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学】郭安胤:俚僚越人物产荔枝谈

文摘   2024-11-16 06:00   四川  

内容摘要


俚人、僚人、俚僚人,其初称为越人,后来又俚人等各种称呼,为了更加符合实际,统一称呼为俚僚越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冯孟钦说:“俚人是越人的后裔。前217年,秦兵进军岭南,越人奋起反抗,开展游击战,杀秦军将领屠雎,令秦军头痛不已,以致三年不敢解甲弛弩,越人则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淮南子·人间训》)。俚人也就是这些丛薄遗民的后代”[1]。俚人也被称为“僚”、“俚僚”、“蛮僚”、“夷僚”或“濮夷(俚)”,是汉代越人族系被征服后的称呼。俚僚越人居住范围很广,不限于岭南。越亦称粤,北宋蔡襄《荔枝谱》云:“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汉初南粤王尉佗以之备方物,于是始通中国”[2]。闽粤即闽越,今福建之别称。“闽越,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秦汉时分布在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部分地区。秦以其地为闽中郡。其首领无诸相传是越王勾践的后裔,汉初受封为闽越王。治东冶(今福州)。后分为繇和东越两部。因以“闽越”指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一带”[3]。南粤即南越,今岭南地区(疆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地区,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一小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俚僚越人居住的地区,现在主要在闽粤、南粤。俚僚越人地区物产之荔枝,北宋时期蔡襄(1012—1067年)说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今在亚洲东南部亦有栽培,在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种记录。



一、荔枝原产地

《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刘邦称帝时南越王尉佗献鲛鱼、荔枝给高祖,高祖报以蒲桃、锦四疋”。三国孙吴时期朱应的《扶南记》载:“荔枝始传于汉世,初惟出岭南”。这可以说明,荔枝之原产地在汉之南越国,汉之岭南地区,即是俚僚越人居住的核心区。根据荔枝的生长习性,也只有像岭南地区的气候,才可以使其能健康生长。因为荔枝树有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的习性;它的遗传性又要求花芽分化期有相对低温,但最低气温在—2至—4℃又会遭受冻害;开花期天气晴朗温暖而不干热最有利,如果湿度过低,阴雨连绵,天气干热或强劲北风均不利开花授粉。花果期遇到不利的灾害天气,会造成落花落果,甚至失收。岭南地区是野生荔枝原生地,也是栽培品种的驯化地。作为荔枝原产地的岭南地区,迄今至少有2300 多年的栽培历史。但从现在所发现的野生荔枝林分布情况来看,云南也是荔枝原产地之一,但其驯化野生荔枝的时间不可考。海南省中南部、广东省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和云南省南部至今可见成片或零星分布的野生荔枝林。
不过,有科学家认为: 云南是世界荔枝唯一起源中心。

看新闻知道,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合作完成的论文“Two divergent haplotypes from a highly heterozygous lychee genome suggest independent domestication events for early and late-maturing cultivars”(高杂合度荔枝基因组中两个不同单倍型表明早晚熟栽培品种各自独立驯化),2022年1月4日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其通讯作者包括华南农业大学李建国研究员、夏瑞教授和陈厚彬研究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Ray Ming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Victor Albert博士。第一作者为华南农业大学胡桂兵教授、冯筠庭博士生、刘成明教授、吴振先教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向旭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Jarkko Salojärvi博士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王家保研究员等。

