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理论 |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

文摘   2024-12-29 11:00   马来西亚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最初用于研究儿童与其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感联结。依恋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形成亲密情感联结的能力,这种联结对个体的情感发展和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依恋理论的核心观点


1. 生物学基础
依恋行为具有进化意义,能够提高个体的生存概率。婴儿通过微笑、哭泣等行为吸引照顾者的注意,从而获得保护和支持

2. 安全基地功能

依恋关系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个体可以在感到威胁或不安时寻求支持,同时也可以在感觉安全时探索外部世界。

3. 内在工作模型
依恋关系在早期形成了“内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即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基本信念和期待。这种模型会影响个体的情感调节和成人阶段的亲密关系。

4. 依恋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艾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通过“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进一步发展了依恋理论,并将依恋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后来扩展为四种):

安全型(Secure Attachment):婴儿在分离时表现出不安,但在照顾者回归时迅速平复。

回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婴儿在分离或照顾者回归时都表现得较为冷淡。

矛盾型/焦虑型(Ambivalent/Anxious Attachment):婴儿在分离时表现强烈不安,照顾者回归时仍难以平静。

混乱型(Disorganized Attachment):婴儿表现出矛盾或无规律的反应,常与创伤或不稳定的照顾环境相关。





依恋的阶段


研究人员 Rudolph Schaffer 和 Peggy Emerson 在一项针对 60 名婴儿的纵向研究中分析了婴儿形成的依恋关系的数量。婴儿在出生后第一年每 4 周观察一次,然后在 18 个月时再次观察。

根据他们的观察,Schaffer 和 Emerson 概述了依恋的四个不同阶段,包括

1. 前依恋阶段(Pre-attachment Phase)

年龄范围:出生至6周

特点:

婴儿通过哭泣、微笑和注视来吸引照顾者的注意,但尚未对特定的个体表现出依恋。

婴儿对不同的成人没有明显的偏好,但会对人类的声音和面孔表现出兴趣。

这个阶段的互动是建立依恋关系的基础,主要通过本能行为(如吸吮和抓握)来维持与照顾者的接触。

2. 依恋建立阶段(Attachment-in-the-making Phase)

年龄范围:6周至6-8个月

特点:

婴儿开始对主要照顾者表现出偏好,如更频繁地微笑或更安静地与照顾者互动。

他们对熟悉的人表现出信任,对陌生人可能表现出犹豫或回避。

虽然还未完全形成依恋,但婴儿逐渐学会期待照顾者的回应,这种期望是建立依恋的前提。

3. 清晰依恋阶段(Clear-cut Attachment Phase)

年龄范围:6-8个月至18-24个月

特点:

婴儿对主要照顾者形成了明确的依恋,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和回避陌生人。

当照顾者离开时,婴儿会表现出不安或抗议;当照顾者返回时,婴儿会寻求安慰并迅速平静下来。

婴儿依赖照顾者作为“安全基地”,以便在感到害怕时获得安慰,并在感到安全时探索环境。

4. 目标修正伙伴阶段(Formation of 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Phase)

年龄范围:18-24个月及以上

特点:

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儿开始理解照顾者的意图和情感,可以通过沟通减少分离焦虑。

儿童逐渐学会与照顾者建立更为平等的关系,不再完全依赖身体接触来获得安全感。

他们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开始建立对未来关系的基本模式,即“内在工作模型”。

内在工作模型的形成

通过这些阶段,儿童会逐渐形成对照顾者的期待,这种期待会发展为内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影响他们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和情感互动。





依恋的应用领域


1. 儿童发展与教育
依恋关系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学习能力有显著影响。例如,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容易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2. 心理健康
内在工作模型可以预测成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早期不安全依恋可能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相关。

3. 亲密关系研究
依恋类型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成人亲密关系,帮助理解伴侣之间的依赖、冲突和情感调节方式。

