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化到质性:如何明确你的研究范式?

文摘   2024-12-17 11:18   马来西亚  


研究范式

Research Paradigms


研究范式的知识至关重要,因为它们通过其假设和原则指导科学研究和发现。此外,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有四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可用——实证主义、现实主义、批判理论和解释主义。了解各种研究范式将减少研究方法的偏见,并允许更好的研究工具。本文旨在向崭露头角的研究人员强调可用的研究范式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用途。


研究范式

简要介绍


什么是范式(paradigm)

范式是一套信念、观念、价值观和实践的集合,它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世界以及如何应对问题。这个概念最早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提出,他将范式视为科学共同体在某一时期内共同接受的知识框架或思维模式。

因此,研究范式(Research Paradigm)是进行研究时所依托的方法论框架或理论模型。研究范式有助于形成你的研究哲学,而研究哲学则进一步指导你的研究方法论

研究方法论本质上是你研究的“"How(如何)”——即如何设计研究以实现研究目标和任务,同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

选择合适的研究范式至关重要,因为它为研究提供了合理的逻辑结构,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研究质量(前提是能够准确地遵循)。

研究范式的作用

研究范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起着奠基性作用:

  • 形成研究哲学:研究哲学是对知识本质、来源和获取途径的系统思考,它帮助研究者确立整体研究观念。

  • 指导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决定了研究问题的提出方式、数据收集的途径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

  • 确保逻辑一致性:通过选定合适的研究范式,研究者能够在方法和理论之间建立一致性,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大支柱

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1. 本体论(Ontology)

定义本体论是关于“存在”或“现实本质”的哲学探讨,它关注事物的本质是什么,以及现实是否客观存在。

在研究中,本体论探讨的问题是:现实世界的性质是什么?

客观主义(Objectivism)现实独立于个人认知,适用于实证主义(量化)。

例子:地球的引力是存在的,无论人是否意识到它,它都是客观的事实。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现实由人类经验构建,适用于解释主义(质性)。

例子:幸福的定义因人而异,它取决于个人的主观体验。

实在论(Realism)现实存在,但我们的理解有限,适用于批判现实主义(量化与质性结合)。

例子:社会阶层的存在是真实的,但不同个体可能感知和解释不同。

2. 认识论(Epistemology)

定义认识论是关于“知识的本质和来源”的哲学探讨,关注人类如何获取知识,以及知识是否可信。

在研究中,认识论探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知识是如何获得的?

实证主义认识论(Positivist Epistemology)知识通过客观观察获得,适用于量化研究。

例子:通过实验室测量数据,确定药物的效果。

解释主义认识论(Interpretivist Epistemology)知识源自人类经验和主观理解,适用于质性研究。

例子:通过访谈了解患者对疾病的主观体验和情感。

批判性认识论(Critical Epistemology)知识受权力与社会结构影响,适用于批判理论。

例子:分析教育系统中的不平等现象,揭示阶层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影响。

3. 方法论(Methodology)

定义方法论是关于“如何开展研究”的系统性探讨,关注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在研究中,方法论回答的问题是:我们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

量化方法:问卷、实验、统计分析,强调数据测量和统计。

质性方法:访谈、观察、个案研究,注重深度理解和主观体验。

混合方法:结合量化与质性,先发现规律再解释原因,或反之。

三者的关系

  • 本体论决定了研究者如何看待现实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构建的。

  • 认识论基于本体论,探讨知识的来源和获取途径,决定了研究者如何认识世界。

  • 方法论受认识论影响,提供具体的研究路径和方法,指导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主要的研究范式


1.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Positivist Research Paradigm)

定义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假设存在唯一的客观现实,人们能够认识并准确地描述和解释这一现实。实证主义者依赖于感官观察来获取对周围世界的知识。

特点:在这个单一的客观现实中,研究者可以通过比较自身的研究主张来验证真理。因此,实证主义者的研究受到客观视角的限制,数据的收集与解释必须保持客观性。

研究方法实证主义研究通常使用量化方法,如统计分析、社会调查和结构化问卷等。

适用领域主要用于自然科学物理科学,或在需要大样本数据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2. 解释主义研究范式(Interpretivist Research Paradigm)

定义解释主义者认为,社会中的不同个体体验理解现实的方式不同——虽然可能存在“唯一的现实”,但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视角进行解读。此外,他们相信研究本身也会受到研究者世界观和理论的影响。

特点解释主义注重对现象的主观理解,认为现实是多元的、情境化的。

研究方法主要使用质性方法和技术,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对现象的观察;对现象相关文献的收集(如报纸文章、报告、网站信息等)。

适用领域解释主义更适用于社会科学、人类行为研究等领域,尤其是需要深入理解个体和群体经验的研究。

3. 批判理论研究范式(Critical Theory Research Paradigm)

定义批判理论研究范式认为,社会科学不可能完全客观或价值中立。该范式强调通过科学研究推动社会变革,以实现更公正、平等的社会目标。

特点

批判理论研究者质疑知识和研究过程,强调揭示权力在社会现象或系统中的运用与滥用。

研究者往往以创建一个更公平、自由的社会为目标,注重社会问题的揭示与解决。

研究方法批判理论可以结合量化质性方法,形成综合性的研究路径。

适用领域广泛用于教育、社会政策、文化研究等领域,聚焦社会不平等、权力结构与社会变革。

4. 建构主义研究范式(Constructivist Research Paradigm)