该新闻报道载:据了解,项目组利用72份荔枝资源重测序数据,提出了荔枝“一个起源中心、两个独立驯化事件”假说。 证明了云南是世界荔枝唯一起源中心,有助于消除国外学者有人认为荔枝也可能起源于越南的认知。“云南是野生荔枝的起源中心,它沿着西江传播,在海南形成野生荔枝种群的一个主要栖息地;此后, 云南和海南野生荔枝分别独立驯化为特早熟和晚熟品种,特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再进一步杂交形成早熟与中熟品种。”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李建国研究员告诉记者,在云南,人工栽培驯化后培育出特早熟荔枝品种;而云南的野生荔枝沿西江流域向东和向南传播,到海南岛后在环境变化影响下发生独立的驯化事件,产生了晚熟性状。李建国表示,现有的包括‘妃子笑’在内的多个荔枝早熟、中熟品种,可能来自云南、海南的品种在广东等地相遇后杂交而成,它们因基因组高度杂合具有更强的杂种优势,从而形成更好的经济性状。广东气候条件、土壤环境适宜,产生了众多优良的荔枝主栽品种,从而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荔枝产区[4]。

由此看来,荔枝的原产地,岭南地区和云南皆是。

二、荔枝的引种情况

荔枝的原产地是岭南地区和云南,目前国内引种的省(市)有福建、四川、重庆、贵州、浙江、台湾等地。中国的荔枝,又先后被世界各国及地区直接或间接引种,亚洲、美洲、中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种植。但国外种植超过10万亩的,也只有印度、越南、泰国,分别是84、45、34.5万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的地市有广东茂名、广西钦州,分别是145[5]、114[6]万亩。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的县(市、区)有广西钦州灵山、钦北、玉林北流,广东高州、电白、廉江、从化和四川合江,分别是42、30、38,55、33、30、30和30.8万亩。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的乡镇有桂平麻垌、廉江良垌、分别是11.7、10.4万亩。
我国各地引种栽培荔枝最早在汉代,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已有记载,晋左思《三都赋》:也载“旁挺龙木,侧生荔枝”,迄今有2000余年。三国、两晋、南朝时期,由于俚僚越人往外迁徙频繁,因此这一时期是俚僚越人物产荔枝引种岭南以外的活跃期。唐朝末期,由于岭南人民不愿意接受刘汉政权的残暴统治,这一时期的俚僚越人外迁最多,荔枝往外引种也情况也有。南汉灭亡之后到宋代“鼓反之乱”,俚僚越人失去族系名号,但荔枝由岭南引种外地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引种到今重庆的荔枝,因气候的变化,目前荔枝种植面积不多,约在1万亩左右。重庆涪陵,本俚僚越人居住区域,故有荔枝引种。《新唐书•地理志》载:“涪州涪陵郡,下。武德元年以渝州之涪陵镇置。土贡:麸金、文刀、獠(僚)布、蜡。户九千四百,口四万四千七百二十二。县五:涪陵,(中下。武德二年置,并置武龙县。又析涪陵、巴县地置永安县。开元二十二年省永安入乐温。)宾化,(下。本隆化,贞观十一年置,先天元年更名。)武龙,(中下。)乐温,(中下。武德二年析巴县地置,隶南潾州,九年来属。)温山。(下。本隶南潾州,后来属。) ”[7]。国内岭南以外种植荔枝面积最大的县是四川泸州合江,有30.8万亩。四川合江历史上是西南陆海通道上俚僚越人活跃的地区,俚僚越人的物产荔枝,在这里得到最大的推广栽培。史书把泸州一带的俚僚越人称为夷僚(獠),《新唐书•地理志》载:“泸州泸川郡,下都督府。土贡:麸金、利铁、葛布、班布。户万六千五百九十四。口六万五千七百一十一。县五:泸川,(中。贞观八年析置泾南县,后省。)富义,(中。本富世,武德九年省来凤县入焉。贞观二十三年更名。)江安,(中。贞观元年以夷獠(僚)户置思隶、思逢、施阳三县。八年省施阳,十三年省思隶、思逢入焉。有盐。)合江,(中。)绵水。(中。) ”[7]。

三、两个荔枝大镇

在岭南地区,有两个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的荔枝大镇,分别是广西桂平市麻垌镇和广东廉江市良垌镇。

