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编的《百年双十》一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涉及文革的文字大多被红笔删除,使得文革内乱这段历史几乎成为空白。如能再版,主编我想做一点补救,就是补上郑家骙同学《百年校史回顾》里面的1500个字,这是实事求是的1500个字,这是盖棺定论的1500字,以便我们厦门双十中学校友总会和鹭江出版社双方给社会各界一个基本的交代。40万字的大型文集,只保留这区区的1500字,希望出版社能做一些技术上的处理。可否,盼示(郑启五)
十年动乱, 双十中学是重灾区
厦八中1967届(三二制)高一(5)班 郑家骙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全国上下一片阴霾,厦门双十中学逐渐沦为“文革”的重灾区。
其实早在“文革”之前的“社教”期间,双十就已经不平静,那时已听不到李永裕校长在开学式全校师生大会上的激情演讲,他早已被“靠边站”。“双十”的命名,完全是为了纪念1911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的著名的辛亥革命运动,却被污蔑成是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国庆”招魂,在母校全体师生的无声抗议和海内外校友的一片反对声中,母校硬是被改为“厦门八中”,排名在当时厦门岛内所有中学之后,母校长期积累的声誉和人脉遭受到了重创!虽然母校之名最终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一再呼吁之下于“文革”后重新改了回来,但这已是后话,且更名期间造成的无形损失已难以挽回!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让平日里书声琅琅的双十平静校园顿时沸腾了起来。第二天校园里就贴出了大字报,没过几天,大字报已布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随即,对校领导和教职工的围攻批斗不断升级,李永裕校长被关进“牛棚”,学富五车、德高望重的语文教研组长萨兆琛老师在烈日酷暑之下被戴上高帽、挂上板凳游校批斗致死,开创了全市(亦可能是全省)中学生把老师活活批斗折磨致死的先河!更多的功勋名师、教学骨干,甚至学校职工被冠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批斗凌辱,有多名老教师不堪忍受而跳楼自尽!一时间,本来温馨平静的双十校园处处惨无人道……
明明是李永裕校长主政双十后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惜师重教,让双十在短短几年内一跃而成为全省的高考红旗、厦门的一流中等学府,却被污蔑成为双十施行的是资产阶级教育路线,走白专道路,举的是高考白旗,网罗的是牛鬼蛇神!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日夜遭受残酷批斗非人折磨的老校长最终能逃过这么悲惨的磨难而活了下来,堪称是人生奇迹,也凸显出了李永裕这位老地下党员的铮铮铁骨!
“文革”中的厦门八中之所以在全省“赫赫有名”,还在于是她掀起了福建省的最大风暴——到省会福州揪斗时任省教育厅长王于畊,继而揪斗她的“黑后台”,也就是她的丈夫、福建省最大的走资派、省委第一书记叶飞。这起因,就因为“社教”期间,作为省教育厅长的王于畊就在厦门八中“蹲点”。
1966年8月下旬的一天,半夜三点钟,厦门八中304位学生集合在团结楼前操场,由社教工作队带领,步行前往福州,此行的目的是要到福州将王于畊揪回学校批斗。闻讯,厦门大学,继而省内的诸多大中专学校相继派人到福州声援厦门八中小将的革命行动。于是,8月29日,省城举行了对王于畊、叶飞的万人批斗会,史称著名的“8·29运动”。从此之后,全省大乱,各地各单位当权派几乎全被打倒,继而红卫兵分裂成“造反”和“保皇”的势不两立的两大派,全社会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投入“文革”运动。没过多久,运动升级为武斗,各派到军营抢夺枪械,武斗逐步升级,大街上到处是枪炮声,子弹横飞,甚至连坦克都上了街头,“文革”动乱达到登峰造极之境……
往事不堪回首,但还是不得不回首。今天我来写下这些往事,绝非要重现那段腥风血雨的场景,而是要警示我们的双十学人,双十的百年历程中,并非都是阳光灿烂,而是有过一段几乎要被残暴扼杀的历史!我们必须面对,我们必须反思!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度,历来以尊师重教为立国之本,我们必须反思,从一个全心接受老师谆谆教诲的温顺的学生,到成为对老师们残忍批斗摧残的施暴者,成为对学校的破坏者,情理何在?道义何在?根源何在?
我们必须忏悔,虽然如今我们已是古稀或年近古稀之人,不一定非得像上面说的那些人那样做,况且当年的老师有的已经作古,但我们在自己的心中是应当忏悔的,否则,这一辈子,你能心安吗?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双十母校没有被十年动乱摧垮,风雨之后现彩虹,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校园之后,双十依旧擎起了李永裕老校长和王于畊老厅长联袂织就的高考红旗,60多年屹立不倒,时至她百年华诞,一直挺立于福建中学名校的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