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厦大打乒乓之三:年轻时的乒乓记忆

文摘   2024-10-18 07:06   福建  


   我迷上邮票是在1950年代末,至今脑海时常忆起儿时趴在大圆搪瓷脸盆边,目不转睛享受浸泡邮票的情景:水气、鼻息、微波,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多少年来,每每赏看我国发行的“老纪特”,周身的肌肤无不重温着当时漫涌的喜悦。朦胧中那脸盆的水晶宫里飘忽着“25届世乓赛”扣球运动员身着的红衣,也有那枚“第一届全运会”的“乒乓球”选手侧身挥拍,底衬一方柔和的苹果绿……

乒乓邮票中引起我兴奋并为之苦苦寻觅的是1961年发行的“纪86”。那个春风拂面的季节,正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中国巨人满怀举办“第26届世乓赛”的壮志豪情,沉浸在阳光般和暖的“乒乓热”之中。连我们厦门这个海防小城,中小学生大都在腰背上暗插着乒乓球拍,口袋中安放着用胶布贴了又贴的小破球。

当时男女老少人人争购五彩球拍造型的世乓赛纪念章。纪念章一如报春花,印在了“纪86”中第一枚面值8分的票面上,这朵红绿蓝黄紫的“乒乓之花”,盛开的球迷在胸前,飘香在邮迷的心里。此套邮票共4枚:“8分”易得,“10分”难求,“20分”和“22分”更是高高在上,令小邮迷踮酸了脚尖,方摸得着边缘的齿孔。哥哥和我忍痛割让多枚中外复品才换齐全套。无奈,难中之最的“22分”品相极差,它缺角又揭薄,还背了大半个“黑锅”(邮戳)!也只得听之任之了。闻所未闻的是这套邮票居然还有一枚什么小全张,小邮迷与小全张显然无缘,20年后我才知道她品貌非凡,但早已擦肩而过,永失良机,其身价扶摇直上,高不可攀。看来今生今世本邮痴对她只能是“隔着玻璃望模特儿”,难有肌肤之亲了。

1963年发行了“纪99·第27届世乓赛”,二枚一套,是中国乒乓邮谱中唯一的雕刻版。虽说只是单色印刷,却层次分明,线条苍劲,放大镜下更耐看,令多少仿印的贼人难以下手。邮票第一枚是男运动员的“高大形象”,我所在的东沃小学三年级甲班的红领巾们,麻雀似地争执起来:有的说他像庄则栋,有的说像李富荣。老师笑咪咪地出面裁决:“他是全体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形象的代表!”全班欢呼:“中国一定赢!”一个人穷志不穷的古老民族把胜利的信念凝聚在这颗小球上,人人倍感精神上的富有:我们走在大路上,无往而不胜!

1965年的“纪112·第28届世乓赛”四枚纪念邮票枚枚都有烫金的国徽:运动员穿着红色的球衣,挥着红色的球拍,代表着红色的中国面对世界风云。乒乓球热得登峰造极,已成为神州大地人心所向的国球。《中国少年报》上运动员捧杯的照片和国庆节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的照片一样大,小朋友的心目中乒乓群英是仅次于岳飞、黄继光的民族英雄。“特54·儿童生活”和“特74·少儿体育”两套邮票中都少不了小朋友打乒乓的英姿。小球迷不一定是小邮迷,而小邮迷一定是小球迷,赛完一届,人人心里热乎乎地期待着下一届,好一个热情过剩的火红年代……

下一届却没有了!火热的小白球被狂热的“小红书”取而代之,“文革”的暴风骤雨一气狂啸了5年,才渐渐有所收敛。70年代第一个春秋,时代巨人毛泽东、周恩来与大鼻子——尼克松、基辛格的一场“男子双打”震撼了世界!小小乒乓球突然间又神气又神奇了起来。“9·13”事件后,敬爱的周总理主持工作,国内各项事业有了转机,乒乓外交在更广阔的领域上攻势如潮:“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一波连着一波。中国也随之迎来了乒乓邮票的“第二个春天”:3次赛事发行了3套邮票。

那年头,我从插队的山区调回城市,在一家印刷厂当临时工,每月只有不稳定的24元收入,但先后买齐了3套邮票。把其中面值8分的贴信寄了,再叫收信人寄回旧票,高面值的寄不掉,就“很浪费”地保存了起来,新旧夹杂,一套套插在邮册里。“亚非赛”中有一枚面值高达43分,我生怕父母知道,因为43分在当时可够得上一家四口人一天的菜金啊!

邮票毕竟是时代的产物,“第二个春天”僵化在同一个模式中:会徽、欢迎、打球、友谊,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12枚邮票高唱的是同一首革命歌曲——“歌如潮,花如海,小小银球连四海,亚非拉人民心连心,友谊花儿遍地开……”然而,毕竟人人深陷“文革”之中,谁能超然?!如此模式却已是挣脱了“红海洋”的进步,历史地看,完全称得上难能可贵了!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一个全盛的时代。我亦人随国运,成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1981年中国队在第36届世乓赛上襄括了全部七项冠军,我作为厦门大学学生会宣传部的记者,兴奋地采访了各系的学生。许多人反应平平,有的说:“奖杯都拿来了,怪不好意思的,怎么不分给别人一个?”,有的讲,“都拿了不是新闻,被人打败了才是新闻。”时代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人们眼中热的是足球,是排球,是地球,乒乓球毕竟太小了(可同学们呀,后来乒乓球进了奥运会,一个冠军就是一枚金牌,还舍得让给别人吗?)!

第36届世乓赛结束后2个月,临时追加发行了纪念邮票,票名《中国乒乓球队荣获七项世界冠军纪念》,一反从前以届名为票名。一套七枚,一个奖杯一枚(中国邮票极罕有七枚成套的),这个新的模式对中国此后体育邮品的发行产生了影响:一个冠军一枚!

有一巧合值得一提:我国为36届世乒赛发行的邮票,与上一次为28届发行的邮票相距了16年,但28届和和36届都是由前南斯拉夫主办的,中南之间有一种说不清的乒乓情缘。难怪我国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采访前南波黑地区塞军总司令姆拉迪奇将军时,这位令全欧多少人谈虎色变的战争之神,开口居然是那么亲和的一句:“我爱打乒乓球,我崇拜中国的李富荣、庄则栋。”当年穿梭的银球更平添了中国人民对前南地区冲突的关注:战争中的波黑百姓还打乒乓球和集邮吗?纷飞的炮火中求的是生存,一片面包、一杯牛奶、一片维生素,集邮和打球毕竟都是天大的奢侈!

随着国家主席江泽民一声豪迈而神气的宣布,第43届世乒赛在天津揭幕。朝气蓬勃的乒乓球运动越赛越年轻,中国的乒乓邮票则越发行越多,本届大赛的纪念邮票已是第9套了,绝对是世界之最!新邮票采用的是电脑设计图稿:一位运动员在票图上做发球状。远看姿态雄健,细观则眉眼不清。也许这正是时代变迁的折射,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老邮迷将小小邮票置于放大镜下细赏慢看的风景正在日渐淡去;新邮迷一目十行,一买数版,眼赏邮票,耳听行情,已成风气……

  今昔相比,今非昔此,就60年代和90年代而言,中国集邮爱好者的人数几乎是以几何积数般的规模在增加,因为邮事的兴盛正是国泰民安的写照之一啊!

小小邮票的图案留住了我年轻的乒乓记忆,亦邮亦球,一静一动,不亦乐乎!

郑启五集邮随笔1995-12-07


厦门郑启五
自己创作的散文随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