(一)荔枝第一镇麻垌镇

麻垌镇位于广西桂平市东南部,属丘陵地带,东南高,西北低,是远近驰名的荔枝之乡,素有“中国荔枝第一镇”之称。在隋代!麻垌尚属本地俚僚越人首领李光仕的属地。隋亡,李渊建立唐朝,冼太夫人(522—602年)孙冯盎(571—646年)依附林士弘之楚国,唐武德五年(622年)冯盎降唐,唐高祖李渊在冯盎的辖地设置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任命冯盎为上柱国、高州(今广东阳江)总管,封吴国公,不久改封越国公,任命冯盎之子冯智戴为春州(今广东阳春)刺史、冯智彧为东合州(今广东雷州)刺史。不久,唐高祖再改封冯盎为耿国公。此时的麻垌镇属林州,唐武德六年(623年)林州改置绣州(以罗绣垌名)。《新唐书•地理志》载:“浔州浔江郡,下。贞观七年以燕州之桂平、大宾置。十三年州废,县隶龚州,后复置。土贡:金、银。户二千五百,口六千八百三十六。县三:桂平,(下。本隶贵州,武德五年隶燕州。七年置陵江县,十二年省入焉。)皇化,(下。本隶绣州,贞观七年来属。)大宾,(下。)”[7]。

麻垌荔枝,古代已经有大面积种植,1976年、1978年在贵县罗泊湾发掘的汉墓中,发现有麻垌禾荔型的荔枝干果殉葬。“博雅特产网”的《麻垌荔枝》载:明朝王象晋新编著的《群芳谱》具体地将桂平麻垌南乔、西岸的黑叶荔作了记述,清代末年桂平县内诗人崔肇琳特地将他作的诗集取名为《扶荔轩诗存》。1995年,桂平市被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2012年,麻垌镇被命名为“广西麻垌荔枝之乡”。麻垌荔枝还曾作为国礼走出国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部曾指定采购麻垌荔枝作为国礼空运到朝鲜人民共和国,送给金日成主席亲口品尝。[8]又载:《三国•黄埔》一文记载,东汉初年“武帝破南越起扶荔宫”,此后,荔枝便成为南越各地方官上贡的珍品,其中广西桂平麻垌就是荔枝贡品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宋代诗人苏东坡在《荔枝叹》中描述了远在西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39 —104年)便有“永元荔枝来交州”之事 ,苏轼为反映西汉统治者不惜一切代价得到“尤物”,而要庶民以最快速度将交州(即是桂平麻垌)荔枝取道湘西穿秦岭运抵长安。[8]

麻垌镇作为种植荔枝的第一大镇,其品种很多,早、中、晚熟具备。最早熟的有三月红;中早熟的有黑叶荔、丁香荔、水荔、糯米糍、桂叶等;迟熟的有禾荔。笔者在麻垌发现,麻垌荔枝品种主要是迟熟的禾荔,占总面积九成以上。

(二)荔枝大镇良垌镇

良垌镇在廉江市东南面,汉属合浦高凉县,三国两晋时期属高凉郡,南朝刘宋时期部分属吴川县,南朝萧齐时期部属越州吴春(川)俚郡,南朝萧梁、陈时期部分属罗州吴川县,隋时期部属高凉郡吴川县,唐属罗州吴川县,北宋属化州吴川县,南宋属化州石城县(由吴川县西乡析置),元属化州路石城县,明清时期属高州府石城县,今属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

良垌镇是中国著名的荔枝之乡、广东省水果专业镇,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荔枝)示范镇、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荔枝)专业镇,2020年11月,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荔枝)10亿镇。

廉江野生荔枝林是我国内陆现存的唯一的数百亩连片原始野生的荔枝群落,位于廉江市石城镇谢鞋村谢鞋山,距离良垌镇政府不到20公里。笔者以前经常到谢鞋山原始野生的荔枝群落享受森林浴,感觉很舒服,现在谢鞋山已经开发为旅游区了。清朝光绪十八年版《石城县志》载:“荔枝产于大山著名山枝、谢鞋山为最多”[9]。古代的良垌和谢鞋山,应是是驯化野生荔枝栽培地之一。

