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向他的朋友赠送了一册《呼兰河传》。这本书1979年12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一版一印的印数高达195000册。
赠书封面
这位老人的人生历程很不平凡。他1908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贫困家庭,1923年走上革命道路,曾参加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并作为李德的翻译列席遵义会议,还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和第一所海军学校。1945年9月,为方便与苏军的接洽接收东北事宜,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就被授予军衔的革命将领。新中国成立后,他转战外交领域,曾担任外交部副部长,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将军外交家。
他的名字叫伍修权。
威风凛凛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派伍修权赴东北工作,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东北军区司令部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参谋长等职。1946年6月,任军调处执行部长春分部我方负责人,同国民党及美方代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党的军事、政治斗争。1975年,他重返军队并出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参二部部长……
赠书题字页
说起这本《呼兰河传》的受赠者,也很不一般。她就是罗瑞卿大将的夫人、原总参谋部政治部顾问——去年一月刚刚以102岁高龄辞世的郝治平。
郝治平和罗瑞卿的合影
郝治平曾在河南省立开封第一师范学校上学,1938年2月到达延安,并进入陕北公学学习;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大毕业后,分配到抗二大队工作。
可惜,老人家生前并未见面,倒是多次见过她的儿子、核物理专家罗箭将军。记得2015年4月那次相见,交谈甚欢。他听我介绍工作、生活和业余进行人物采访、文学创作,很是高兴,说了许多勉励的话,并提笔写下了“军人本色”的赠言。
虽然我们已无法探究赠书的具体情况,可从中不难看出萧红读者群的广泛,以及这部《呼兰河传》的巨大影响力……