4. 干预与治疗
依恋理论为家庭治疗、儿童心理干预提供了理论框架。例如,通过改善亲子互动来增强依恋关系。





研究例子


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母婴依恋关系为视角

研究背景

依恋理论认为,婴幼儿与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早期情感联结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安全型依恋可以促进儿童良好的情绪调节、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而不安全型依恋(如回避型、矛盾型)可能增加情绪障碍、行为问题的风险。

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

样本:招募100名3至5岁的学龄前儿童及其母亲。

方法:采用“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 Procedure)评估儿童的依恋类型。

测量:通过问卷(如儿童行为问卷 CBCL)评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情绪问题、注意力问题和社会交往能力。

数据收集

观察儿童在陌生情境实验中的反应(如分离焦虑、重新接触后的行为)。

收集母亲的养育方式、自身依恋类型以及家庭环境信息。

数据分析

比较不同依恋类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依恋类型与情绪问题的关系。

使用回归分析控制变量,如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压力。

研究发现

安全型依恋儿童表现出更低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其母亲在互动中更具敏感性和回应性。

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或矛盾型)的儿童更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攻击行为或退缩行为。

家庭压力和母亲的养育方式在依恋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研究意义

强调了早期依恋关系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了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为家长教育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改善亲子互动和增强家庭支持,促进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

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依据,推动更有效的早期教育和心理健康干预项目。

实际应用

例如,在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成果可用于培训教师识别儿童的不安全依恋行为,并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心理支持。通过改善照顾者的回应性,帮助儿童建立更健康的依恋关系。





依恋理论中常用的几种经典量表和测评工具


1. 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 Procedure, SSP)

适用对象:婴幼儿(1岁至2岁)

开发者:玛丽·艾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

内容:通过观察婴幼儿在短暂分离与重聚过程中对主要照顾者的行为反应,评估其依恋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或混乱型)。

广泛用途:是评估婴幼儿依恋关系的金标准方法,尤其适用于早期依恋研究。

局限性:需要专业的观察环境,耗时且对研究者要求较高。

2. 儿童依恋访谈(Child Attachment Interview, CAI)

适用对象:儿童(7至12岁)

开发者:Target 等人(2003)

内容: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评估儿童对主要照顾者的依恋质量。重点关注儿童对依恋关系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优点:能够识别儿童的依恋模式,适合与家庭环境变量结合研究。

3. 经验依恋量表(Experi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 ECR)

适用对象:成人

开发者:Brennan, Clark 和 Shaver(1998)

内容:ECR 是评估成人依恋类型的常用量表,包含两个维度:

依恋焦虑:个体对被拒绝或分离的担忧程度。

依恋回避:个体对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回避程度。

广泛用途:广泛用于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亲密关系研究中。

后续版本:ECR-R(修订版)进一步优化了量表结构。

4. 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

适用对象:成人

开发者:George, Kaplan 和 Main(1985)

内容:通过访谈评估个体对早期依恋经历的回忆和描述,分类为:安全型;矛盾型;回避型;无组织型

优点:提供深入的定性数据,能与婴儿依恋模式对应。

局限性:需要专业培训,访谈时间较长。

5. 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

适用对象:青少年

开发者:Armsden 和 Greenberg(1987)

内容:评估青少年对父母及同伴依恋的质量,包括信任、沟通和疏离三个维度。

用途:广泛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研究中。

6. 依恋类型问卷(Attachment Style Questionnaire, ASQ)

适用对象:成人

开发者:Feeney 等人(1994)

内容:测量个体的依恋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等),适合大样本研究。

优点:问卷形式便于数据量化和统计分析。

选择量表的依据

研究对象:如儿童适合 SSP,青少年适合 IPPA,成人适合 ECR 或 AAI。

研究目标:需要深入访谈(AAI)还是大规模调查(ECR、ASQ)。

研究条件:如是否有专业访谈培训和时间限制。






THE END




小琳的读博笔记
海外在读博士分享学习日常与科研工具,陪伴式进行科研分享,与大家共同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