写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北宋苏轼(1037—1101年),绍圣四年(1097年)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及后北归都途经化州吴川县零绿镇(今廉江市营仔镇零绿村)、官寨(即今廉江市高桥)等地。他于绍圣四年五月先遇弟辙于藤州,途中经过吴川县,到六月才渡海过儋州。元符三年(1100年) 五月从儋州移廉州,也经过吴川县。苏轼都是在五、六月荔枝成熟时期经过吴川县(良垌时属吴川县),是大有机会品尝吴川县(含良垌)荔枝的。虽然他是贬臣,各地官员对他避而远之,但他作为北宋的明星,岭南地方首领却不会嫌弃他。北宋吴川县有冯冼氏和陈、李、黄等姓氏大首领,未到南宋“鼓反之乱”的时代,他们还很有势力,他们能自主治理自己的部落族群,一定会很欢迎苏轼的,也会将吴川县的特产献给他的。

可惜苏轼没有将来回经过吴川县的事迹写出来,却念念不忘写北流的“鬼门关”,但这个历史文化遗址,北流人很不喜欢,改名曰“贵人关”了。鬼门关在位于今广西北流市北流镇甘村天门山。古代的鬼门关又称天门关,天门是形容其地势险要,其实此地只是小山坡上的一个缺口,并不险要。唐宋以来,这里是中原到钦、廉、雷、琼和交趾的一个重要通道,不少有名人物被贬到海南岛时,都经过这里,并写有诗作传世。唐代诗人沈佺期、宰相李德裕,宋朝文学家苏东坡等都写有“鬼门关”诗。苏轼写过:“自过鬼门关外天,命同人酢瓷头船。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峰无梯问杜鹃”。“并鬼门而东骛,浮瘴海以南迁”。“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沈佺期写:“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李德裕写:“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鬼门关实际是天门关,与“鬼”没有关系,大写特写“鬼门关”的无非是贬臣写自己的消极心态而已。鬼门关沟通南流江与北流江两大河流,是古代南北交通要道,官方重视,成熟而安全,何必怨叹呢?

苏轼《荔枝叹》写:“永元荔枝来交州”,汉代交州,即岭南地区,俚僚越人居住地,写明了荔枝的产地。又写:“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堆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彩,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写明荔枝入贡,非常不容易的,杜甫诗云:“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后汉书》载:“自窦宪诛后,帝躬亲万几。每有灾异,辄延问公卿,极言得失。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险阻,死者相继。时临武长汝南唐羌,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人之本。其敕令太官勿复受献。’由是遂省焉”[10]。献龙眼、荔枝的,不止南海,应是整个岭南地区(汉交州),只不过进贡队伍经过经过南海郡地进入湘南临武县而已。而临武长唐羌有怜悯之心,便上书陈状。

北宋吴川县地人、唐代罗州人杨思勖(654—740年),是罗州大首领杨(苏)历之子,雷州大首领陈元之外甥。他专管征伐的事,所受到的宠信与冼太夫人六世孙高力士(684—762年)相似。高力士官至骠骑大将军,封齐国公。杨思勖官至骠骑大将军,爵上柱国虢国公。杨思勖与唐玄宗(685—762年)高力士、杨贵妃(719—756年)都是有交集的。杨思勖多次在岭南俚僚越人地区征战,开元十年(722年)征战安南蛮渠首领梅叔鸾等,开元十二年(724年)又征战邕州(治今广西南宁市)封陵峒(今广西邕宁县东北)俚僚越人首领梁大海,开元十六年(728年)又征战泷州(治今罗定市南)俚僚越人首领陈行范、广州俚僚越人首领冯璘(又称冯仁智)和新州(今新兴县)俚僚越首领何游鲁。出生在俚僚越人地区的罗州,征战在俚僚越人地区岭南的杨思勖,也应对自己家乡的物产荔枝,有特殊的情感,荔枝入贡宫廷与杨贵妃,杨思勖也应有影响。《资治通鉴》“唐纪•天宝五载”载:“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比至长安,色味不变”[11]。岭南荔枝,焉能没有北宋吴川县今廉江市杨思勖故里的呢?