定义建构主义认为,现实是人类思维建构的产物,因此现实具有主观性。建构主义者认为,所有知识都来源于人类的经验及其对这些经验的反思,反对存在单一的知识生成方法。

特点强调现实的主观性和知识的情境性。研究者关注参与者的经验,同时也反思自身在研究中的角色与影响。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注重对个体经验与主观感受的深入理解。

适用领域主要应用于教育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等关注个体体验与意义建构的研究领域。

总结

这四大研究范式代表了不同的哲学立场和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强调客观现实与量化分析,适用于自然科学和大样本研究。

解释主义:聚焦主观理解与情境体验,主要使用质性方法。

批判理论:强调社会变革与权力分析,结合量化与质性方法。

建构主义:关注知识的主观建构,主要通过质性方法理解个体经验。





怎么选择合适的研究范式



1. 选择研究范式的步骤

首先,你需要明确你的研究问题、研究目标和假设。这将帮助你了解从研究中想要达成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的路径。

你可以通过自问以下问题来启动这一过程:

1. 你的研究问题的性质是什么? 是量化的还是质性的?

2. 你如何获取所需的知识并将其传达给他人? 例如,这些知识是否已经以其他形式存在(如文献资料),或者你是否需要通过收集或观察他人经验、或亲自体验来获取?

3. 你想要研究的现实是什么性质的? 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根据你的研究问题和目标,可能会在这一过程中提出其他问题,进而引导你选择合适的研究范式。最终,你需要能够清晰地陈述、解释并为你选择的研究范式提供合理的理由,这部分内容将出现在你论文的方法论和设计章节中。

2. 使用两种研究范式

如果你的研究问题和目标同时涉及量化和质性两个方面,你可以考虑使用两种研究范式或采用混合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范式用于框定研究的质性部分,另一种则用于量化部分。虽然这样做是可行的,但你需要详细解释为何在你的研究中使用两种范式的合理性。

关键总结

选择适合的研究范式对于你的研究至关重要,虽然这一过程可能看起来非常复杂。为了做出合适的选择,你需要:

a.全面了解各个研究范式;

b.明确你的研究问题、目标和假设;

c.能够清晰地陈述、解释并为你选择的范式提供合理的依据,并将这一部分写入方法论和设计章节中。



1. 明确研究问题和目标

实证主义:适用于探索客观规律,如测量变量关系、验证假设、预测现象。

解释主义/建构主义:适用于理解主观经验,如情感、行为、动机或意义。

批判理论:适用于推动社会变革,如揭示社会不平等、权力关系或结构性问题。

2. 确定哲学立场

本体论:

实证主义:现实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个人思想。

解释主义/建构主义:现实由人们的经验和看法构建。

批判理论:现实既是客观的,也受到权力影响。

认识论:

实证主义:通过客观观察和科学方法获得知识。

解释主义/建构主义:通过理解个人的主观体验获得知识。

批判理论:通过揭示社会不平等和权力关系获得知识。

3. 考虑数据和方法

实证主义:

数据:量化数据(数值、统计)。

方法:实验、问卷、大样本统计。

适用情况:验证理论、测量关系、普遍规律预测。

解释主义/建构主义:

数据:质性数据(访谈、观察、音频、视频)。

方法:深度访谈、观察、个案研究。

适用情况:探索个体体验、行为动机、意义构建。

批判理论:

数据:量化和质性数据。

方法:实地调查、批判性分析、行动研究。

适用情况:揭示社会不平等、推动社会变革。

4. 结合研究领域和实践背景

自然科学:实证主义为主,强调客观验证和普遍规律。

社会科学:解释主义/建构主义,注重理解社会现象。

教育学、文化研究、社会正义研究:批判理论,关注社会问题与变革。

5. 考量资源与研究周期

实证主义:需大样本、标准化工具,数据分析时间长。

解释主义/建构主义:深度访谈、观察,适合小样本,耗时较长。

批判理论:跨学科合作,量化与质性数据结合,研究周期较长。

6. 选择混合方法

混合方法:适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将量化与质性方法结合。需要解释为何使用两种范式。






举例说明


1. 实证主义(Positivism)

例子1: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家庭背景的关系。

研究关注的是可量化的数据(如成绩和家庭背景的统计信息),实证主义通过客观分析来寻找普遍规律。

例子2: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员工满意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需要通过大样本数据来验证工作环境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使用量化分析来得出结论。

2. 解释主义 / 建构主义(Interpretivism / Constructivism)

例子1: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对“教育成功”意义的理解。

该研究侧重于了解每个文化背景下学生的主观体验和个人意义,而不是量化的结果。

例子2: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儿童如何理解并应对家庭变故。

该研究强调个体经验的深度挖掘,探讨每个孩子如何从自己的视角建构现实。

3. 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

例子1:研究城市贫困社区中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

研究关注社会不平等和权力关系,旨在揭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并推动社会变革。

例子2: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在职场晋升中的障碍。

研究关注性别平等和职场中的权力结构,目的是揭示并反思性别不平等现象,推动改变。



THE END





小琳的读博笔记
海外在读博士分享学习日常与科研工具,陪伴式进行科研分享,与大家共同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