,巴伯是唯一击中这架“贝蒂”轰炸机的美军P-38战斗机飞行员,当时兰菲尔离得太远,而且他所处的角度也不允许他从侧面摧毁这样一个高速飞行的目标。而且,即使当时兰菲尔离那架“贝蒂”轰炸机足够近,有几发子弹击中了飞机,也不会造成多大伤害,当然更不足以打掉机翼。残骸证据和日本人的尸检证据显示,山本座机是从后方被击中的,这与巴伯的说法一致。是雷克斯·巴伯中尉击落了山本五十六大将的座机,使日本帝国海军失去了他们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之一,巴伯应该一人独享这份荣耀。而且,如果巴伯是唯一击落山本的美军飞行员,那么他理应因此获得荣誉勋章——至少带队执行这次任务的指挥官约翰·米切尔少校是这么认为的。上面对猎杀山本之战的图示分为六个阶段:①上午9时34分,16架美军P-38战机抵达拦截点,9点35分发现两架日军“贝蒂”轰炸机,分别载有山本五十六(Yamamoto)大将和宇垣缠(Ugaki)中将,由六架零式战斗机护航。12架P-38爬升到18000英尺提供掩护,由托马斯·兰菲尔上尉、雷克斯·巴伯中尉、贝斯比·霍姆斯中尉和雷蒙德·海因中尉组成的四机猎杀编队则爬升攻击轰炸机。②发现美军的P-38战斗机爬升攻击后,日军的“贝蒂”轰炸机俯冲而下,同时最近的三架零式护航机与四机猎杀编队交火。由于不知道哪架“贝蒂”上载有山本五十六,因此必须同时攻击这两架“贝蒂”并将其击落。③兰菲尔攻击了扑过来的三架零战,这让巴伯得以去追击“贝蒂”轰炸机。与此同时,霍姆斯在抛掉副油箱时遇到了麻烦,于是他暂时脱离猎杀编队,僚机海因中尉跟在后面,在霍姆斯试图抛掉副油箱时掩护他。④在巴伯驾机急转弯时,载有山本的那架“贝蒂”向树梢高度俯冲,载有宇垣的那架“贝蒂”则急速冲向大海,以躲避伏击。霍姆斯和海因在抛掉副油箱后,发现了宇垣的座机并发起追击。⑤巴伯攻击了载有山本的那架“贝蒂”,右发动机开始冒烟。巴伯一边连续射击,一边拉近距离。载有山本的那架“贝蒂”减速并向左下坠,但巴伯没有看到这架飞机坠落的过程。后来,他看到丛林中升起了黑烟,山本毙命。兰菲尔事后声称是他击落了山本座机(击中了其飞机右侧),但同时代的记录、实物和战伤情况等证据表明,兰菲尔的说法是错误的。⑥击落了山本座机后,巴伯被三架零式战斗机缠上,但后者很快被高空负责掩护的P-38战斗机赶跑。巴伯看到海因和霍姆斯向宇垣乘坐的“贝蒂”开火并命中目标,但未击落就停止攻击并调头返航了。于是,巴伯又攻击了那架“贝蒂”,飞机起火爆炸并坠海,宇垣和另外两人幸存。海因中尉是美军中唯一未返航者,他可能是被一架护航的零式战斗机击落的。原文作者丹尼尔·豪尔曼曾任美国空军历史研究局组织机构史分部负责人,并参与了对“复仇行动”(即击落山本座机)战果判定的多次审查。他著有多部著作,包括2015年出版的《击毙山本》(Killing Yamamoto)一书。需要指出的是,他在2024年发表的本文中根据全部证据得出的结论与《击毙山本》一书不同。本文主要参考了以下资料:(1)第13战斗机司令部1943年4月18日任务汇报,主题为“战斗机拦截”,美国陆军情报局致南太平洋美军司令部。(2)第339战斗机中队史,1942年10月30日至1943年12月31日,由历史官员金·达拉格(Kim Darragh)撰写。(3)1943年6月15日航空队副总参谋长情报摘要(摘自1943年4月18日所罗门群岛航空队司令部情报公报)。(4)1943年6月15日,陆航负责情报的副总参谋长与约翰·米切尔少校和托马斯·兰菲尔上尉的交谈记录。(5)1985年组建的空战胜利审查委员会于当年3月22日给出的结论。(6)第13战斗机司令部每日任务报告,1943年4~6月。(7)托米·摩尔(Tommie Moore)下士的《第339战斗机中队的故事》,第十三航空队公共关系办公室,1943年4月18日行动报告。(8)第70战斗机中队史,1943年1月1日至6月30日。(9)行动信函,哈蒙致阿诺德,1943年5月1日。(10)第13航空队史,1943年3~10月。关于击落山本座机的若干著作和战果判定情况:(1)John Deane Potter,“Yamamoto:The Man Who Menaced America”.(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65).本书将击落山本座机算作兰菲尔的战果。(2)Burke Davis,“Get Yamamoto”.(New York:Random House,1969).本书将击落山本座机算作兰菲尔和巴伯两人的战果。(3)Hiroyaki Agawa,“The Reluctant Admiral:Yamamoto and the Imperial Navy”.(Tokyo:Kodansha International,1979).本书中关于击落山本座机是兰菲尔还是巴伯的战果暂无定论。(4)Edwin P. Hoyt,“The Glory of the Solomons”.(New York:Stin and Day,1983).本书将击落山本座机算作兰菲尔的战果。(5)Ronald H. Spector,“Eagle Against the Sun:The American War with Japan”.(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5).本书将击落山本座机算作兰菲尔的战果。(6)R. Cargill Hall,“Lightning Over Bougainville:The Yamamoto Mission Reconsidered”.(Washington and Lond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1991).本书将击落山本座机算作兰菲尔和巴伯两人的战果。(7)Carroll V. Glines,“Attack on Yamamoto”.(Atglen,Pa.:Schiffer Military History,1993).本书将击落山本座机算作巴伯的战果。(8)Donald A. Davis,“Lightning Strike”.(New York:St. Martin’s Griffin,2005).本书将击落山本座机算作巴伯的战果。(9)Daniel Haulman,“Killing Yamamoto:The American Raid that Avenged Pearl Harbor”.(Montgomery,Ala.:New South Books,2015).(10)Dan Hampton,“Operation Vengeance”.(New York:Harper Collins,2020).本书将击落山本座机算作巴伯的战果。(11)Dick Lehr,“Dead Reckoning”.(New York:HarperCollins,2020).本书将击落山本座机算作巴伯的战果。- 全文完,敬请期待下一篇! -作者“阿登的苦林”其他文章可以从下面的链接进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