良垌既出产荔枝也出产龙眼,当地称呼荔枝、龙眼音为俚珠、俚眼。俚珠、俚眼之称呼,底蕴很深。晋初人薛莹《荆扬以南异物志》记载:“龙眼,如荔枝而小,圆如弹丸。味甘,胜荔枝。苍梧、交趾、南海、合浦皆献之。山中人家亦种之”[12]。又说:“荔枝树生山中,叶绿色,实赤,肉正白。味大甘美。交趾、日南、九真皆有之”[12]。俚珠、俚眼都是岭南俚僚越地区的物产,以味大甘美而胜。良垌荔枝、龙眼,自古至今,都有很大的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

四、四大荔枝贡园

在岭南地区,有四个荔枝贡园,都在今广东省茂名市,分别是电白区霞洞镇上河贡园、茂南区羊角镇禄段贡园、高州市根子镇柏桥贡园、高州市泗水镇滩底贡园。四大贡园在唐代同属潘州(州治茂名县即今高州城)管辖,其中霞洞镇上河贡园属潘州南巴县,其他三个属潘州潘水县。《新唐书》卷四十三上志第三十三上◎地理七上记载:“潘州南潘郡……户四千三百,口八千九百六十七。县三:茂名,(下。本隶高州,以茂名水名,贞观元年来属。)潘水,南巴。(下。本隶高州,武德五年置,永徽元年来属。)[7]。潘州之荔枝成为贡品,因为味美。唐代段公路在《北户录》中说:“南方果之美者有荔枝。梧州火山者,夏初先熟,而味少劣。其高潘者最佳,五六月方熟”。高潘指唐代的后高州和后潘州,即今茂名市核心地,是四大贡园所在地,都在浮山脚下。唐代段公路还在《北户录》中说“仙墟”的故事,墟就是集市,仙墟不一定与仙人有关,“仙墟”是俚僚越人地名,仅是地方语言的语音的汉字记录,但后人凭一个“仙”字演绎出潘茂的传说,却不管“仙墟”是俚僚越人趁墟往市,做买卖的地方。

浮山南麓,是冼太夫人子孙后代的居住地,宋有冯家村。宋朝的《太平寰宇记》有这样的记载:“……海水在保宁县界南十里接恩州,冯家村冯盎即此界人也”[13]。光绪《电白县志》有这样的记载:“越国公故里在县西七十里霞垌(洞)堡—据唐书列传,冯盎良德人,今城西七十里下博乡霞垌堡即旧良德地,宋开宝省入电白,太平寰宇记载冯家村在电白县界”[14]。冯家村在冯盎在世时已规模很大。冯盎去世后,朝廷把他掌握的大高州(治今阳江)拆分为恩州(继承高州治)、高州(小高州)、潘州(后,前潘州在今广西玉林),冯盎三子分别任刺史。冯盎子(犹子)子游作为冯氏家族冯盎的继承人被任命为潘州刺史,冯氏经营潘州及冯家村,便有四大贡园。冯盎孙高力士(原名冯元一)时期,即有进贡荔枝给杨贵妃品尝的事迹。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杜文玉教授在《杨贵妃、高力士与荔枝的情结》中这样说:“杨贵妃所食荔枝应为岭南所产……且高力士为岭南潘州人,久在唐玄宗与杨贵妃身边服侍,也一定会向她推荐其家乡所产的荔枝”。清代两广总督阮元《岭南荔枝词》说:“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南宋时期,冯冼族群经历了“鼓反之乱”,遭到了朝廷的致命打压,被逼迁出冯家村等区域,冯家村从此荒废。元代末年,王、崔姓族人在冯家村旧址居住,并入主上河贡园,现在上河贡园属王氏管理。明代初,何姓族人从高州府吴川县何屋底村迁入茂名县禄段、滩底、柏桥贡园所属村庄居住,并入主这三大贡园。

