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之——重庆庆江机器厂(5017)

文摘   2024-11-19 06:00   四川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受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为了抵御随时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我国进行了历时十七年之久且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

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大批内地的工矿企业、科研院所从一线迁往三线,400多万各行业精英、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官兵怀揣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抱负,从遥远的黑土地,从江南水乡来到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原,开启了脚踩荒山、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之路。

重庆自抗战以来一直都是我国的战略大后方,本身拥有地缘优势和兵器工业的基础,因此重庆当时成为三线时期的常规武器基地,船舶建造基地,同时是三线建设时期最大的中心城市,庆江机器厂就是三线时期诞生的。

1969年3月,中苏在珍宝岛爆发冲突,大战一触即发,我国的战备进一步加强,为了提高中、地空的防空能力,1969年3月底,五机部决定在重庆建立一个高射炮厂。

经过对江津、江北、綦江等多地的采点勘测,最终把高射炮厂定在重庆市綦江城区东北部永城镇黄沙村以北约2公里的群山之中,取厂名国营庆江机器厂,军工代号5017,由五机部系统内的辽宁、山西、上海等地的工厂援建。

1969年11月,国营庆江机器厂破土动工,厂区占地面积494亩,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两个区域以河为界,以桥相连。为了符合“靠山、隐蔽、分散”的三线建设要求,生产区分布在黄沙村北部的三条山沟中,总厂在松林沟,厂区周围群山环绕、植被茂密,形成天然的屏障。

建设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建职工和当时政府动员的民兵一道昼夜奋战,他们克服了种种苦难,充分发挥优良的革命传统。缺少红砖,他们就就近取材,用石头代替,因此早期庆江厂的很多建筑都是石砌的。

1970年7月,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国营庆江机器厂基本完成建设,开始试生产。当时除了来自辽宁、山西、上海的支援职工外,还有一些部队的退伍军人、知识青年,1970年底,全厂拥有职工1068人,各个车间主任均来自各大厂的技术骨干,拥有很强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1970年9月,庆江机器厂先后生产了59式100毫米高射炮、72式85毫米高射炮。59式100毫米高射炮,是苏联KC-19M2式100毫米高射炮的仿制改进产品,对高度在12000米以下的空中目标具有杀伤能力,也可对平射对地面和水上目标,最大射程21000米。

1973年以后,我国开始小批量生产72式85毫米高射炮,这是一款中口径高射炮,计划取代笨重的59式100毫米高射炮,该炮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有自动、半自动、手摇对针、手动四种瞄准方式。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庆江厂全负荷生产,当年生产了216门59式100毫米高射炮。

八十年代,紧张的中美、中苏关系趋于正常化,庆江机器厂和全国其他三线厂一样,转为民用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先后生产了收音机、万用表、缝纫机等产品,经过对市场的探索,后来又生产矿山液压支架和塔式起重机,军转民取得成功。

1985年,全厂职工数达到近1500人,厂区的各项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职工宿舍、职工食堂、电影院、子弟学校、托儿所、职工俱乐部一应俱全,还设有商店、澡堂等。

5017厂生活区

90年代,庆江机器厂深受地质灾害影响,经常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造成数起人员伤亡和厂房被毁。庆江机器厂深处大山,原材料和成品运输困难。频发的地质灾害加上长远的发展考虑,1999年4月,整体搬迁,与其他几个兄弟单位合并重组。

新文化视界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