四大贡园范围中,最大的是上河贡园,约有1000多亩,范围最小的也有300多亩,现存活有不同树龄的古荔枝树各有约50至150棵不等,其中不乏树龄1000年以上的老树。从位置来看,滩底贡园最西,向东约5公里是柏桥贡园,又向西南约15公里是禄段贡园,再向东南约15公里是上河贡园。四大贡园相距不远,基本上是连成一片的荔枝带。浮山岭下这一荔枝带已被国内外公认为最优质的荔枝带。第五届中国荔枝龙眼交流会上,出自四大贡园的荔枝独占鳌头荣获多个奖项。这与浮山岭作为屏障形成荔枝生长优质小气候有关。因为荔枝树有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的习性;它的遗传性又要求花芽分化期有相对低温,但最低气温在—2至—4℃又会遭受冻害;开花期天气晴朗温暖而不干热最有利,如果湿度过低,阴雨连绵,天气干热或强劲北风均不利开花授粉。花果期遇到不利的灾害天气,会造成落花落果,甚至失收。由于浮山岭作为屏障,在荔枝花开时期,周边不会出现受冻的现象,有利于荔枝的开花结果。

四大贡园,自唐至今,留有美名,今曰:大唐荔乡。

(图片来源网络)

五、最老的荔枝树


最老的荔枝,树龄超过1500年,该树在今钦州市灵山县城南郊7公里外的新圩镇邓家村。灵山县唐属钦州,今属广西钦州市。《新唐书》卷四十三上志第三十三上◎地理七上记载:“钦州宁越郡。土贡:金、银、翠羽、高良姜。户二千七百,口万一百四十六。县五:钦江,(下。东南有西零戍。)保京,(下。本安京,至德二载更名,)内亭,(下。武德五年以内亭、遵化二县置南亭州,贞观二年州废,二县来属。)遵化,(中下。)灵山。(下。本南宾,贞观十年更名。)” [7]。灵山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加上六万大山的作为屏障,气候的温和,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加上县境内大部分土地属于花岗岩赤红壤和沙页岩赤红壤,适宜荔枝的生长。正是因为得天独厚的水土环境和气候,才使得灵山县成为了最适宜荔枝生长的黄金地带。

广西灵山也是“中国荔枝之乡”,有着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最老的荔枝树是著名生物学家蒲哲龙教授带领果树研究专家1963年到灵山县考察发现的,当时认定这棵荔枝树年龄超过1460年,现在树龄即超过1500年。到了唐代,当地的荔枝就开始大面积种植,宋代时就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品种上实现了突破。灵山县“无荔不成村”,拥有千年香荔园和百年荔枝示范区,千年以上的古树有几十株,800年以上的荔枝古树1500多株,百年以上古树上万株。荔枝古树,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笔者走访过灵山县各地的荔枝园,对此印象很深。

中国最古老的荔枝树在灵山县,这里也是荔枝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岭南千年荔乡的品牌得到人们的认可。荔枝名气较高的广州增城市,种植荔枝的历史上,也值得一谈。增城荔枝最早见诸的文献的是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乐史所撰的《太平寰宇记》,其中的《广州记》有载:“增城县白水山有五距鸟。县北又有搜山,有荔树,高八丈,相去五丈而连理”[12]。1000年前有八丈高的树,这树在当时也有数百年至千年了,倘若推算一下,增城荔枝栽培历史也在2000年左右。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来增城做官的福建人张宗闵所著《增城荔枝谱》(已佚)曾记载增城荔枝品种百余个,可见宋代增城荔枝已经是品种繁多、栽培广泛。屈大均也为增城荔枝唱颂词,他的《广州荔枝词》“之五”写道:“端阳是处子离离,火齐如山入市时,一树增城名挂绿,冰融雪沃少人知”。增城荔枝与灵山荔枝一样优胜。古高凉核心区阳江市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种植荔枝,全市荔枝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其中阳东区种植面积最大,品种多。阳东区双肩玉荷包荔枝已有近千年栽培历史,据考证,塘坪镇甘北村还有约720年树龄的老树一棵。阳东双肩玉荷包荔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阳东区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双肩玉荷包荔枝之乡”。


六、结语


自汉开始,俚僚越人地区物产荔枝已经有资料记载,三国孙吴时期朱应的《扶南记》云:“荔枝始传于汉世,初惟出岭南”。汉代刘歆《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刘邦称帝时南越王尉佗献鲛鱼、荔枝给高祖,高祖报以蒲桃、锦四疋”。2022年1月又有科学家认为: 云南是世界荔枝唯一起源中心。时至今日,荔枝除了原产地岭南地区和云南种植外,目前国内引种的省(市)有福建、四川、重庆、贵州、浙江、台湾等。国外引种的有亚洲、美洲、中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荔枝作为岭南俚僚越人地区的物产,以味大甘美而胜,得到汉帝、唐帝及杨贵妃的喜爱,也得到历代诗人写诗词歌赋来赞美。因为对气候条件的过分依赖,荔枝虽美,却不是想种植就能种植,因此荔枝种植还是以岭南为主。据不完全统计,种植面积最多的县(市、区)有广西钦州灵山、钦北、玉林北流,广东高州、电白、廉江、从化和四川合江,分别是42、30、38,55、33、30、30和30.8万亩。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的乡镇有广西桂平市麻垌镇和广东廉江市良垌镇、分别是11.7、10.4万亩。苏轼羡慕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岭南地区是人人都向往的地方,岭南的人口也将日益增加,岭南人也日益长寿。荔枝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宣传岭南地区的广告,在另一个角度做出意想不到的贡献,作为岭南人,焉有不高兴的呢?


参考文献:

[1]冯孟钦,追寻俚人文化的踪迹 ——俚人遗存的民族考古学研究之一,[EB/OL]《俚人文化》公众号第79期。

[2]宋嘉祐四年(1059年),蔡襄撰,《荔枝谱》[M]。

[3]千篇网,汉语词典,闽越,网址,[EB/OL],

https://cidian.qianp.com/ci/%E9%97%BD%E8%B6%8A

[4]搜狐网,华农这项研究,有重要进展!网址,[EB/OL],

https://www.sohu.com/a/514467298_1774022022-01-05

[5]搜狐网,茂名:世界第一大荔枝种植基地 种植荔枝135万亩,品种近80个,产量60万吨 ,网址,[EB/OL],

https://www.sohu.com/a/467467350_5335712021-05-20

[6]央广网,广西钦州荔枝红了 预计2022年产量达40万吨 ,网址,[EB/OL],

https://www.sohu.com/a/549398306_3620422022-05-21

[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卷四十三,志第三十三,《地理七上》。

[8]博雅特产网网,麻垌荔枝 ,网址,[EB/OL],

http://shop.bytravel.cn/produce/9EBB578C8354679D/

[9]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蒋廷桂修,陈兰彬纂,《电白县志》[M]。

[10]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卷四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1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

[12]三国吴,薛莹,《荆扬以南异物志》[M]。

[13]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

[14]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孫铸修,邵祥龄纂,《电白县志》[M]。




作者简介:

郭安胤,男,汉族,广东吴川人,海南师范大学涉外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茂名市俚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湛江市哲学政治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湛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广州湾与吴川文化研究会监事长,岭南师范学院吴川文化研究所成员,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员,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吴川市诗词楹联学会(原吴川诗社)理事,吴川市足球协会理事,吴川市振文文学社社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越族系文化、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南方各地方文化、哲学政治经济学等。


新文化视界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